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为了了解原子结构的奥秘,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英国科学家卢瑟福为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于1911年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①α粒子发生器: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

    ②金箔:作靶子,厚度1μm。

    ③探测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实验现象】如图乙所示: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偏转,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

    【分析解释】

    (1)、若原子的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α粒子(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偏转。
    (2)、卢瑟福认为“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才会出现上述现象,他推测的证据是
    (3)、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方向不变,说明

     

  • 2、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下表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H

     

    He

       

    N

     

    Ne

     

     

    Si

       

    Ar

    (1)、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元素的(填“物理”或“化学”)性质相似。
    (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的是。(填序号)
    (3)、利用表中已有元素,写出一种分子的构成与微粒模型“ 相似的物质的名称:
  • 3、智能化生活扫地机器人(如图甲)的工作原理可简化成图乙。R0为定值电阻,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减弱,线圈的阻值忽略不计。

    (1)、接通电源,当地面灰尘增多时,使照射到光敏电阻上的光照强度变小,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磁铁的磁性减弱,此时电动机旋转产生高速气流将灰尘等吸入集尘盒,据此分析电动机所在的支路为(选填“A”或“B”)。
    (2)、为使扫地机器人在地面的灰尘更少时就开始工作,请你写出一条对控制电路的改进措施:
  • 4、 
    (1)、要使CO2和CO中含有相同质量的碳元素,则CO2和CO的质量比是
    (2)、质量相等的CO2和CO中,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5、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科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1)、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属于(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看,物质B是由构成的(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 6、在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磁铁A端放有一小磁针,闭合开关,小磁针(选填“顺”或“逆”)时针转动,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磁铁磁性(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 7、如图甲所示,一根条形磁铁摔断成两段,取右边的一段靠近小磁针,若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乙所示,则乙图中裂纹处的磁极是极。若把这两段磁铁沿裂纹吻合放在一起(如图甲),则这两段会相互(填“吸引”或“排斥”)。

  • 8、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原子核、⑦阳离子、⑧阴离子这些微粒中(填序号):
    (1)、显电中性的微粒有。                
    (2)、带正电的微粒有
    (3)、在同一原子里数目相等的是
  • 9、现有一瓶未贴标签的常见金属R。为了测定R的相对原子质量,准确称取一定量该金属粉末,在坩埚内加热使其完全氧化,形成金属氧化物(由R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冷却后再称重。获得如表数据。已知R的化合价为+2价,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金属质量(g)

    金属氧化物质量(g)

    32.0

    40.0

    A、24 B、56 C、64 D、65
  • 10、 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3:4,在X、Y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中,其质量比为3:8,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XY B、X2Y C、XY2 D、X2Y3
  • 11、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的原子质量为12.01g B、X属于非金属元素 C、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D、X原子的中子数为14
  • 12、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以下关于演示其物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图a可用来演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 B、图b可用来演示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C、图c可用来演示发电机的原理 D、图d可用来演示电磁铁电流大小与磁性强弱的关系
  • 13、人类最早的磁化技术出现在我国宋代。据《武经总要》记载,如图所示,古人先将鱼形铁烧红,令铁鱼头尾指向南北,然后将其放入水中冷却,依靠地磁场获得磁性,再将其放入水中漂浮,制成指南鱼,图中是它静止时的指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指南鱼周围存在磁感线 B、指南鱼鱼头指向地磁北极 C、指南鱼的各部分磁性强弱不同 D、磁化后的鱼形铁不能吸引其他铁质物体
  • 14、 清明节吃“青团”是一种传统习俗。在“青团”制作过程中,需要往糯米粉中添加艾草(或艾草汁)。艾草含有侧柏莲酮芳香油(C10H10O),侧柏莲酮芳香油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具有香脂香气,所以“青团”具有独特风味。
    (1)、侧柏莲酮芳香油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
    (2)、计算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3)、5.84 克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的碳元素质量与多少克葡萄糖(C6H12O6)中的碳元素质量相同。
  • 15、 如图甲所示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为电解水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a管与电源的(填“正”或“负”)极相连。该试管产生的气体(填“可燃”或“助燃”)
    (2)、理论上a、b两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结合图乙所示的电解水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推测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决定因素除气体物质所含分子数目外,还有(选填“气体分子的直径”或“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3)、这个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 16、探究实验展示了科学的无穷魅力。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也提炼了许多探究方法。

    实验过程

    冷水

    热水

    开始

    红色扩散较慢

    红色扩散较快

    长久放置

    最终均成为红色、均匀、透明的液体

    (1)、【提出问题】小张想探究分子的运动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假设猜想】①;②
    (2)、【查阅资料】已知浓氨水能挥发出氨气(NH3),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HCl)气体,二者接触反应会产生白烟(即生成NH4Cl固体)。
    【设计实验】如图所示,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团。
    【实验现象】C处产生的白烟较多。
    【解释与结论】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氯化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由此可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的速率越(填“快”或“慢”)。
    (3)、【拓展探究】小张在完成上述实验后,还想研究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他将等量的品红分别滴入到等量的热水和冷水中,其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依据此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17、 我们每个同学都是从一个细胞逐渐长大,生命发生着奇妙的变化,请根据图中提示回答有关问题:

    (1)、“我”的生命开始图中的[A](填名称,下同)发育初期的营养由提供。受精卵出生前的“我”舒适地生活在妈妈肚子的①里,每时每刻,都能通过②和③脐带从妈妈那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并将二氧化碳和其它废物排入妈妈的血液中。
    (2)、如图模型表示母体与胚胎进行物质交换,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A可表示氧气 B、B可表示母乳 C、C可表示营养物质 D、D可表示二氧化碳
  • 18、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模型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A属于元素(填元素种类);
    (2)、由B元素和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该粒子的符号为
    (4)、F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 19、如图所示的四种单细胞生物在结构上有相同和不同之处,它们都能在各自的环境中独立存在。

    (1)、以上生物属于真核生物的是(填字母,可多选)。
    (2)、D属于单细胞动物,它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三种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
  • 20、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物质科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1)、图1为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字母a代表的是
    (2)、图2是钠在氯气中燃烧形成氯化钠的电子的得失图。在钠、氯气、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上一页 696 697 698 699 70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