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科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所示,其中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 2、如图甲,用金属镓制成的“小人”在室温为20℃时是固态,当其达到某一温度时,就会熔化。图乙是其放在人手中熔化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镓的熔点与手的温度相同 B、金属镓可以用来制作戒指 C、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 D、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持续升高
  • 3、如图所示为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粒子是阴离子 B、④粒子是阴离子 C、①③不属于同种元素 D、①②③④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 4、花生适合在砂粒比较多的土壤中种植,这是因为花生在地上开花,雌蕊深入地下进行膨大发育,砂粒较多有助于雌蕊向地下伸扎以及膨大形成果实。下列土壤模型中能代表砂粒较多的是()
    A、 B、 C、 D、
  • 5、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可以将我们学过的生物分成如图所示的三个类群。下列有关图示的描述误的是()

    A、类群1是病毒,它进入生物体可能会引起疾病 B、类群2是细菌,其中有些种类的细菌可用于酸奶、泡菜的制作 C、类群3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又有多细胞生物 D、酵母菌属于类群2,可用于酿酒和发酵
  • 6、为探寻花粉管的萌发过程,科研人员将花粉管染上荧光标记物(可发荧光的染料),正常情况下,最后出现荧光的结构是()
    A、柱头 B、花柱 C、子房 D、花药
  • 7、密度公式因能被写成如图所示的样式,而被称为“科学最美公式”。下列关于密度、质量、体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公式可知ρ与m成正比,m越大ρ越大 B、铁比铝“重”,  “重”指的是铁的质量比铝的质量大 C、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D、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为定值
  • 8、实验是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量物体质量 B、加热液体 C、测量液体体积 D、点燃酒精灯
  • 9、下列对如图所示四种分子的分析错误的是()

    A、一个水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 B、构成氮分子的原子和构成氢分子的原子相同 C、比较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能说明分子可由种类不同的原子构成 D、比较氮分子和氢分子,能说明分子可以由种类相同的原子构成
  • 10、不合理蛙主要生活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其在幼体阶段时,体长特别大,甚至可超过25cm(如图所示),而成年后的蛙却逐渐变得越来越小,这也是不合理蛙名称的由来。下列关于不合理蛙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卵生动物,体内受精 B、在成长的过程中不遵循两栖动物发育的规律 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D、成体主要用皮肤呼吸,无需肺
  • 11、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于土壤,而土壤资源是有限的。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
    A、将塑料垃圾埋入农田中 B、实行稻草还田 C、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大量施用化肥
  • 12、宁波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出土了大量黑陶文物,越窑青瓷更是宁波古代制造业的瑰宝。下列青瓷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拉坯塑形 B、雕刻花纹 C、自然晾干 D、高温烧制
  • 13、为了践行节能减排,小宁设计了教室自动降温系统。该系统对温度进行设定,当室温达到设定值时,开启冷空调;制冷后,室温降至设定值以下,关闭空调,开启电扇。电路设计图如图甲所示,控制电路电源电压恒为3V,R0为定值电阻,R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当通过电磁铁线圈的电流大于或等于0.05A时,衔铁自动吸合,使工作电路B处接通。

    (1)、根据降温系统的工作原理,B处应连接的用电器是(填“空调”或“电扇”)。
    (2)、该自动降温系统设定当室温为26℃时,空调开始工作,求控制电路中定值电阻的阻值。  (电磁铁线圈的电阻忽略不计)
    (3)、根据评价量表,同学们发现该自动降温系统的指标二只能被评为合格。请对控制电路提出改进意见,从而使该指标能达到优秀。

    教室自动降温系统评价量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既能自动启用降温系统,也能人为控制

    能自动启用降温系统,但不能人为控制

    不能自动启用降温系统

    指标二

    能根据需要,设定温度的最高值

    只能设定一个温度的最高值

    不能设定温度的最高值

  • 14、在空碗的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眼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向碗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看见硬币了。

    (1)、图乙中看到的硬币是一个变(填“浅”或“深”)的虚像。
    (2)、请在图乙中画出能看到硬币左边缘A点的光路图。
  • 15、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同时闭合开关S1和S2时,电流表示数为0.6A,电阻. R1=10Ω;;只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2A。

    (1)、请画出同时闭合开关S1和S2时的等效电路图。
    (2)、求电源电压U。
    (3)、 求R2的阻值。
  • 16、恰逢端午佳节,鄞州云龙龙舟队在2025中国龙舟公开赛中披荆斩棘,斩获全部金牌。图甲为运动员们听到发令枪声,迅速划桨出发的场景。此时运动员体内的调节过程如图乙所示。

    (1)、图乙中的X是(填结构名称)中的听觉毛细胞,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听到发令声迅速划桨是神经调节和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2)、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们奋勇划桨,动作整齐划一、协调有序,这主要依靠的是人脑中(填“大脑” “小脑”或“脑干”)的调节作用。
  • 17、如图甲所示为天宫课堂中的“水球透镜”实验,水球相当于焦距为f的凸透镜。

    (1)、由图甲中像的性质可知,宇航员离水球的距离u与f的大小关系为
    (2)、小宁自制“水球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小宁将蜡烛、“水球透镜”、光屏移到图乙中的位置,光屏上正好出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接着他将蜡烛移至40cm刻度线处,但始终无法从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3)、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发生偏移,为了能让像回到光屏中央,可采取的措施是(答出一点即可)。
  • 18、科学小组开展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电源电压恒为4.5V。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滑片P滑动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A。
    (3)、小宁用该电路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得到实验数据并绘制I-R图像如图丙所示。据图像分析,他所使用的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至少为Ω。实验中,小宁用20Ω电阻替换15Ω电阻后,接下来他的操作是:
  • 19、拟南芥作为十字花科植物的典型代表,已多次被带上太空进行研究。为研究乙烯、生长素对拟南芥根生长的影响机理,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一:研究者将拟南芥幼苗分别放在经不同处理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根伸长区细胞生长情况,结果如下表(“+”越多则表明长度越长)。

    组别

    实验处理

    根伸长区细胞生长情况

    1

    空白对照

    ++++

    2

    加入乙烯

    +++

    3

    加入生长素

    ++

    4

    加入乙烯和生长素

    ①太空中拟南芥生长得东倒西歪主要是因为失去了的刺激。

    ②实验结果说明:在该实验条件下,与单独加入乙烯或生长素相比较,两者同时加入,对根生长的影响是

    (2)、实验二:将拟南芥幼苗分别放在含有不同浓度ACC 的培养液中培养(uM是浓度单位,ACC是乙烯前体,分解后产生乙烯),12h后测定幼苗根中生长素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20、某小组开展“彩灯带设计”实践活动,涉及以下环节:

    (1)、小组成员打算先将额定电压为11V的彩灯泡串联成短灯带(如图甲),再将短灯带通过一定方式连接起来,使每一条短灯带都能在220V电压下安全工作。

    ①为确保安全,每个彩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其额定电压,则一条短灯带中至少要串联个彩灯泡。

    ②将短灯带连接时,小组成员设计了I、II两种方案(如图乙),请选择正确的方案并阐述理由:

    (2)、小组成员欲利用闪泡代替彩灯泡,实现“一亮一暗”交替闪烁效果。闪泡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如图丙所示:常温下金属片2与金属片1接触,升温后发生形变就与金属片1断开,温度降低又恢复原状。据图分析,闪泡接入电路时,应选择a、b、c中的(填字母)两个接线柱。
上一页 469 470 471 472 47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