•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冰岛四周为海岸山脉,中部为高原,岛上火山广布,地热资源丰富。下图为冰岛区域略图。

    材料二: 冰岛的年均温约为5.5℃,7月均温约为11.7℃,年降水量在400mm-2000mm之间,空间差异较大,西南部是其多雨区。冰岛深受到冰岛低压影响,大西洋上的温带气旋普遍由西南向东北移动。该国肉、奶自给有余,粮食、蔬菜、水果基本依靠进口。

    (1)、简析冰岛火山广布的成因,并列举当地利用地热资源适合发展的产业部门。
    (2)、分析冰岛多雨区降水充沛的主要原因。   
    (3)、指出该国的农业结构特点,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 2、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通常位于西北太平洋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为我国多年西太平洋副高脊线平均位置与东部地区雨带位置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西北太平洋的副高(     )
    A、是热力作用形成的 B、夏季分布的纬度较高 C、因季风而南北移动 D、冬季南移至赤道以南
    (2)、月份③、地区Y分别是(     )
    A、5月,华南地区 B、6月,华北地区 C、7月,江淮地区 D、8月,东北地区
  • 3、风沙会对公路等基础设施产生严重的威胁,需要因地制宜采取治沙措施。下图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沿线的防护林工程。完成下面小题。

    (1)、该防护林工程的治沙效果主要通过(     )
    A、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而形成沉降 B、增强对流进而减轻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C、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D、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减轻侵蚀
    (2)、目前,该防护林工程的顺利实施主要得益于(     )
    A、稳定的气候条件 B、便利的交通设施 C、充足的水源条件 D、先进的灌溉技术
  • 4、下图表示我国华北平原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把该地区分为16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2010年和2023年土地利用类型。图示地区土地利用的变化会(     )

    A、促进该地城市化进程 B、减轻气象灾害的危害 C、提升该地的复种指数 D、加剧土地盐碱化程度
  • 5、下图为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P地位于赤道。某日,当全球处在同一天时,Q地(75°S)的太阳高度角为5°。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
    A、位于15°N以北 B、位于0°~15°S之间 C、位于15°S 以南 D、位于0°~15°N之间
    (2)、该日,当P地日出时(     )
    A、Y地还处于黑夜 B、X地太阳位于西北方位 C、Q地日出正北方 D、X、Y分属两个不同日期
  • 6、温度、盐度、密度、速度、颜色、叶绿素等海水性质要素明显不同的两类水体交汇易形成海洋锋。位于大西洋和北冰洋交界处的北欧海存在海洋锋现象。下图为北欧海的海水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甲类海水相比,乙类海水(     )
    A、盐度更低 B、密度更小 C、水温更高 D、叶绿素更多
    (2)、海洋锋对周边渔业生产的影响包括(     )

    ①浮游生物量增加,渔业资源丰富

    ②海水结冰期延长,缩短捕捞时间

    ③海雾发生率升高,影响捕鱼作业

    ④降低水体流动性,影响鱼类品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曲峡”也称“曲流峡谷”,是在曲流的基础上发育而成的特殊地质景观。太行山是我国曲峡最集中的地区,下图为太行山宝泉大峡谷曲峡地质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曲峡地质景观形成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
    A、地壳抬升——河流下蚀——河流侧蚀 B、河流侧蚀——地壳抬升——河流下蚀 C、地壳沉降——河流侧蚀——河流下蚀 D、河流侧蚀——地壳沉降——河流下蚀
    (2)、关于该曲流河道水流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主流线因惯性作用向凹岸偏移

    ② 凹岸下降水流沿河床底部向凸岸推移

    ③ 主流线因惯性作用向凸岸偏移

    ④ 凸岸下降水流沿河床底部向凹岸推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埃尔湖(如下图)是澳大利亚海拔最低的地方,是个典型的时令湖。湖水深度较浅,且水量季节变化大。埃尔湖入湖碳量大,沉积物中有多层泥炭层。完成下面小题。

    (1)、判断埃尔湖水量季节变化大的主要因素及水量较大的时段(     )
    A、湖水蒸发量、7月至8月 B、湖水蒸发量、12月至次年1月 C、入湖径流量、7月至8月 D、入湖径流量、12月至次年1月
    (2)、埃尔湖碳源地的典型植被是(     )
    A、热带荒漠 B、热带雨林 C、热带草原 D、常绿阔叶林
  • 9、下表是2023年我国辽宁、宁夏、河南、广东四省的部分人口统计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人口变动(万人)

    出生人口(万人)

    出生率(‰)

