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近年来,我国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注重全域绿化,大幅度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及品质,鼓励因地制宜建设“绿色屋顶”(层次结构如图甲)。

    (1)炎热的夏天,屋顶绿化可有效降低屋顶表面和周围环境温度,主要是利用植物叶片的吸收热量的原理。

    (2)“绿色屋顶”方案实施时需要按图甲所示的结构铺设,其中能确保植物根系通气透水,并能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和无机盐的层次是

    (3)建设“绿色屋顶”还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而在实际生产中,常利用氢气与二氧化碳合成甲醇CH3OH实现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__CH3OH+H2O。利用图乙流程制备的甲醇作为燃料,能够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这是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 2、布洛芬是一种解热镇痛抗炎药,生活中用于缓解疼痛或感冒引起的发热,其化学式为C13H18O2

    (1)布洛芬由种元素组成。

    (2)布洛芬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2.06克布洛芬中含有的碳元素质量为多少?(请列式计算)

  • 3、二氧化锰可以催化分解过氧化氢产生氧气和水,重复使用的二氧化锰是否会影响催化效率呢?小科根据下列器材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器材:图甲所示装置1套、秒表、量筒、天平、烧杯、未使用过的二氧化锰和实验后回收的二氧化锰(建议每次使用量0.5克)、5%的过氧化氢溶液(建议每次使用量40毫升)。

    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

    (1)请补充步骤①之后的其他实验步骤

    (2)图乙是二氧化锰第一次使用时产生氧气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若二氧化锰使用次数越多,催化效率越低,请在图乙中画出多次使用后的二氧化锰催化分解产生氧气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

  • 4、小科同学观察到“每次扇灭蜡烛时,都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根据这一现象,他对蜡烛熄灭的原因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蜡烛的着火点大约是190℃,蜡烛燃烧实际是石蜡蒸气在燃烧,蜡烛熄灭后的白烟是石蜡蒸气遇冷凝华所形成的固体小颗粒。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在400℃以上。

    【建立猜想】扇灭蜡烛可能是流动的空气带走了部分热量,使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探究一】如图甲,先将活塞放到左端位置,点燃两盏酒精灯,当温度计的示数达到280℃以上时,点燃右边的蜡烛,把活塞从左端位置迅速向右推出,右端蜡烛火焰立即熄灭。

    (1)图甲实验中用两盏酒精灯的目的是

    【探究二】小科将漏斗倒扣,盖灭燃烧的蜡烛,并收集蜡烛产生的白烟,用燃着的火柴靠近漏斗的导管口(如图乙)。

    (2)若观察到现象,即可判断蜡烛熄灭后飘出的白烟是可燃物。

    (3)结合以上实验现象,分析“蜡烛一扇就灭”的原因是

  • 5、科学小组进行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

    查阅资料:植物叶肉细胞的氧气可积累在细胞间,使水中的叶片浮力增大,叶片上浮。

    实验装置:光合作用探究箱(图甲),箱内用木板分隔,分别放有透明玻璃水槽,箱顶装有两个可改变亮度和颜色的LED灯。

    实验步骤:①选择长势良好且一致的韭菜叶片,剪取等长的50小段放入水中,采取措施使韭菜叶片沉于水底。

    ②向两个玻璃水槽中各加入300毫升冷开水,放入二氧化碳缓冲液,维持水中二氧化碳含量稳定,然后向水槽中各放入处理后的韭菜叶片25段。

    ③用遮光盒将左侧玻璃水槽遮光(图乙),经灯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有光照一侧(右侧)的韭菜小叶片都浮上水面,而遮光一侧(左侧)的韭菜小叶片始终处于沉底状态(图丙)。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2)、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是
    (3)、光合作用受多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利用本实验装置还可以探究的问题是
  • 6、为了探究“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快慢的影响因素”,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图甲所示的三个相同的装置;

    ②取大小相近、年龄相同的同种小鼠2只,按图乙A、B、C设置进行实验;

    ③将三个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每隔1小时观测一次,连续观测5小时。

    (1)、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可知,小科的猜想是
    (2)、实验过程中“每隔1小时观测一次”,应观测的现象是
    (3)、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请写出一种改进的方法
  • 7、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集气瓶容积为250mL,瓶底预留有50mL的水,量筒中装有100mL水,红磷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量筒内的水剩余64mL。

