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金属。(1)、铁在氧气中燃烧后的生成物为 , 高铁酸(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净水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若要使氧化铁与四氧化三铁中含有相同质量的铁元素,则所需两物质中的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某同学抽到的考题是:组装一套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实验桌上准备了一小团棉花,木块和仪器如图1,该同学组装的装置如图2所示。(1)、指出装置中的一处错误 。(2)、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 (填序号)。A、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B、收集O2后,先将集气瓶移出水槽,再盖上玻璃片 C、停止加热时,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3)、写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4)、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填“能”或“不能”)用上述装置,若从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分离出二氧化锰,需经过溶解、、洗涤、干燥等操作。
-
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段发展史。(1)、表一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迈耶尔和门捷列夫都提到了这部分,只是门捷列夫更为完善,F元素的化合价与相似。(2)、表二是八音律表的一部分,按照纽兰兹的理论,请找出与G元素性质相似的元素,它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3)、分析上述科学史料,下列观点正确的有____(可多选)。A、研究复杂的现象往往需要寻找规律 B、科学家在研究元素周期规律时,不需要借助任何技术 C、如果当时门捷列夫没有发现元素周期表,以后就不会再有人发现了 D、随着科学的进步,新的元素陆续会被发现 E、纽兰兹的八音律理论中没有稀有气体元素,说明他的理论完全错误
-
4、回答下列电磁学方面的问题。(1)、1820年4月,丹麦物理学家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打开了通向电与磁联系的大门。(2)、如图甲所示是小乐设计的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可能跟线圈匝数多少有关”的实验电路图。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实验时,用铁芯和漆包线绕制匝数为20匝的电磁铁,并接入电路中的AB两端,其他元件如图正确连接;
步骤二: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示数为1A,用电磁铁去吸引大头针,记录数据;
步骤三:断开开关S,用匝数为50匝的电磁铁替换20匝的电磁铁。闭合开关S,再用电磁铁去吸引大头针,记录数据。
实验时通过观察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小乐分析后,发现步骤三中存在错误,该错误是;
(3)、如图乙、丙为小红所做的探究实验。如图乙所示,当导体棒ab在蹄形磁体中静止时,小磁针N极指向下;如图丙所示,当导体棒ab水平向右运动时,小磁针的N极指向右。当导体棒ab竖直向上运动时,小磁针的N极指向(选填“上”、“下”、“左”或“右”);人们利用该实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原理,在生活中制成了;
(4)、小聪用图丁所示的装置“观察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应在M、N之间接入(选填“小量程电流表”、“电源”或“灯泡”),装置中的导体棒应选用轻质的(选填“铁棒”或“铝棒”)。 -
5、某科学兴趣小组在做了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 I)后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Ⅱ(选用容积为30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观察注射器活塞位置。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 I、图Ⅱ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 I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集气瓶内气体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②将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③快速盖上瓶塞;④关闭止水夹,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序号)。(2)、图Ⅱ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 10mL 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mL 刻度处才停止。(3)、小组同学在完成图 I实验后,发现实验结果偏小,请写出可能的原因:。
-
6、科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学好科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某三价金属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该金属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元素A与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xA,若化合价不变,则NaxA中元素A的化合价为。(3)、“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s后就会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
-
7、已知一个CO 分子的质量为n千克,一个CO2分子的质量为m千克,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用m,n表示),若以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用m, n表示)。
-
8、镭是第七周期ⅡA族的元素,是居里夫人发现的一种具有很强放射性的元素。如图是镭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1)、镭属于(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元素。(2)、镭-226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8,中子数为138,则图中A处应填的数字为。
-
9、如图是小明将安装好的直流电动机模型接入电路的情况。(1)、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 。(2)、请说出图中两个主要结构的名称,A是 , B是。(3)、合上开关,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则电动机的转速将 。(4)、闭合开关,电动机不转动,可能原因是。
-
10、如图是探究“奥斯特实验”的装置。(1)、将一根直导线放在静止小磁针的正上方,并与小磁针(填“垂直”、“平行”或“任意方向”),接通电路后,观察到小磁针偏转。(2)、改变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方向(填“改变”、“不改变”)。(3)、实验中用小磁针偏转情况来描述通电导体周围的磁场方向,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法。
-
11、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如图),所盛物质属于(均填字母):(1)、纯净物的是;(2)、单质的是;(3)、混合物的是。
-
12、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如石墨由构成;硫酸铜由构成;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氧气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13、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3个氯原子;(2)、4个铵根离子 ;(3)、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
1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③也可以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对比①④,可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D、对比②③,可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
15、如图是甲烷燃烧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C、甲、乙、丙、丁都是化合物 D、物质甲中有5种原子
-
16、下列有关物质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叙述中,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产生大量白雾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
17、有甲乙两根完全相同的条形磁体,它们的一端都吸引着相同的铁钉。保持甲静止,让乙的N极慢慢靠近并最终接触甲的S极,则最后出现的现象是( )A、两根铁钉都会掉落 B、两根铁钉都不会掉落 C、磁铁甲的铁钉会掉落 D、磁铁乙的铁钉会掉落
-
18、科学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在人们探索自然科学的历程中,许许多多科学家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汤姆生发现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安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即电生磁现象 C、法拉第多年的实验探索终于发现了磁生电现象 D、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电子只能在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
-
19、在日常生活与科学研究中,我们常常用符号或模型来表达一定的信息,下列图示属于符号的是( )A、 B、
C、
D、
-
20、 “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请结合右图回答问题:(1)、保持自然界的碳-氧平衡离不开动物呼吸作用的进行,请写出人体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2)、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A、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 C、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3)、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实现的,图中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途径有(填数字序号)。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因此人类要积极采取措施以维持循环体系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请说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具体措施 (举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