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医是中国“国粹”之一,中国古代中医学人才辈出。东汉名医张仲景的成就是(  )   

     ①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    

     ②发明了“麻沸散”  

     ③总结望、闻、问、切四诊法   

     ④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 2、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这段材料不包括的史实是(  )       
    A、文景之治          B、楚汉战争          C、西汉建立          D、秦统一中国
  • 3、下列关于东汉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相同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当时的社会统治都非常黑暗 B、起义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C、都遭到统治者的残酷镇压 D、都使当时的统治者一蹶不振
  • 4、历史年代尺是历史学习中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刘邦击败项羽,统一全国,于公元前3世纪末建立汉朝。这一时间在图中的位置是( )

       

    A、A B、B C、C D、D
  • 5、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这得益于( )
    A、秦朝疆域辽阔 B、秦朝统一货币 C、秦朝统一度量衡 D、秦朝统一文字
  • 6、一位班主任在谈心得时说道:“班级管理如烹小鲜,应该无为而治,同时要强化德育教育,让学生懂得仁爱。”他的管理理念中蕴含着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思想学派的主张?(  ) 
    A、儒家     法家 B、道家     兵家 C、道家     儒家 D、墨家     儒家
  • 7、如图所示的水利工程(   ) 

     

    A、始建于公元前221年 B、在当今仅存旅游价值 C、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 D、清除了整个四川地区水患
  • 8、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有关夏商周的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西周确立分封制    ②盘庚迁殷  

     ③晋国被韩、赵、魏 三家大夫所分    ④齐桓公首霸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①②③ D、②①④③
  • 9、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下列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②出现了鱼纹彩陶盆     

     ③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④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0、《礼记·礼运》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文字:“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材料中“家”的特点是(  ) 

     ①禅让制  ②世袭制  ③奴隶制  ④私有制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1、关注历史教材的单元主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如图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   )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 12、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种植技术的改进 B、生产工具的改进 C、自然环境的变迁 D、建筑技术的发展
  • 13、 2016年4月4日,丙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轩辕广场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万余名中华儿女参加了公祭典礼,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②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③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④发明了文字,编出了乐谱,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 14、13、14世纪,欧洲开始逐步走向近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它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的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图说天下 世界历史系列》 

     材料二:从15世纪末开始,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发生了重大变化,有亚欧“整体”扩展到欧亚非美四大洲联系为一个整体。这种变化以及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迅速开启了从“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到“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的发展进程。 

     材料三: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 

    (1)、材料一中的“它”指什么事件?归纳“它”的影响。 
    (2)、材料二中“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材料,概括这一事件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说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有哪些方式。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以上历史事件对欧洲社会进步产生的共同影响。 
  • 15、人类历史的进程反复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面对社会转型,能否顺应时代潮流, 

     抓住历史机遇,事关兴衰之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把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材料二: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穆罕默德  

     材料三:查理·马特废除了无条件分赠土地的制度,推行采邑制。他把从叛乱贵族那里没收来的土地和一些教会的土地分赠给贵族,但他们必须要为国王服兵役,要履行臣民的义务,宣誓效忠;同时,采邑的赐予者也有义务保护忠心效力的受领者,使其不受他人的侵害。  

    (1)、材料一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的内容? 
    (2)、材料二说明阿拉伯人具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分析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上分别有何贡献。
    (3)、材料三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最先开始于哪个国家? 
    (4)、分析材料一、三中的两场改革在内容和影响上的相同点。 
    (5)、与上述材料相关的人物或事件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 16、欧洲文明又被称为“基督教文明”,是西方近代文明的孕育者,让我们走进中古时期的欧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空观念·见证王国变迁】 

     材料一:年代尺。   

     

     【史料实证·剖析封建制度】 

     材料二:封建关系的基础是土地……如果领主将一块土地赐予一个人,这个人就成了封臣…… 

     封臣的权力和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与他在举行臣属仪式时承担的义务是相应的……臣属仪式和赐封仪式可以算是封建制度中的契约。 

     -摘编自[英]威尔斯《全球简史》 

     【历史解释·感悟大学发展】 

     材料三:中世纪的鼎盛时期,经济的繁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大学纷纷兴起。 

     ——摘编自《世界历史》氿年级上册 

     材料四:新兴市民要求建立城市学校、由城市当局选聘教师、决定学费、确定入学条件、学习处理商业事务与行会行政事务,培养职业技术技能。于是,多数城市形成了世俗教育学校。 

    ——摘编自齐涛主编,顾銮斋、夏继果分主编:《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1)、“罗马人的皇帝”是指谁?他去世后,帝国被一分为三,形成今天哪三个国家的雏形?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欧“封建关系”确立的基础,并归纳西欧封建关系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中世纪欧洲大学兴起的原因,并分析其具有怎样的地位? 
  • 17、民主法制是社会进步的基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这部法典试图明确地、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因而,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 

     ——摘自《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册) 

     材料二:年代尺。 

     

     ——摘编自《罗马法图示》 

     材料三: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摘自《伯里克利在牺牲战士葬礼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十二铜表法》的历史地位,并简述罗马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 
    (3)、材料三表述的“政治制度”是指哪个城邦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利弊。 
  • 18、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昌盛的,古代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公元前2500年左右亚非文明分布图 

     材料二: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它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习近平在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结合材料一,将古代亚非文明一览表填写完整。                
     

     序号 

     

     发源地 

     

     文明古国 

     

     代表性的文明成果 

     

     A 

     

     北非的①河流域 

     

     古代埃及 

     

     金字塔 

     

     B 

     

     西亚的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 

     

     《汉谟拉比法典》 

     

     C 

     

     南亚的印度河流域 

     

     ② 

     

     实行等级森严的③制度,创立④教 

    (2)、结合材料一,分析这些古代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为什么? 
    (3)、在世界文明融合的浪潮中,怎样才能使中华文明更放异彩? 
  • 19、某电视台正在播放历史纪录片,下图的图示出现在纪录片中。下列可以适合作为该片片名的是(   ) 

     

    A、科技创新的影响 B、工人运动的兴起 C、资本的原始积累 D、思想解放运动
  • 20、他的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图说的正确。“他”是(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上一页 694 695 696 697 69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