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用氯化钠和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称量氯化钠时把它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B、将量取的50 mL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C、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D、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 2、提取千金藤素时,需要用到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碳酸钠溶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溶液中溶质是碳酸钠,溶剂是水 B、该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20 C、从100 g10%的碳酸钠溶液中倒出一半,就可得到上述溶液 D、该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小于 10%的碳酸钠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 3、下列做法中,能改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   )
    A、把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无晶体)恒温蒸发 B、将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无晶体)升温 C、将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无晶体)降温 D、在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少量氯化钠
  • 4、将20℃的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部分溶剂后,再恢复至原来的温度,不变的是    (   )
    A、溶液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 D、溶质质量分数
  • 5、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甲醛溶液的组成的是(   )
    A、 B、 C、 D、
  • 6、小东为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进行的实验操作流程如图所示,查阅得知氯化钠的溶解度数据如表所示:

    温度/℃

    20

    40

    60

    溶解度/g

    36.0

    36.6

    37.3

    (1)、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结果精确到0.1%)。该实验溶解氯化钠时,加入水的合适的量约为(填“30”“45”或“60”)mL,理由是
    (2)、该实验是利用泥沙难溶于水而氯化钠的性质进行提纯,操作Ⅲ的名称是
    (3)、下列关于蒸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多选,填字母)。
    A、蒸发皿不能直接加热,蒸发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水汽化除去 B、器材安装的顺序是从下到上依次安装 C、用温度计搅拌可以防止蒸发过程中溶液飞溅 D、液体蒸干时再停止加热,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
  • 7、粗盐的精制一般要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④的名称是
    (2)、操作⑤中除了用到铁架台、玻璃棒、酒精灯外,还需要用到(写出一种)等仪器。
    (3)、若操作正确,操作④后展开滤纸,用黑色代表泥沙,则看到的情况最接近图中的____(填字母,下同)。
    A、 B、 C、 D、
    (4)、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称量结果偏大的原因是____(填字母)。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就过滤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蒸发皿内的精盐未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 8、20℃时100g某氯化钠溶液恒温经过如图所示的变化,最终丁烧杯中析出晶体的质量(填“一定”或“不一定”)等于 3g 。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

  • 9、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所依据的原理,对应正确的是    (   )

    选项

    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

    依据的原理

    A.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氯化钠和泥沙的溶解性不同

    B.

    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硝酸钾和氯化钠的分解温度不同

    C.

    分离酒精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酒精和水的溶解性不同

    D.

    加热蒸发食盐溶液分离食盐

    利用食盐和水的熔点不同

    A、A B、B C、C D、D
  • 10、阳阳对红糖的制作非常感兴趣,参观红糖厂后阳阳知道了红糖的制作工序。

    (1)、从制作工序甲到乙的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将(填“不变”“一直减少”或“先不变,后减少”)。
    (2)、由甘蔗汁获得红糖晶体的方法是
    (3)、阳阳取了块 20g 的红糖,加入 80 mL 的水中,全部溶解后得到了一杯红糖水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11、下列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粗盐不可以放在烧杯里称量 B、涉及的分离操作有过滤和蒸发 C、蒸发皿不可以直接加热 D、蒸发时发现有固体开始析出,立即停止加热
  • 12、40 ℃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此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
    A、溶剂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食盐的溶解度
  • 13、据有关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 )
    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食盐蒸发 B、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C、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 D、日晒风吹使食盐的溶解度变小
  • 14、膜蒸馏法是一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海水淡化技术。如图所示,我国科学家研究合成了超高通量纳米多孔石墨烯膜,利用热量驱动水蒸气通过石墨烯膜的纳米级孔隙后得到淡水。上述过程中,装置上部分海水中增加的是    (   )

    A、溶质质量分数 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 D、溶质质量
  • 15、地球上大部分水是以海水的形式存在的,若能找到大规模海水淡化的生产方法,则将极大地缓解目前人类面临的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状况。下列有关海水淡化的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    (   )
    A、过滤并除去海水中的杂质以获得淡水 B、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馏淡化 C、在一定条件下将海水缓慢凝固以获取淡水 D、选择一种特殊的膜,在一定条件下使海水中较小的水分子通过,而其中较大的溶质微粒不能通过,从而使溶剂水与溶质分离
  • 16、下列为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    (   )
    A、 B、 C、 D、
  • 17、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把甲、乙、丙分别放入 100 g 水中配成t3℃时的饱和溶液,再冷却到t1℃,则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 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2)、若要把混在甲中的少量丙除去,则应采用的方法;若要使丙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来,则应采用的方法。
  • 18、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制作棒棒糖”的项目化学习,过程如图所示。

    (1)、“快速晾干筷子,析出少量晶体”是通过的方法结晶的。
    (2)、制作棒棒糖时,小明将蔗糖加入热水中,用筷子稍作搅拌,观察到杯底还留有蔗糖固体,接着进行过滤等后续操作,5天后却没有制得棒棒糖,杯中也没有晶体析出。棒棒糖制作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3)、该小组同学改进实验后,成功制得棒棒糖。若要制得晶体更大的棒棒糖,则可采取的措施是(写出一点)。
  • 19、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完成了“自制硫酸铜晶体”的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和判断,下列总结出的观点中,不合理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硫酸铜的溶解度/g

    14.3

    20.7

    28.5

    40

    55

    A、①中溶液为硫酸铜的饱和溶液 B、②→③的过程中硫酸铜溶液的质量不变 C、①与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③→④的过程中硫酸铜晶体逐渐变大
  • 20、死海因其高盐度而出名,科学家对其十分好奇,便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件黑色礼服用钢丝固定,放入死海中,两年后取出,发现衣服表面挂满了白色盐晶。经检测,晶体中的成分主要为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钾等。
    (1)、黑色礼服上的白色盐晶,在这两年中经历的最主要过程为____(填字母)。
    A、凝固 B、蒸馏 C、结晶 D、升华
    (2)、死海中盐类的溶质质量分数始终保持在25%左右不再升高,请分析原因:
上一页 261 262 263 264 26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