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力的示意图中,表示斜面上的物体A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的是(  )
    A、 B、 C、 D、
  • 2、每年端午节,各地都开展赛龙舟活动,在图中,龙舟急速前进,若说运动员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流淌的河水 B、比赛的终点 C、岸上的观众 D、同舟的队员
  • 3、某科学小组展开了“电动车安全性”的项目化学习活动;下面是该小组同学交流的实践过程,请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内容;

    【项目分解】(1)设计电动车骑行时的安全警示灯;(2)设计转向指示灯;

    【项目实施】

    (1)设计一种“警示灯”,要求骑行过程中灯泡会持续交替闪烁发光,以提示过往的行人和车辆。如图1所示是“警示灯”的电路图R0为定值电阻,电磁铁线圈及弹性衔铁的电阻忽略不计。当电流通过电磁铁时,电磁铁的下端是极。“警示灯”能自动进行交替发光的工作原理是:闭合开关,电磁铁与灯泡都有电流经过,灯泡发光且电磁铁产生磁性,之后电磁铁将动触点吸下,与静触点分离,电路被切断,灯灭且电磁铁磁性消失,弹性衔铁形变恢复,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电路通路,灯泡发光且电磁铁又具有磁性,如此反复,灯泡闪烁发光;

    (2)设计转向示灯,转向灯警示时要具备“一亮一暗”持续闪烁的功能;雾天湿度增加,能见度低。设计优化要求:雾天时仍能闪烁,需要“一亮”时灯发光比平时更亮,“一暗”时亮度无要求,从而提高警示功能。已知湿敏电阻R的阻值随湿度的增大而减小,线圈有电阻,衔铁电阻忽略不计,衔铁具有弹性。下列能实现设计功能的一项是

    【项目拓展】

    为了操作方便,于是想将转向指示灯和“警示灯”整合在同一个电路中,并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电路图,接通相应指示灯后,该指示灯会亮、暗(微弱发光)交替闪烁发光,R0为定值电阻,电磁铁线圈及衔铁电阻忽略不计;

    ①若让左转、右转指示灯同时工作(即双跳灯开启),转向开关应与触点接通(选填“1和2”、“2和3”、“3和4”或“4和5”);

    ②请根据电路图解释图2电路是如何实现指示灯会亮、暗(微弱发光)交替闪烁发光的工作原理

  • 4、为了测定某石灰石的纯度,某兴趣小组同学取用了12.5g这种石灰石样品,用实验室现有的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g分5次加入(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得到如表数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所加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剩余石灰石样品的质量/g

    10

    7.5

    5

    2.5

    2.5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纯度为(用质量百分数表示)。

    (2)此过程中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3)当稀盐酸和大理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5、《本草纲目》记载:“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三七中止血活性成分主要是三七素,又名田七氨酸(C5H8O5N2),回答下列问题:

    (1)田七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一个田七氨酸分子中有个原子。

    (3)阿司匹林(C9H8O4)也是常见的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多少克田七氨酸与18克阿司匹林(C9H8O4)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列式计算)

  • 6、下面是“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研究”实验。

    (1)某同学选用A装置并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其原因是

    (2)为准备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中收集氧气用装置(填字母序号)收集最为合适。

    (3)某同学发现火柴在空气中并不能将铁丝点燃,但在氧气中却可以引燃铁丝,你认为原因是

  • 7、某科学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对课本“蒸腾作用”实验进行了改进,并利用图甲装置对蒸腾作用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究。

    (1)、用两个甲装置组成如图乙所示的对照装置并在实验组中输液管内插入三种不同的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能够被置于底部培养皿中的干燥剂吸收,与对照组一起置于阳光下2~3h后,测量得到如下表所示数据。

    组别

    实验组吸水量(mL)

    实验组干燥剂增重量(g)

    对照组吸水量(mL)

    对照组干燥剂增重量(g)

