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已知t℃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ag中含溶质mg。若该溶液蒸发bg水,并恢复到t℃,析出溶质m1g;若该溶液蒸发cg水,并恢复到t℃,析出溶质m2g。已知该溶质不含结晶水,用S表示该物质在t℃时的溶解度,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A、S=100mam B、S=100m2c C、S=100m1m2bc D、S=100mm1abm1
  • 2、1919年,I.Langmuir提出了等电子体原理——原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的分子或离子,具有相同的结构,例如CO和N2。试判断,下列不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组分子或离子是(  )
    A、CH4NH4+ B、CO2NO2 C、SO2和NOCl D、PF3SO32
  • 3、已知氨水的密度随浓度增加而降低。今有质量分数分别为30%和10%的两种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氨水的质量分数为(  )
    A、大于20% B、等于20% C、小于20% D、估算不出
  • 4、当某人所处的环境温度降低时,其下列各项生理变化:①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②身体耗氧量的变化;③汗腺分泌量的变化;④尿量的变化;⑤酶活性的变化,其中与下图所示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

    A、①⑤ B、②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 5、日食发生时,日、地的距离为x1 , 日、月的距离为x2 , 月食发生时,日、地的距离为x3 , 日、月的距离为x4。则(  )
    A、x1>x2x3>x4 B、x1>x2x3<x4 C、x1<x2x3>x4 D、x1<x2x3<x4
  • 6、白天在室内照镜子(窗户南开),为了能较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面容,镜子的反射面应(  )
    A、朝南 B、朝北 C、朝西 D、朝东
  • 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甲的密度为1000kg/m3 , 边长是0.1米。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将甲、乙各切去一半的体积,并将切去的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甲、乙对地面压强的变化如表所示。

     

    压强的变化量(Pa)

    0

    250

    (1)甲的质量为千克;

    (2)甲是沿方向切去的;

    (3)切掉一半之前,甲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帕?

    (4)正方体乙的边长为多少厘米?

  • 8、打陀螺是老少皆宜的健身项目(图甲),陀螺底部安装有光亮钢珠(图乙)。抽打陀螺,陀螺会高速旋转起来,如果要使陀螺长时间旋转,只需间歇性抽打陀螺即可。请根据所学科学知识对陀螺的工作原理作出解释。

  • 9、豌豆和桑树都是江南地区常见的植物,图1为豌豆花,授粉时,花冠内形成了一个闭合空间,雄蕊的花粉落到柱头上完成授粉。图2为桑树的雄花,图3为桑树的雌花,其花粉多而轻。

       

    (1)、豌豆的生殖方式为生殖。(选填“有性”或“无性”)
    (2)、根据桑树花的特点,推测桑树花的传粉方式为。(选填“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
    (3)、图4为豌豆的豆荚,整个豆荚是由图1中的发育而来。
    (4)、豌豆的雌蕊类型为图5所示,高产豌豆(图4)豆荚内一般有8粒种子,但有些豆荚内种子数目不足8粒,原因可能是
  • 10、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他用几根一端封有相同皮薄膜的玻璃管进行实验,1-4号管内装入水,5号管中装入盐水,4号管上段较粗,下段与其他管粗细相同。本实验是通过观察玻璃管下方薄膜鼓起的程度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

    (1)比较1、2、3号管,可得出的结论是

    (2)比较2号和4号管可知:液体产生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重力(选填“有关”或“无关”);

    (3)利用2号和5号管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之间的关系;

    (4)为了探究液体长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选用2号和6号管进行实验,6号管水柱比2号管水柱长,但要控制水柱的相等。

  • 11、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另取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2)在B蜡烛的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

    (3)若甲图实验中把玻璃板向右平移一段距离,A蜡烛的像(选填“向右平移”、“仍在原来位置”或“向左移动”);

    (4)若玻璃板是按图乙所示的方式倾斜放置,那么蜡烛A的像会在图中的处(选填“A”、“A2”或“A3”)。

  • 12、酵母菌在什么温度下对面粉的发酵效果最好?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干酵母少许,与面粉、适量清水充分混合并揉成面团,然后把面团切成等量的4小块。