       

    (1)图甲集气瓶中预留水的作用是。(写出一点即可)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3)图乙是通过气压传感器测定的图像,BC段气压增大的原因是

  • 8、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有关气体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选择装置甲制取氧气时,仪器a的名称是

    (2)若利用装置丙收集氧气,判断氧气已集满的现象是

    (3)若利用装置丁收集氧气,气体要从c管通入,理由是

  • 9、某科学兴趣小组将几颗铷磁铁叠在一起,与干电池负极相连,把铜线弯折成心形线框,套在电池外面,心形线框就能绕电池转动(如图)。

    (1)心形线框能绕电池转动的原理是

    (2)要增大心形线框的转速,可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一条即可)

  • 10、“蓝色妖姬”是一种人工染色而成的花卉,等白玫瑰快到花期时,用蓝色染料浇灌花卉,让花吸水的同时,将色剂吸入开出蓝色花朵(如图甲)。小科为了研究染料是通过哪里将花染色的。他将三支白玫瑰枝条放入装有稀释的蓝墨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阳光下照射。

    (1)、待枝条基部颜色有变化后,取出枝条洗净,横切枝条进行观察,发现茎横切面上只有图乙中的B部分成蓝色,则B是茎中的哪个部位。该部位中运输水分的结构是
    (2)、对枝条进行纵切,用放大镜观察茎的纵切面,发现蓝色的部位从基部到顶部越来越淡,据此推测染料随着水分在茎内部的运输方向为
  • 11、幽门螺杆菌(简称“Hp”)会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尿素呼气试验是检测Hp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当被检测者服用含13C14C的尿素胶囊后,尿素在Hp的影响下被分解成13CO214CO2 , 后定时收集呼出的气体,测定其数值变化,可以判断被检测者是否感染Hp。

    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13C14C的质子数相同,不同,因此它们互为同位素原子。

    (2)呼气试验时,被检测者呼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是

    (3)被检测者呼气时,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的大小关系是

  • 12、如图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实验装置,对植物进行浇水后,将该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2个小时,观察塑料袋内出现的现象。

    (1)、A、B、C三个塑料袋中水珠由多到少依次为
    (2)、由此实验可知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3)、移栽树木时往往要剪掉部分枝叶,其主要目的是
  • 13、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按一定规律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他们的性质和用途。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中,属于金属的是

    (2)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多种,当氮为+5价时,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3)随着新元素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不断完善。最近科学家用钙40离子轰击人造元素锎249 , 并合成了118号元素——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8个

  • 14、关于下列四幅图,对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树林里一天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 B、图乙B点表示此时某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C、图丙表示用KClO3MnO2O2时固体中MnO2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 D、图丁表示晴朗高温状态下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 15、在班级组织的“自制指南针”活动中,小科同学将磁化后的缝衣针放在水中漂浮的树叶上,多次将树叶轻轻旋转,待树叶静止后,观察到树叶尖端总是指向南方(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树叶周围存在磁场和磁感线 B、树叶尖端指向的是地磁北极 C、指南针的“N”应该标注在树叶尖端处 D、条形磁铁S极靠近树叶尖端会相互吸引
  • 16、下图表示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控制灯泡的开关连接错误 B、断路器安装在Q处而不是P处 C、测电笔检测地线孔时氖管发光 D、三孔插座短路时电灯不能发光
  • 17、花生适合在砂粒比较多的土壤中种植,这是因为花生在地上开花,雌蕊深入地下进行膨大发育,砂粒较多有助于雌蕊向地下伸扎以及膨大形成果实。下列土壤模型中能代表砂粒较多的是(  )
    A、 B、 C、 D、
  • 18、如图是甲烷燃烧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C、甲、乙、丙、丁都是化合物 D、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19、模型法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课本素材中没有用到模型法的是(  )

    A、图甲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B、图乙研究原子内部结构 C、图丙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D、图丁研究膈的升降与呼吸
  • 20、下图是教材中4个研究土壤成分的实验,其中能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的是(  )
    A、 B、 C、 D、
上一页 750 751 752 753 75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