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利用图甲所示的教材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选用红磷作为药品是最佳选择吗?科学兴趣小组设计并开展了如下实验:
①准备如图乙的玻璃容器,顶部用密封盖密封,并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氧气传感器(能实时显示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固定在容器内壁,并装入足量的红磷;
③用激光笔点燃红磷,红磷剧烈燃烧,观察并记录氧气传感器所显示的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
④用白磷替换红磷重复步骤①~③;
⑤换用食品脱氧剂(可以直接与氧气反应,无需点燃的物质)重复上述步骤①~③。
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制三种物质氧化时容器内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
(1)步骤①中检查气密性时,将玻璃容器浸没水中,如果观察到容器内充满水或有气泡冒出,则说明气密性(填“良好”或“不好”)。
(2)装置甲中225毫升集气瓶中装入25毫升的水,量筒内装有50毫升水,用红磷做实验,根据图丙的实验数据,理论上实验结束后量筒内剩余的水为毫升。
(3)根据该兴趣小组的实验结果,用图甲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选用哪种药品最合适?请说明理由:。
-
2、小杭发现实验室中部分双氧水保存过程中会因自行分解而失效,为探究双氧水自行分解的影响因素,小杭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30分钟的实验,并将所得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组别
温度(℃)
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升)
5%
10%
15%
20%
25%
30%
1
20
0
2
4
7
13
21
2
30
1
5
18
39
75
110
(1)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收集气体的时机在(填“冒第一个气泡”或“连续不断冒气泡”)时。
(2)小杭的实验,所基于的假设是。
(3)某次读数前小杭移动量筒使内外液面保持水平目的是。
(4)小杭发现该反应是放热的,所以他将收集氧气的导管伸到了水面上(如图乙,仍用排水法),请说明这样操作更准确的原因。
-
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研究电磁铁相关性质的电路图。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铁棒和漆包线绕制匝数为20匝的电磁铁,接入电路。
步骤二: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示数为1A,用电磁铁去吸引大头针,记录数据。
步骤三:断开开关,用匝数为50匝的电磁铁替换20匝的电磁铁。闭合开关,再用电磁铁去吸引大头针,记录数据。
(1)实验是通过观察来判断磁性的强弱;
(2)闭合开关后,电磁铁B端是极(填“N”或“S”);
(3)有同学指出步骤三中存在错误,该错误是;
(4)请设计该实验的记录表,画在答题卷的框内。
-
4、科学兴趣小组探究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发现温度会影响菠菜呼吸作用的强度。于迠他们对“菠菜在哪一温度下呼吸作用最强”进行实验探究。
(1)选择下列器材,写出本实验的步骤。
器材:如图所示的恒温箱(温度可调节)、装置甲(塑料袋有透明和不透明两种),电子天平,若干新鲜菠菜;
(2)植物呼吸作用会消耗有机物。因此小明认为上述实验中,也可以通过比较实验前后菠菜质量减小的快慢来判断呼吸作用的强弱。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5、某校生物小组用黑藻探究光合作用是否以二氧化碳作为原料。BTB(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颜色变化可反映出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原理如图1所示。依据这一原理,同学们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 2 所示。
(1)实验开始前,需要将黑藻暗处理一昼夜,目的是。
(2)比较甲、乙组实验结果,从植物角度分析甲组试管二氧化碳减少的原因。
(3)有同学质疑,光照是否会引起BTB 水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为继续探究这个问题,小科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取一支相同的试管丙, , 置于光照下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若 BTB 水溶液颜色呈现 , 则证明光照不引起 BTB 水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
6、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 , 能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原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过程将能转化为化学能。反应Ⅱ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2)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
-
7、植物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图一是植物吸收、运输和散失水分的示意图。请结合图二和图三,回答下列问题:
(1)图二是根尖各区在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图一的过程1主要由图二的(填字母)细胞来完成。
(2)图三甲/乙分别是植物的筛管和导管,图一的过程2由图三中的(填“甲”或“乙”)结构来完成物质运输。
-
8、氕、氘、氚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它们的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相关信息如表。试回答:(1)由图可知,原子结构模型中的“●”表示的粒子是。
(2)超重水有一定的放射性。一个超重水分子由两个氚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其化学式可表示为。中T的化合价为 ,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名称
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氕
H
1
氘
D
2
氚
T
-
9、为进一步探究原子的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中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运动;只有少数靠近结构A附近的α粒子发生了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几乎达到180°。请回答:
(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运动,此现象道尔顿认为原子是实心的(填“支持”或“不支持”).
(2)只有少数靠近结构A附近的α粒子发生了偏转,结构A指的是原子中的 , 同时说明了结构A与α粒子带电荷(填“同种”或“异种”)。
-
10、电冰箱是常见的家用电器。电冰箱使用三脚插头与电源插座连接,如图所示。细心观察可以发现,三脚插头中“1”与冰箱连接的,这个插脚比另外两个插脚要稍长。这样的设计的主要好处是。
A.插入插座中可更稳固更美观
B.插入插座时可确保冰箱外壳先接地
C.拔出插座时先使插头与火线先脱离
-
11、如图为“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研究”的实验装置。
(1)甲图中锥形瓶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下图是进行图乙实验时的几种操作,更能提高实验成功率的方式是;
(3)若用环保空塑料输液袋装置收集氧气(图丙),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填“m”或“n”)端,复燃则满。
-
12、为了使得到的氧气既快又多,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加热12.25g氯酸钾和3.16g高锰酸钾混合物的方法进行制取氧气的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点时试管中可能有3种固体 B、m点时得到的氧气主要是氯酸钾分解产生的 C、n点时试管中可能有2种固体 D、n点对应产生氧气的质量x是5.12g
-
13、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分子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B、氧气的助燃性决定了氧气可以作为燃料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利用了氧气与氮气沸点不同的性质 D、氧气能和很多金属单质反应,体现了氧气具有氧化性
-
14、如图所示的“灭火毯”,可以作家庭防火逃生备用。灭火毯可耐温度达550摄氏度以上。下列有关灭火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需要具有防火、隔热的功能 B、需用绝缘、耐高温的材料制作 C、灭火的原理是将温度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D、在遇到火灾初始阶段时,能以最快速度隔氧灭火
-
15、纯电动汽车刹车时,汽车电动机“变身”为发电机,将汽车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简称能量回收系统。下列实验中与能量回收系统原理相同的是( )A、
B、
C、
D、
-
16、下列对相关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烟 B、乙图: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防止集气瓶炸裂 C、丙图: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 D、丁图: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
17、为了验证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小杭设计了下列四个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A、
B、
C、
D、
-
18、下列各图是小明设计的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模型,若各细胞中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c,箭头表示水分渗透方向( )A、
B、
C、
D、
-
19、a、b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端磁极是S极,b端磁极是N极 B、P点没有磁场 C、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D、Q点的磁场方向水平向右
-
20、某兴趣小组开展土壤成分研究时,将经充分干燥的土壤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如图)。待土壤冷却后发现质量明显减轻,你认为加热后质量减少的物质主要成分是( )A、水分 B、空气 C、有机物 D、矿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