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将S闭合后,V1、V2的示数分别为10 V 和4 V,则L1与L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   )

    A、6V、4 V B、4V、6 V C、6V、10 V D、4V、10 V
  •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R1>R2,开关S闭合后,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 ,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U1<U2 B、U1=U2 C、U1>U2 D、无法判断
  • 3、据史料记载,欧姆曾用图甲电路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该电路中温差电源的电压与温差成正比。当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磁针偏转,转动手柄,使小磁针回到原位置,记录手柄转过的角度。改变电源温差,利用同一铁丝多次实验得出表1数据;控制电源温差不变,用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铁丝多次实验得出表2;(已知手柄转过角度与电流大小成正比,粗细相同的铁丝电阻阻值与其长度成正比)

    表1

    实验组别

    1

    2

    3

    4

    电源温差/℃

    20

    40

    60

    80

    手柄转过角度/°

    50

    100

    150

    200

    表2

    实验组别

    1

    2

    3

    4

    铁丝长度/cm

    2

    4

    6

    10

    手柄转过角度/°

    305

    281.5

    259

    224

    (1)、分析表1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2)、对表2 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无法得出通过铁丝的电流与铁丝电阻成反比的结论;于是在铁丝两端连接一个电压表,重复实验,发现当铁丝长度改变时,电压表示数也发生改变,据此分析电流与铁丝电阻不成反比的原因:;为了解决上述原因,请提出改进的方法:
  • 4、小明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根据实验的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当导体的电阻为Ω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A;当电流分别为0.25 A和0.5 A 时,接入电路的导体的电阻之比为;实验过程中,小明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为V。

  • 5、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 V,R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2标有“20Ω 1 A”的字样,电流表量程为0~0.6 A,电压表量程为0~15 V。请回答下列问题:

    (1)、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出现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2)、若. R1=6Ω,为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
  • 6、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小军分别画出了电阻 R1 和R2 的I-U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当R1与R2两端的电压为0时,它们的电阻也为0 B、用不同的电阻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得出的结论不一样 C、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D、R1与R2的阻值之比为1:2
  • 7、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电路图如图所示,在实验中应控制不变,滑动变阻器R'的作用是。若用该图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则滑动变阻器R'的作用是

  • 8、如图所示为小莲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电路图,R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实验过程中要更换电阻R,以改变电阻大小 B、调节 R'的目的是控制R 两端电压不变 C、R'滑片向左移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大 D、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 9、同学们在探究通过同一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之间关系的电路中,在测出一组电压值和电流值以后,为了得出普遍的科学规律,需要多次实验。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
    A、换用不同阻值的电阻后继续测量 B、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后继续测量 C、改变电流表量程后继续测量 D、改变电压表量程后继续测量
  • 10、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R,其两端所加电压为U,通过电阻的电流为I,如果加在此电阻两端的电压变为2U,那么    (   )
    A、电流和电阻都不变 B、电流加倍,电阻不变 C、电流不变,电阻加倍 D、电流和电阻都加倍
  • 11、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能得到的结论是(   )

    ①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②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③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④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1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图像法得到如图所示的I-U图像,由图可知,电阻R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及R 的阻值分别是()

    A、成正比,10 Ω B、成正比,1Ω C、成反比,10Ω D、成反比,1 Ω
  • 13、由欧姆定律 I=UR变形可得 R=U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无关 D、导体的电阻是由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决定的
  • 14、汽车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有害尾气排放检测原理图。已知电源电压恒为12 V,R。为定值电阻,R为气敏电阻,气敏电阻的阻值随有害尾气浓度变化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有害尾气的浓度(体积分数)/%

    5

    7.5

    10

    12.5

    15

    R/Ω

    5.2

    4

    3

    2.5

    2

    (1)、有害尾气的浓度越大,电压表的示数越(填“大”或“小”)。
    (2)、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6 V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5A,则电阻R。的阻值为多大?
    (3)、当这种有害尾气的浓度(体积分数)增大到15%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大?
  • 15、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从2转到1时,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对应的示数,在U-I坐标图中描绘出相应的点,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V,电阻R1 的阻值为Ω,电阻R2 的阻值为Ω。

  • 1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电阻. R2=4Ω,闭合开关,小明在实验过程中仅记录了三个电表的示数,分别为1、4、5,但漏记了单位。关于所用电源的电压和电阻R1的阻值,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4V、2 Ω B、5V、1 Ω C、4V、1Ω D、2V、2 Ω
  • 17、某电子玩具表面有a、b两个插孔,若把电压表正确接入插孔,则示数为3 V;若把电流表正确接入插孔,则示数为0.3A。下列电路图中,能正确反映玩具内部连接情况的是(   )
    A、 B、 C、 D、
  • 1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9 V 并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 Ω,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 A的示数为1.2 A。求:

    (1)、电流表A1 的示数I1
    (2)、电阻R2的阻值。
  • 1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4.5V保持不变,电压表选择“0~3 V”量程,电流表选择“0~0.6 A”量程,电阻R1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为“20 Ω 1 A”,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 的过程中,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

  • 2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 V,R1为10 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则通过R1 的电流为A,R2的阻值为Ω,干路中的电流为A。

上一页 266 267 268 269 27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