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2025年初中毕业生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学业水平考试调研卷(5月二模)
- 浙江省衢州市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社会质量检测试卷
- 浙江省名校发展共同体2025年中考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二模试卷
- 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模拟考卷(开卷)
- 浙江省温州市温岭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社会法治试题卷(二模)
-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202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社会法治试卷(二模)
-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调研测试试题卷(二模)
-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2025年中考社会法治5月二模试卷
- 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2025年九年级学生学科素养检测社会·法治试卷
- 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七中学、第三中学、第四中学、第二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中测试试卷
-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小家"到“大国”,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从中可知,传承好家风有助于( )
①家庭幸福和睦
②消除亲子矛盾
③维护社会安定
④培养责任意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说:“为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我应有的贡献,这就是我的梦。”为此,他奋斗了一生。由此可知( )
①个人梦想应当紧扣时代的脉搏
②梦想的实现需要树立远大志向
③只要心中有梦就会有美好未来
④梦想能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如下图,某班板报更新了两则名言。这些格育警句都说明了认识自己的重要性。这是因为正确认识自己( )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若是看透了自己,便不会再小看别人。①有助于促进自我发展
②有助于促进与人交往
③有助于更好融入社会
④保证了我们做事成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4、"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这说明友谊是( )A、平等、双问的 B、一成不变的 C、一种心灵的相遇 D、一种亲密的关系
-
5、右图为时间管理法之一的"四象限法则”。这启示我们管理时间要( )A、分清主次,重要的事情都要先做 B、多花时间,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C、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D、互帮互助,掌握各种学习方法
-
6、初中阶段开启了人生中一段新的旅程,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富有挑战的课程,丰富多彩的社团……以下四位同学对初中新生活的感受,你赞同的是( )A、小星:初中才刚刚开始,玩一段时间再认真学习 B、小丽,我有了一个新身份,我对新生活充满期待 C、小乐:初中的课程好多、好难,我肯定会学不好 D、小涵:周围都是陌生的面孔,好孤独、好郁闷啊
-
7、今年国庆期间,家住杭州的小绍一家自驾到浙江金华双龙洞景区游玩。据此完成下小题。(1)、在来往路途中,最适合小绍一家使用的地图是( )A、金华地形图 B、浙江政区图 C、双龙景区旅游图 D、手机导航电子地图(2)、到达景区后,他利用手机查找景区导览图。若将手机地图放大,则( )A、内容变详细 B、范围变大 C、比例尺变小 D、图幅变小
-
8、某校师生周末进行登山活动,图片为该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小题。(1)、如右图,同学们分两队分别从乙地和丁地出发,两地图上直线距离约3cm,实地距离大概是( )A、60000米 B、6千米 C、15000米 D、1.5千米(2)、有关该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0米
②B河大致流向自南向北
③登山线路②比线路①更省力
④A处适合建滑雪运动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9、地球表面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条件,其主要原因是( )A、有波态水和适合呼吸的大气 B、自身会发光发热 C、地球的体积和质量不大不小 D、距离太阳不近不远
-
10、初中的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11、随着A技术的普及,老师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小。( )
-
12、“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这意味着有了规划,就能成功。( )
-
13、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
-
14、战国七雄凭借强大的军力征战,战争的性质已由春秋时期的争霸转变为兼并。( )
-
15、屈原写了许多优秀诗篇,代表作《离骚》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 )
-
16、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
-
17、地球仪上的地轴和经纬网都是真实存在的。( )
-
18、《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于2024年2月27日由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材料一:2023年11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审议。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修订草案)》公布,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各地公民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出台引发热议。
材料三:铭刻在人们心中的法治,是真正牢不可破的法治。法治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尊崇法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材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什么?并指出其行动指南。(2)、请从参与民主生活角度,谈谈在保守国家秘密法的制定过程中,人大为什么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3)、你同意材料二中谁的观点,并运用凝聚法治共识的相关知识说明理由。(4)、请你为宣传普法工作,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
19、改革开放,创造了“人间奇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年份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万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
1978年
0.3678
343
---
134
---
2023年
126.582
51821
5.1
21691
7.7
材料二:列车的速度与温度,是科技之光,也是民生福祉。
【速度之快】1997年,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全面提速,最高时速达140公里、平均旅行时速90公里;2008年,我国第一条自主研发的高速列车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行,最高时速达394.3公里/小时。
【速度之慢】慢火车票价数十年未涨,慢悠悠的绿皮火车承载着群众的期盼,串联起城市与山村,是山区群众的“致富车”、“赶集车”、“学生车”、“就医车”,为山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推进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1)、材料一表格数据反映有“喜”有“忧”,分别是什么?并概括“喜”中蕴含的道理。(2)、速度之快在创新。中国列车最高时速从140公里到394.3公里/小时,速度提升的密码是什么?(3)、速度之慢显温度。运用共享发展成果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保留慢火车的合理性。 -
20、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因素是多样的,同学们为此展开讨论:(1)、【讨论一】第一组同学认为“改革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并且搜集了以下材料:
改革内容(一)废除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收归国家,是为公地公民。(二)改革统治机构,建立京师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设置关塞、防人(戍边军)及驿站,各置职官。(三)造户籍、记账(赋税簿账),施行班田收授法。凡田长30步、广20步为段,10段为町。(四)改革税收制度,施行租庸调新税法。
——《改新诏书》
以上材料能佐证哪一次改革?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此次改革的影响?
(2)、【讨论二】第二组同学查找资料后总结出以下几组关键词:A组:《十二铜表法》《罗马民法大全》
B组: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C组:珍妮纺纱机 蒸汽机请任选其中一组提炼一个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