    1

    7.3

    8.10

    49

    103

    8.13

    -15

    17

    4.11

    -57

    69.5

    7.10

    (1)、表格中的甲、乙、丙、丁分别对应(     )
    A、宁夏、广东、河南、辽宁 B、宁夏、广东、辽宁、河南 C、河南、广东、辽宁、宁夏 D、广东、宁夏、河南、辽宁
    (2)、推测丙省人口出生率偏低主要原因(     )
    A、农业发展水平低 B、经济发展速度快 C、育龄妇女比重小 D、城市化水平较高
  • 10、我国的“光谱地壳”计划是一项针对地下深部探测的宏大设想,其目的是通过对地壳表层的光谱探测,实现高光谱技术对地球陆地表面的矿物填图,以及对岩芯的光谱探测。完成下面小题。
    (1)、支撑我国“光谱地壳”计划顺利实施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互联技术 D、全球定位系统
    (2)、我国推进“光谱地壳”计划的主要背景原因是(     )
    A、优质耕地规模不断缩小 B、气象灾害发生频率增加 C、矿产资源勘查难度增加 D、土壤污染程度显著加剧
  • 11、下图为我国西北内陆某地的自然景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沙丘、绿洲、戈壁相间分布属于(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垂直分异规律 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2)、推测图示区域的主要交通线(     )
    A、沿山地呈东西走向 B、沿冲积扇呈东西走向 C、沿河流呈南北走向 D、沿居延海呈环状分布
  • 12、冰酒是葡萄在自然条件下冰冻后采摘,并在结冰状态下压榨后发酵酿制而成的葡萄酒。吉林省集安市是我国重要的冰酒生产地,2023年吉林省集安市北冰红葡萄种植面积近2000亩,年产冰酒200吨左右。下图示意吉林省集安市的地理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促使集安市成为我国重要冰酒产地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2)、从产业链的角度,适合在冰酒之城集安市发展的产业是(     )
    A、金融业 B、能源产业 C、文旅产业 D、水产养殖业
  • 13、2024年11月,浙江“十城百店·浙疆有礼”工程升级焕新。工程升级实现了受援地农产品‘卖浙江’向‘卖全国’转变,并建立健全了‘疆果东送、浙产西进’网络。完成下面小题。
    (1)、浙江十城百店工程开启“疆果东送”,其依赖的突出优势是(     )
    A、劳动力素质高 B、加工技术先进 C、公共服务完善 D、消费市场庞大
    (2)、浙产西进过程中,农业应着力实现(     )
    A、规模小型化 B、品种单一化 C、发展链条化 D、加工分散化
  •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在气候变暖驱动下,青藏高原冰川的响应显著,以物质亏损和消融退缩为主。冰川运动过程中,在冰川末端形成与冰川直接接触的冰前湖。下图为冰川—冰前湖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

    (1)、描述冰前湖的形成过程。
    (2)、说明冰川进退对冰前湖的影响。
    (3)、分析冰前湖是如何加速冰川物质亏损的。
  •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被誉为中国“葵花之乡”,2024年8月第21届国际向日葵大会在该市举办。原来该地每片农田一年只能收获一次小麦,小麦在3月份种植,7月中下旬收获,而秋霜冻一般在9月28日—10月2日才来临。后来当地改进农事安排,采用先育苗再麦后移栽向日葵,实现了小麦和向日葵的复种和双收。下图为巴彦淖尔及附近区域分布图。

    (1)、评价巴彦淖尔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
    (2)、巴彦淖尔向日葵每年5月底至6月初播种,秋霜冻前收获。若实现小麦和向日葵复种双收,请你说明如何进行农事安排。
    (3)、和每年小麦单收相比,分析小麦和向日葵双收的有利影响。
  •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8月5日,“中柬合资,中国承建”的德崇扶南运河正式开工,该运河预计将于2028年建成通航。德崇扶南运河连接柬埔寨白马港至湄公河畔的金边港,长约180km,覆盖人口达160万人,预计耗资约17亿美元,设计双向通航能力3000吨级。图为德崇扶南运河规划示意图。

    (1)、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柬埔寨建设德崇扶南运河的必要性。
    (2)、某设计师规划设计了①②两条运河线路,判断哪条线路更佳并说明理由。
    (3)、说明“中柬合资,中国承建”德崇扶南运河的意义。
  • 17、我国沿海某区域某时段经历了一次大范围的浓雾天气。气象部门指出,此次浓雾是由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而形成的,锋面在此次浓雾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图示意该区域0时(雾过程初期)近地面主要气象要素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锋面类型为(     )
    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锢囚锋
    (2)、锋面在此次浓雾形成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

    ①提高大气相对湿度②提供了大量凝结核③促使地面大气降温④促进大气层结稳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夜间该区域被锋面形成的厚厚云层覆盖,形成“云雾共存”现象、则云和雾的位置关系为(     )
    A、上雾下云 B、上云下雾 C、南云北雾 D、南雾北云
  • 18、西南大西洋M海域是世界重要渔区,盛产巴西小沙丁鱼,巴西小沙丁鱼偏好低温低盐与深度较浅的水域。图示意该区域洋流分布概况,其中甲洋流是南极绕极流的分支,其分布位置及变化对M海域渔区影响较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洋流所在南极绕极流形成的主要驱动力为(     )
    A、极地东风 B、中纬西风 C、东南信风 D、西北季风
    (2)、M海域渔业资源丰富,主要因为其位于(     )
    A、寒暖流交汇处 B、沿岸上升流处 C、沿海大陆架处 D、河流入海口处
    (3)、推测拉尼娜年,巴西小沙丁鱼渔场位置(     )
    A、东移 B、西移 C、南移 D、北移
  • 19、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地表形态、相对高差、砾石粒径大小等差异显著,形成了各种微地形,在不同微地形部位分布着刺旋花、松叶猪毛菜、斑子麻黄等植被类型。下图示意该现象场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植被分布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     )
    A、气温 B、降水 C、土壤 D、地形
    (2)、图中植被分布差异,体现了(     )
    A、由沿海到内陆的变化 B、由山麓到山顶的变化 C、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 D、地方性分异规律
  • 20、劳动人口(15-64岁)的数量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称为劳动力比例。如果该比例呈上升趋势,表示该国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是对经济发展有利的黄金时期,称为人口红利,反之称为人口负债。图为某人口研究机构绘制的中国、美国、印度和日本四个国家的劳动力比例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曲线代表(     )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日本
    (2)、目前我国劳动力资源(     )
    A、处于人口红利期 B、处于人口负债期 C、由人口红利转向人口负债 D、由人口负债转向人口红利
上一页 87 88 89 90 9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