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体积变小 B、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分子不断运动 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结构不同
  • 2、质量约为200克的物体可能是( )
    A、一张交通卡 B、一名中学生 C、一个苹果 D、一头大象
  • 3、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出版行业,通常用“克重”来表示纸张的厚薄。例如,有些图书所用的纸张克重为 60克。实际上,这种表示纸张厚薄的方法与密度的知识是相关的。由于纸张的厚薄是均匀的,所以我们无需测算其单位体积的质量,只需知道其单位面积的质量即可。单位面积的质量又叫物质的“面密度”,即“克重”。国家标准规定以A0、A1、A2、B1、B2等标记来表示纸张幅面规格。其中 A1纸张的尺寸是841 毫米×594 毫米。A2纸张的尺寸是594毫米×420毫米。同样,对粗细均匀的线形材料,我们也常常只考虑其单位长度的质量,单位长度的质量又叫物质的“线密度”。

    (1)、同种材质做成的等厚纸张,A1的“面密度”A2的“面密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家庭电线正常使用横截面积为2.5毫米2和4毫米2的铜导线,下列关于它们的密度和“线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
    A、它们的密度和“线密度”都不相同 B、它们的密度相同,“线密度”不相同 C、它们的密度不相同,“线密度”相同 D、它们的密度和“线密度“都相同
    (3)、某图书所用纸张克重为60克,根据上述材料,若要计算其密度,则还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 
    (4)、有一捆横截面积为2.5毫米2铜丝,质量为89千克,试计算该铜丝的“线密度”。(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千克/米3)
  • 4、实验室有一瓶未贴标签的粉末状常见金属 R,为了测定 R 的相对原子质量,准确称取一定量金属粉末在坩埚内加强热,使其完全转化成其对应的氧化物 R2O3(该氧化物中的金属元素全部来源于该金属粉末,氧元素全部来源于氧气),冷却后再称重,重复实验,获得如表数据。请回答:

    试验次数

    金属质量(g)

    金属氧化物质量(g)

    1

    45.0

    84.9

    2

    45.0

    85.1

    3

    45.0

    85.0

    平均值

    45.0

    m

    (1)、 表格中 m=
    (2)、该金属氧化物中,R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写出计算过程)
  • 5、小科用一只杯子盛某种液体直至倒满,测得液体和杯子的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 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求:( ρ=0.8×103kg/m3

    (1)、 该杯子的质量  。
    (2)、计算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当该杯子装满酒精时,杯子和液体的总质量是多少?
  • 6、高铁酸钠(化学式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净水剂。已知Na2FeO4中钠的化合价为+1价。
    (1)、 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价。
    (2)、 Na2FeO4的相对分子质量
    (3)、多少克 Na2FeO4中铁元素的质量和40gFe2O3中铁元素质量相等?
  • 7、图①、②、③是三个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

    (1)、图①中甲乙两地相对高度为米。
    (2)、图②中丙丁的实地距离比图①中甲乙 。(填“大”“小”或“相同”)
    (3)、 图③中a处海拔比b处  (填“高’“低”或“相同”)。
  • 8、小东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并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溶液(电解过程中硫酸本身不会减少)。

    实验编号

    硫酸溶液浓度

    0.5%

    1.0%

    1.5%

    2.0%

    氢气体积/毫升

    5

    5

    5

    5

    时间/秒

    300

    100

    60

    50

    (1)、实验中加入硫酸溶液的目的是
    (2)、实验结束后,关闭电源,打开(选填“a”或“b”)处活塞,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玻璃管口,可观察到木条复燃。
    (3)、本实验通过比较来判断水电解的快慢。
    (4)、如表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溶液浓度时得到的实验数据。请结合表格内容,分析随着电解水实验的进行,产生氢气的速度变快的原因是
  • 9、为破解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

    史料一: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粒子。

    史料二:1909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如下现象,从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①绝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③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史料三:1913 年,丹麦科学家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

    (1)、史料一中汤姆生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粒子,他的推测依据是
    (2)、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绘制图像如图所示,其中下列符合实验现象的图像是____。
    A、 B、 C、 D、
    (3)、从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中,我们发现____(可多选)。
    A、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推翻了汤姆生对原子内部结构的所有观点 B、汤姆生、卢瑟福等科学家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和想象建构原子模型 C、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不断究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以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D、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4)、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原子的结构的认识逐渐深入,如图甲是现代氢原子的结构模型图,请你依据氢原子的结构模型(甲图),在图乙的方框内绘制锂-7原子的原子核结构模型图。。(用“”表示中子)

  • 10、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营养繁殖后,对“影响月季扦插成活率的因素”开展了相关的实践活动。
    (1)、活动1:同学们截取了若干月季枝条(长为5cm),平均分为三组(如图1)。并对每组进行不同处理后,置于光照充足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35天,统计各组成活率,结果如图2。

    由图2结果显示,组的成活率最高。据图1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该组 , 从而使其光合作用更强,能产生更多的有机物,利于扦插幼苗的成活。

