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小台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
(3)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Pa;
(4)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小台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烧杯和水的总重为G1 , 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烧杯和水的总重为G2 , 活塞面积为S,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值的表达式为(用题中字母表示)。
-
2、某同学配制6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准备了下列实验用品。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过程中还缺少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的作用是。(2)、计算所需NaCl的质量为克。(3)、量取蒸馏水操作如下:将蒸馏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体积对应刻度线时,改用(填仪器名称)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4)、经检测,实验所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③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
3、如图是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实物连接图。
(1)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灯泡的电流(填“L1”或“L2”);
(2)如果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则测出的电流是;
(3)如果要用电流表测干路电流,且只允许移动其中一根导线,应将导线(填“a”、“b”或“c”)的右端接在电流表的负接线柱上。
-
4、为了探究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小明在配制20℃时硝酸钾溶液过程中,他向硝酸钾中分批加水,充分搅拌,流程如图:(1)、小明认为,甲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他的判断依据是。(2)、丙烧杯中的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不分层,这说明溶液具有的特点。(3)、如图中可能符合上述实验结果的描点有____________(填字母)。A、
B、
C、
D、
-
5、牛奶中掺水量越多,牛奶密度越小,品质越差。小丽想通过测定密度来比较二种牛奶品质的优劣,她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如图所示。(1)、分别将自制密度计浸入牛奶甲和牛奶乙中,静止后如图所示。此时密度计在两种牛奶中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由图可知品质较高的牛奶为(选填“甲”、“乙”或“相同”)。(2)、使用中,发现细铁丝容易滑落,于是他取下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这一杯牛奶密度(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不变),则测得密度与原来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6、指纹识别解锁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手机解锁方式。手指轻轻触碰感应区,手机识别出正确的指纹后自动开锁,则感应区相当于电路中的(选填“开关”或“导线”)。手机在充电过程中,手机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选填“用电器”或“电源”)
-
7、小东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过程如图所示。
操作①结束后发现滤液仍浑浊,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滤纸破损 B.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C.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E.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 F.烧杯嘴紧靠玻璃棒
操作②应选用图中的装置;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图中的装置。
-
8、北京时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三名宇航员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并于10月30日上午11时成功对接中国空间站,三名宇航员顺利进入天和核心舱,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顺利“太空会师”。此前,我国宇航员曾多次进行“太空授课”,并面向全球同步直播。(1)、空间站中处于完全失重环境,王亚平做了实验:把乒乓球压入水中后,被压到水中的乒乓球居然不会浮起来了,停留在水下。这说明在空间站失重环境下,物体浮力(填“没有”或“有”)。(2)、太空环境中自然对流消失,会极大地抑制汗液的蒸发,人体的散热(填“加快”或“减慢”),因此,空间站要人工创设空气流动的环境。(3)、中国空间站在距地面400公里的高度环绕地球运转时,它所处的地球大气层为________。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4)、授课结束后,同学们对之前做过的实验展开讨论,下列实验在空间站中也能完成的有________。A、过滤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沙砾 B、用密度计测饮用水的密度 C、马德堡半球实验 D、用带电小球研究电荷间作用规律 E、植物根的向地性实验
-
9、诸暨人历来有晒霉干菜的习惯,传统晒霉干菜十分依赖天气,要求低温晴燥。
干球温度
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的温差
1℃
2℃
3℃
4℃
5℃
0℃
82%
65%
47%
31%
15%
5℃
86%
71%
58%
45%
32%
10℃
88%
76%
65%
54%
44%
(1)、图甲A、B两个天气系统中,适合晒霉干菜的是。(填字母)(2)、如上表,则当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5℃和0℃时,此时的环境相对湿度为。(3)、在测量时,如果仪器表面风速较大,会使湿球温度计的示数偏低,则测得的相对湿度将。(选填“偏小”、“偏大”或“不变”) -
10、如图为缩手反射的过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健康人的手指被针刺后会立即缩手,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图中(填序号)。
(2)手受到针刺后,会在大脑皮层形成痛觉,说明脊髓还具有的功能。
(3)如图④处损伤,其它部位正常,当①受到刺激时,人的表现是。
A.有感觉且能缩手 B.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C.无感觉但能缩手 D.无感觉且不能缩手
-
11、小明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请你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进行解释:
(1)高压锅做饭熟得快,这是因为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2)烹煮牛肉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小明同学取锅中少量汤品尝。取少量汤进行品尝就可知道整锅汤味如何,这是因为溶液具有(填“均一性”或“稳定性”)。
-
12、为探究一标签破损的氯化钠溶液浓度,某同学取出部分溶液在恒温下进行如图所示的一系列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为不饱和溶液 B、第三次析出固体的值 C、②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 D、③和④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
13、在水中滴加红墨水后振荡,得到液体①;再用滴管缓缓加入乙醇(俗称酒精),得到液体②;振荡后得到液体③。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体①、②、③都是溶液 B、液体②的现象说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 C、液体③的现象说明乙醇能溶解在水中 D、该实验说明溶液的溶质可以是液体
-
14、我国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科学原理,如古代人民就能充分利用空气流动原理设计建筑、制作工艺品等。传统工艺品“走马灯”(如图)上方平放叶轮,当下方蜡烛点燃时,叶轮旋转,并带动纸筒转动,从而产生“走马”的效果.下列关于蜡烛点燃后,走马灯内的空气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A、
B、
C、
D、
-
15、如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 )
X
Y
Z
A
溶质
溶液
溶剂
B
脑干
脑
中枢神经系统
C
饱和溶液
稀溶液
浓溶液
D
悬浊液
乳浊液
混合物
A、A B、B C、C D、D -
16、下列图像中的方向或者数值表示正确的是( )A、甲:两个带正电荷的泡沫球的运动方向 B、乙: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的方向 C、丙:对流管中水流动的方向 D、丁:密度计上的刻度
-
17、杭州市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明天晴,西北风4~5级,阵风6级,明天白天最高气温11℃,明天早晨最低气温4℃,空气相对湿度50%。”对于这则天气预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天晴”,说明本地区域气压较高 B、“西北风”,说明风从东南方向吹来 C、“气温4℃”,可由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测量 D、“相对湿度50%”,可由干湿球湿度计测量
-
18、某同学在做植物茎的向性实验时,希望甲暗箱中的直立幼苗能长成乙暗箱中的状态(如图)。则以下对甲暗箱的转动方案实施后,经过一段时间生长,最有可能实现目标的是( )A、
顺时针转90° B、
逆时针转90° C、
向外转90° D、
向里转90°
-
19、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将食盐水中的食盐完全分离出来的是( )A、
搅拌 B、
过滤 C、
蒸发 D、
降温结晶
-
20、2024年第21号台风“康妮”于10月31日14时前后由台湾省台东县登陆;受其外围影响,沿海多个省市出现狂风暴雨天气。“台风过境”和“台风雨”分别属于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A、②降水:①水汽输送 B、①水汽输送;②降水 C、⑦蒸发:①水汽输送 D、①水汽输送;⑦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