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滨同学对手机无线充电的原理感到好奇。查阅资料后得知:充电时,充电板中的交变电流在发射线圈中产生不断变化的磁场,手机内的接收线圈会产生感应电流给电池充电,结构如图甲。学过电磁感应原理的小滨同学提出质疑:手机和充电器在充电过程中都不动,并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为何会产生感应电流?对此,他设计了图乙实验进行验证。

    (1)在正确连接电路后,小滨发现P线圈和Q线圈处于静止状态,当闭合开关瞬间或移动滑片时,灵敏电计表指针会出现偏转。小滨请教科学老师后得知:当闭合电路所围成的平面内磁感线数量发生改变时,电路中能产生感应电流。请根据上述事实,解释在图丙实验中若导体ab上下运动时,则闭合电路中不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

    (2)闭合开关瞬间,灵敏电流计G指针偏转角度较小。小滨认为,可能是P线圈中的电流变化过小,于是他将滑片向左移。他的这一操作是基于什么猜想?

  • 2、分析硫、碳、铁丝三种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回答问题。

    (1)从操作角度:三种物质都要自上而下(填“快速”或“缓慢”)伸入氧气瓶中:铁丝燃烧实验中,需要在火柴快要燃尽时再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其目的是

    (2)从现象角度:硫在氧气中燃烧时,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观察到淡黄色固体熔化后,燃烧发出色火焰。碳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但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生成黑色的固体,此黑色的固体物质是(填物质名称)。

    (3)从装置角度: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是否放入水及放入水的原因各不相同,铁丝燃烧时,集气瓶底放入少许水的目的是

  • 3、某同学在学习完植物的三种生理活动后进行了相关研究。图甲中的ABC分别表示植物的三种生理活动;图乙是该同学综合研究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CO2);图丙是大棚内该植物制造和消耗有机物和种植密度的关系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根吸收的水分大约有99%主要用于(填字母)这一生理过程。

    (2)该同学研究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呼吸作用的研究:先摘取一片图乙装置中的叶片,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看到的叶片现象是叶片变蓝:再关闭图乙装置的阀门,在黑暗处放置24h后,摘取甲叶片,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看到的现象是:叶片不变蓝。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②光合作用的研究:将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的图乙装置,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在叶片乙中N处切断AB之间的主叶脉。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乙,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A不变蓝,B变蓝。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种植密度也会影响植物的产量,分析图丙曲线可知种植密度为时(选填m1,m2,m3m4植物产量最高。

  • 4、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的思维模型如下:封闭空间—消耗氧气—气压减小—观察现象。项目化学习小组按图甲完成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时,发现进入集气瓶的水量低于“1”刻度线。为提高氧气含量测定的精准度,展开了如下研究。

    [误差分析]几位同学对测量值偏小原因的分析如下:

    甲:红磷的量不足,未能把瓶内氧气耗尽;

    乙: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瞬间,部分空气逸出;

    丙:实验前导管中有空气,实验后一部分本应进入容器的水滞留在导管中;

    丁:由于广口瓶的形状造成很难均分五等份,影响测量结果;

    (1)以上原因分析中,其中一位同学的观点被大家一致否定,你认为是(选填“甲”“乙”“丙”或“丁”)的观点。

    (2)[方案改进]根据以上讨论,为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精准度,学习小组同学设计了图乙改进装置(已知: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 无毒;白磷的着火点是40 , 有剧毒)。比较图甲、图乙的实验方案,下列关于图乙实验方案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着火点更低的白磷并采用加热后的玻璃棒“内引燃”,建立封闭空间使实验结果更精准

    B.可以解决图甲方案中一部分水滞留在导管中带来的误差问题

    C.改用量筒内水的体积变化来确定消耗氧气的体积,使测量结果更精准

    D.彻底地解决了实验的安全性问题,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3)[问题反思]小组同学多次实验,测量值总是小于五分之一。经过老师指导,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可以从模型中“消耗氧气”的方法入手给实验做进一步改进。

    [资料]暖宝宝是利用铁粉在空气中氧化的原理制成。

    [方案迭代]讨论后,项目组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装置,用暖宝宝粉代替红磷,利用铁粉在空气中氧化的原理进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将滤纸用水浸润后黏附在针筒内壁;

    ②把暖宝宝粉倒入针筒,轻轻转动,使涂抹均匀;

    ③涂上凡士林,将活塞插入针筒,盖上橡皮帽,观察并记录活塞移动情况。实验过程中利用传感器测得甲、丙两个实验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图丁所示。结合图丁从消耗氧气的方法角度分析,图丙方案比图甲方案测定结果更精准的原因是