    (2)、活动2: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生根剂常用于农业生产和园林植物的繁育。在活动1的基础上,同学们进一步探究了生根剂对月季扦插的影响,结果如表。

    生根剂浓度(mg/L)

    小林的检测指标

    生根率

    (生根枝条/总枝条数×100%)

    0

    80.2

    200

    82.14

    400

    92.17

    600

    88.65

    ①生根剂浓度为0 mg/L 的一组,在本实验中起到作用。

    ②小林通过计算生根率,当浓度为400-600mg/L 范围内,对植物生根起到了(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 11、我国近三分之二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近年来,一些农田受到了重金属镉的污染。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及稻谷产量会受到土壤镉浓度的影响吗?有必要在镉污染农田全面停止水稻种植吗?科研人员选择了48个品种的水稻对此展开了研究,结果如下:

    不同镉浓度土壤中水稻籽粒镉含量及稻谷产量(48个品种的水稻平均值)

    土壤镉浓度(毫克/千克)

    籽粒镉含量均值(毫克/千克)

    稻谷产量均值(克/盆)

    镉0.68(中度污染)

    0.022

    121.37

    镉2.01(重度污染)

    0.213

    129.85

    (农作物镉含量国家安全标准值:0.2毫克/千克)

    (1)、实验时实验时每个品种都要设置一个相同大小的实验区,而不是每个品种一株水稻植株, 原因是 
    (2)、实验结果表明,土壤镉浓度增加会导致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 (选填“增加”或“减少”),稻谷产量选填(“会”或“不会’)降低。
    (3)、已有研究表明,有的水稻镉吸收能力弱,有的水稻则吸收能力强,且这两类水稻都有一定的种植价值。你会选择哪类水稻种植于污染区并说明理由:
  • 12、小实在学习托盘天平相关内容后,使用天平测量了矿泉水瓶内剩余水的质量,还利用生活中的常见材料,自制了一款简易天平。

    活动一:使用托盘天平

    【实验过程】调节天平平衡,进行相关测量,得到部分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

    (1)、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时 加入一定量砝码后,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再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发现指针位置如图丙所示,则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计算矿泉水瓶内剩余水的质量为 克。
    (3)、活动二:自制简易天平

    【材料准备】均匀木杆、支架、燕尾夹、细绳、小桶(桶上划有均匀刻度)、水等。

    【结构设计】自制简易天平如图丁所示。细绳连接小桶,在木杆上的位置固定且到0点距离相同,燕尾夹可在木杆上移动。

    燕尾夹的功能与托盘天平中的结构功能相同。

    (4)、【天平测量】天平平衡后,在左边小桶内放置待测物体,在右边小桶内逐滴滴加水至天平平衡。最后,根据液面位置,读出待测物体的质量。

    往右边小桶加水这一操作作用与托盘天平使用时的操作作用相同。

  • 13、取一支注射器,吸入少量乙醚,堵住针头处,如上图所示。再向外拉活塞,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一个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往里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有 出现,表明用 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 14、模型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桥梁,如下图所示为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1)、在甲、乙、丙三幅图中,能比较得出“分子种类不同,分子运动速率不同”的是
    (2)、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分子种类外,还有
  • 15、请分析人类的生长曲线图,并回答问题:

    (1)、由生长曲线图1可知,人在一生中快速生长的时期分别是a时期和c时期,c时期称为
    (2)、由生长曲线图2可知,图曲线甲表示的是(填“男”或“女”)性身高增长速度的变化曲线。
    (3)、在一个古代坟墓里发现两具尸体的骨骼,考古专家经过推测他们是一对夫妇,而且知道哪一具是女性尸体,判断依据是女性的骨盆宽大,它属于第性征。
  • 16、请你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大豆种子中的(填标号)合称为胚,它是新植物的幼体。
    (2)、图乙是大豆幼苗,图乙中A结构是由图甲中只填标号)所示的结构发育而来。
    (3)、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于图甲中的(填标号)。
  • 17、在维护城市路边的行道树时,养护工人往往给树木挂上“点滴”————大树营养液。大树营养液是一种用于补充大树所需水分、无机盐的产品,常常在大树移栽或根系受到损害影响大树生长时使用。
    (1)、大树营养液的主要成分中含有氮元素。下列肥料中含氮量最多的是____。
    A、CO (NH22 B、NH4NO3 C、NH4HCO3
    (2)、养护工人给树木挂“点滴”时,必须将针头刺入到茎中的 熟结构中才能生效;
    (3)、若要使大树茎秆生长粗壮,则在大树营养液中,应适当增加含无机盐的量。
  • 18、下列各图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表示单质的是 , 表示化合物的是
  • 19、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 3个钠离子    
    (2)、 2个铝原子
    (3)、 4个二氧化硫分子; 
    (4)、 四氧化三铁
    (5)、 氖气 ;    
    (6)、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 20、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

    A、2: 1 B、3: 4 C、4: 3 D、1: 2
上一页 324 325 326 327 32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