    蒸腾比例

    1

    2.300

    2.2

    0

    0.2

    87%

    2

    3.775

    3.5

    0

    0.3

    85%

    3

    4.225

    4.2

    0

    0.3

    92%

    分析上表可得出的结论是

    (2)、选择同一枝条上生长状况相似的两片叶片,一片叶正背面刷凡士林堵塞气孔,另一片叶不做处理,置于烤灯下进行实验,定时使用测温枪测量其表面温度。测得结果如下表。


    无处理组叶面温度(℃)

    凡士林组叶面温度(℃)

    照射前

    27.2

    27.0

    照射10min

    38.2

    41.7

    照射20min

    35.2

    42.9

    能得出植物蒸腾作用确实有降低叶面温度的作用的证据是

    (3)、某同学研究气流速度对植物的蒸腾作用快慢的影响,他选取两个相同的实验装置,两支生长状况相似、叶片面积相近的枝条,分别插入输液管并用纳米胶密封,再置于盒子内密封。一只开启微型风扇,另一只不开启,15min后观察移液管中下降的刻度。请你帮该同学设计一张该实验记录表
  • 8、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某同学查阅到以下材料:

    (1)波义耳实验中金属灰比原金属质量增加了,从现在的视角分析这是因为

    (2)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带给我们的启示有(填序号)。

    A.要善于总结前人的成果和经验

    B.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C.实验的成功与否,只取决于药品的选择气球

    (3)受科学家研究的启发,某同学参照教材中的实验继续深入探究。在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实验中(如图),气球的作用有(写一点即可)。

    (4)该同学认为,蜡烛燃烧后剩下的固体质量比燃烧前少了,因此该现象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该同学得出该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 9、结合教材实验,科学小组通过改进实验装置开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课外实践活动。(装置如图所示,注射器的摩擦忽略不计)

    I.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注射器b的活塞推至底端,注射器a的活塞从20mL处向外拉,松手。

    II.向玻璃管中加入足量白磷,点燃酒精灯,交替推拉两个注射器。

    【实验记录】

     

    实验前

    实验后(冷却至室温)

    a中气体体积

    20

    10

    b中气体体积

    0

    0

    请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I中,观察到 , 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已知玻璃管中空气体积是30mL,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3)实验中需反复推拉注射器,其目的是

    (4)与教材实验相比,改进后的实验优点有(填写一点即可)。

  • 10、学习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后,科学小组成员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步骤、结果等如表:

    Ⅰ.取材。取生长旺盛且长势相同的灰莉叶片若干,避开叶脉,用直径为1cm的打孔器制备若干圆形小叶片。

    Ⅱ.排气。将制备好的圆形小叶片置于大注射器内,堵住注射器前端开口并向外缓缓拉活塞,重复数次使圆形小叶片内部的气体逸出。

    Ⅲ.取完全相同的四只烧杯,分别装入等体积NaHCO3溶液(一种能为植物提供CO2的溶液),分别放入10片圆形小叶片。将烧杯放置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分别调节烧杯和光源的距离,观察并记录烧杯中____?___,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烧杯

    圆形小叶片

    2%NaHCO3溶液

    距光源距离

    叶片浮起数量

    3min

    6min

    9min

    10片

    20mL

    15cm

    2

    4

    8

    10片

    20mL

    30cm

    1

    2

    6

    10片

    20mL

    45cm

    0

    1

    4

    10片

    20mL

    黑暗

    0

    0

    0

    (1)、实验中,每个烧杯放入10片圆形小叶片而不是1片,是为了
    (2)、本实验进行前,不需要对灰莉植株进行暗处理,理由是
    (3)、步骤Ⅲ中“?”应该填的内容是
    (4)、通过实验,可能得出的结论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请你对该同学的结论作出评价
  • 11、2024年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其助推器使用如图①偏二甲肼(C2H8N2)作燃料,②四氧化二氮作为助燃剂,两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

    (1)从宏观角度看:偏二甲肼中有种元素。

    (2)从微观角度看:从偏二甲肼燃料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④的模型为

    (3)从符号表征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为破解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

    史料一: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粒子,从而建立了西瓜模型。

    史料二: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如下现象:

    ①绝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从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史料三:1913年,丹麦科学家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

    (1)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绘制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实验现象的图像是

    A.B.