    ②将4小块面团分别放在4个烧杯中,记录好面团在烧杯内的体积(一格为20mL),然后盖上盖,分别贴上“1号”、“2号”、“3号”、“4号”标签。

    ③将1号、2号、3号、4号烧杯分别放在5℃、25℃、45℃和65℃的恒温装置中。

    ④经3-4小时后,观察面团的变化,记录如下。

       

    (1)、本实验通过反映酵母菌对面粉的发酵效果。
    (2)、根据实验现象,兴趣小组得出结论:酵母菌在℃时对面粉的发酵效果最好。
    (3)、一位组员发现,“4号”烧杯中面团表面有一层浅黄的硬面(未发酵),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表层温度过高,杀死了酵母菌       B.表层水分过多,酵母菌缺氧死亡

    (4)、如果兴趣小组要确定酵母菌发酵的最适温度,接下去的实验操作是:在℃范围内,每隔5℃设置一个恒温装置,重复上述实验。
  • 13、某同学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先将弹簧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自然长度L0=3.5cm,再将弹簧的上端挂在铁架台上,使弹簧处于竖直状态(图a),然后将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L,算出弹簧伸长量x=L-L0 , 记录实验数据,作出弹簧下端所受拉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图像(图b)。

    (1)在弹性限度范围内,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牛,弹簧长度增加cm;

    (2)图b中,直线没过坐标原点,可能的原因是

    A.坐标标度选取不合理       B.钩码重力的测量值偏大       C.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

    (3)将该弹簧秤竖直放置,未挂重物时,指针与零刻度对齐,悬挂某一重物时(图c),读数为3N,此时弹簧总长为cm。

  • 14、为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小明利用完全相同的两个木块A、B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比较两次实验说明: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选填“有关”或“无关”);

    (3)小明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两个传感器可分别显示拉力和压力的大小。往沙桶中加减沙子的目的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的关系。

  • 15、如图为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图甲)。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使它们处于光具座上的同一高度。

    (1)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为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A.凸透镜向上移       B.光屏向下移       C.蜡烛向上移       D.蜡烛向下移

    (2)图乙光屏中央恰好成一清晰的像。

    ①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为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移动适当的距离;

    ②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只通过移动透镜,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透镜应向右移动厘米。

  • 16、图甲是小明测绘得到的我市某学校旗杆影子长度(分别在夏至日和冬至日正午测量)。

    (1)B图是在测绘的;(选填“夏至”或“冬至”)

    (2)为保证后排房屋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最小楼间距(图乙)。按这一理论设计,高纬度地区的最小楼间距应(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中纬度地区的最小楼间距;

    (3)下列四幅图中,可能是小明在早上10点到下午2点间测绘得到的旗杆杆顶影子轨迹的是

  • 17、小明利用激光笔、水、水槽、可折转的光屏(带量角刻度)、记号笔等器材,验证光的折射规律(图甲)。

    (1)使用可折转的光屏(图乙),是为了验证

    (2)不断改变入射角,读出刻度盘上对应的折射角。将实验结果画在图丙中,1和1'、2和2'、3和3'、4和4'分别表示各次入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根据图丙,可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相关结论有(写出一点即可):

  • 18、如图为玉米种子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图乙是玉米种子的剖面图,该剖面是用刀片沿着图甲所示的(选填“a”、“b”或“c”)线剖开。
    (2)、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碘液,被染成蓝色的是图乙中的。(选填数字)
    (3)、一粒玉米能够萌发成一颗玉米幼苗,从种子的结构来分析,主要是由于

    A.子叶中的营养物质充足       B.种皮对种子有保护作用

    C.胚根能从土壤中吸收营养       D.有完整且有生命活力的胚

  • 19、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将小车从带刻度斜面的A点静止释放,并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图中圆圈内显示了小车位于A、B、C三点的时刻(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小车下滑过程中在做运动;(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

    (2)小车从A点到C点的平均速度是分米/秒;

    (3)为减小实验中时间测量的误差,可采取的措施是

  • 20、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种不同的天体,太阳和月球是地球最重要的近邻。

    (1)、如图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位置关系模型,当月球位于c位置时,地球上可能会看到(选填“日食”或“月食”)现象,这一天的月相为
    (2)、当地球位于b位置时,嵊州地区是(选填“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
上一页 778 779 780 781 78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