    [心得交流]科学探究需要不断根据结果反思探究过程,优化方案,实现方案的迭代更新。

  • 5、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和研究气体的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想要收集较为干燥的氧气,收集氧气时最好选择气体收集装置中的(填序号)。

    (2)用高锰酸钾制取O2时,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

    (3)若收集的气体是密度比空气小的有毒气体,选用F装置收集气体可避免污染空气。收集时气体应从F装置的导管进入,并进行尾气处理。

  • 6、如图所示,请将螺线管、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使开关闭合后,螺线管与条形磁铁相互排斥,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会使斥力增大。   

  • 7、小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氧气,在实验前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小滨建构了“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思维模型:

    (1)检查图甲装置的气密性:①按图连接好装置;②关闭止水夹;③在长颈漏斗中注入一定量的水直至长颈漏斗末端浸入水中,并继续注水;④如果观察到长颈漏斗中水不再下流并维持一段时间,就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上述实验中,属于“利用转换法检查气压差”这一思维模型环节的步骤是。(选填“①”、“②”、“③”、“④”)

    (2)实验室用装置甲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8、传统地漏因不密封,排水管内臭气会扩散到室内,为此某校项目化小组发明了一种自动升降“地漏”(如图甲),有积水时通过磁悬浮装置可以实现自动排水(如图乙)。

    (1)当密封盖上方无水时,在磁体B作用下,磁体A将密封盖顶起。若磁体A下端为N极,则磁体B上端为极。当密封盖上方有水时,密封盖下移,开始排水。积水越多,则排水越快。

    (2)请根据工作原理图结合以上分析,请简述这种自动升降“地漏”的工作原理:

  • 9、下图中图甲是小滨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图乙是肺泡和肺毛细血管间的气体交换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持续大笑时人体会因为吸入大量气体导致肚子疼,此时膈肌和肋间外肌(选填“收缩”或“舒张”),吸入大量气体过程可以用图甲曲线段表示(选填“AB”或“BC”)停止大笑后可以通过缓慢深呼吸缓解肚子疼。

    (2)图乙中①代表肺泡内的O2通过作用,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中。

  • 10、学校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先挤压右侧滴管并微热燃烧管,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判断燃烧管中先燃烧的物质是

    物质

    白磷

    红磷

    着火点(℃)

    40

    240

    (2)再挤压左侧滴管滴下液体,发现石灰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随后发现原来燃烧的物质因缺少氧气停止燃烧。下列灭火方法与此原理相同的是(选填字母)。

    A.用扇子扇灭燃着的蜡烛       B.用灯帽熄灭酒精灯       C.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

  • 11、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1)某三价金属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该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化合物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 12、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2H2中两个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

    (2)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保持了物质的化学性质,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汞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1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周期表中位置①处的元素符号是

    (2)在元素的分类中,周期表中位置②处的元素是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3)周期表中位置②和③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14、如图是正常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导线A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为220V B、测电笔先后插入插座的左右插孔,氖管都不发光 C、在家庭电路中灯泡与插座并联 D、电冰箱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能使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
  • 15、亚运筹备期间,杭州市在城市园林绿化中,为了树木生长更健康,园林工人时常会给树打针输液(如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施肥“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树茎的输导组织中 B、为了让植物吸收更多的营养,可以注射高浓度的营养液 C、给新移栽树树干补水可以保持树干的水分,能促进根系萌发新根 D、如果植株矮小,叶片上有许多褐斑,可以在药水中添加含钾元素的药剂
  •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科学上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②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冰水混合物属于混合物

    ③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属于单质

    11H12HH13三种同位素,属于同一种元素

    A、①②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如图是氧气的制取和部分性质的知识网络(部分反应条件省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及应①中MnO2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 B、反应③中如果没有MnO2可用少量KMnO4 , 代替 C、反应①②⑥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D、反应④⑤⑥中的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 18、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下图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  )

    A、Q点 B、N点 C、P点 D、M点
  • 19、新能源汽车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这类汽车的动力装置是电动机,下列各图符合其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 20、某项目化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种潜水自救装置,进行了以下项目化学习。当达到设定安全深度时,反应盒中的两种物质混合开始反应产生气体,气囊快速充气上浮,将潜水运动员拉回到水面。反应盒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10Na+2KNO3+6SiO2=5Na2SiO3+K2SiO3+X , 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NO B、Na3N C、N2 D、NO2
上一页 824 825 826 827 82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