    C.D.

    (2)从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中,我们发现

    A.汤姆生、卢瑟福等科学家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和想象建构原子模型

    B.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推翻了汤姆生对原子内部结构的所有观点

    C.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以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 13、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某同学对氧气的相关问题,以结构图的形式进行了如下梳理。

    (1)自然界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

    (2)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

    (3)实验室可以用过氧化氢(H2O2)、氯酸钾(KClO2)、高锰酸钾(KMnO4)等作为反应物制取氧气,是因为它们都含有

  • 14、2023年4月,考古学家在兵马俑彩绘的研究中发现了绝美“中国紫”。其原料有石英(二氧化硅)、石绿(一种铜锈)、硫酸钡(BaSO4)和一氧化铅(PbO)等。用化学用语填空。

    (1)用化学用语表示2个氧原子

    (2)请写出硫酸钡中的阴离子

    (3)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由此可以推断铜锈是铜和空气中的H2O、O2共同作用的产物;

    (4)一氧化铅中铅元素的化合价为

  • 15、草莓容易种植,植株小巧,生长面积不大,非常适合小面积种植,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在阳台上自己种植草莓。
    (1)、草莓适合生长在通气,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强的土壤中。下列按体积分数构建的土壤组成模型中,适合草莓生长土壤要求的是

    A.B.C.D.

    (2)、某同学想要让草莓植株生长更快,在给幼苗施肥的过程中一株草莓施肥过多,结果这株草莓萎蔫死亡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草莓根毛细胞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小于”)土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 16、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是单质 B、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若消耗6g的乙,则生成34g的丙 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 17、如图,用“电池+磁铁+铜线圈”可以手工制作会跑的“小火车”,首先将两个强磁铁分别吸附在电池正负两极,然后再将它们放进铜线圈,电池就成了能够在铜线圈内部跑得“飞快”的“小火车”。分析小火车组装示意图发现,在铜线圈内,电流从“电池正极→磁铁→部分线圈→磁铁→电池负极”形成回路,于是,通电的铜线圈内部产生磁场,这个磁场对两个强磁铁产生力的作用,所以“小火车”就能在铜线圈内部运行了。则下列各图中,“小火车”能向右运行的是(  )

    A、 B、 C、 D、
  • 18、螺蛳粉是一种风味独特的小吃,其臭味的来源之一是半胱氨酸(化学式为C3H7NO2S)。下列关于半胱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B、C、H、O元素质量比是3:7:2 C、是由H、C、N、O、S五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D、由3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
  • 19、科学实验常用图来表示,简洁明了,其所隐之“迷”、所寄之“理”、所藏之“趣”,为科学学习带来了不少方便。下列有关四幅图所展示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研究影响电动机转动方向的因素时,应同时改变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 B、乙图: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CO2能使烧杯中温度降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C、丙图: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手握紧试管外壁,再把导管口下端浸入水中 D、丁图:如图“土壤中含有机物的验证实验”,所用到的土壤应充分干燥
  • 20、为积极推进“美丽浙江”创建,浙江多地采用注射花芽抑制剂的方式控制“杨柳飞絮”。园林工人在雌柳树树干上打孔,将药瓶插入孔内,药液会慢慢被树体吸收,随着蒸腾作用扩散到树冠各个部分。当年注射,次年生效,注射后的雌树减少飞絮量能达到90%。如图是柳树树干的横切面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打孔的深度应恰好达到图中②所示位置 B、药液是通过④的导管向上运输的 C、适宜的光照有利于加快药液向上运输到树冠 D、柳树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
上一页 747 748 749 750 75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