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同步练习
- 浙江省嘉兴市稚川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三次独立作业测试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部分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1、1941-年,岁斯福曾说:“你可以把它(战争)比作-场英式足球赛,我们就好像是预备队,闲坐在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俄国(苏联)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我们的先锋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做最后的一击,以决定全局的胜利。”导致美国“参加进去”的历史事件是( )A、卢沟桥事变 B、日军突然袭击珍珠港 C、诺曼底登陆 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
2、历史事件的发展往往存在一定的联系。下列历史事件按照逻辑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②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③资本主义政治危机的加剧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 -
3、1939年美国记者斯诺称赞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窑洞中的预言”。“预言’指( )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抗战胜利属于中国
-
4、“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制定适合革命的方针政策,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表格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中国共产党部分重要会议决议
①
党的奋斗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②
纠正“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③
确立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④
通过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④②③① -
5、某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史实示意图”,其中4个序号代表4个事件,序号与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
①“张杨兵谏” ②“血战台儿庄” ③“全民族抵抗的枪声” ④“家园沦陷”
A、① B、② C、③ D、④ -
6、历史事件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下列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农村革命根据地出现分田分地的景象
②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北伐的胜利进军
③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7、《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提及的运动(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进行的 C、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8、某班开展“历史人物对号入座”趣味活动。下列历史人物与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A、周恩来——千里跃进大别山 B、彭德怀——淞沪会战 C、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D、蒋介石——南昌起义
-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二:

材料三:6 月5日,上海日商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紧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材料四: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利用暑假,组织了一次红色旅游活动“重访纪念地”,走访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发生地,其中包括上海、南昌、井冈山、遵义、延安。
(1)、材料一中的“两位先生"是哪场运动的口号?这场运动最重要的宣传阵地在哪里?(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说出这场运动发生的时间。这次运动中最能体现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划时代意义是什么?(3)、结合材料三思考,这场运动在6月5日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4)、在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
10、辛亥革命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更不是要灭尽满洲民族……在腐败的封建专制制度下,不仅满人为君主的清朝要反对,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
材料四:它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革命的胜利不仅实现了两个半世纪以来民族主义革命传统的梦想,而且还超越了狭隘的种族诉求……。但是,革命并不彻底,而且产生了许多不幸的后果。
——改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1)、请给材料一中的图片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2)、指出材料二中中国同盟会的性质?材料二中这一纲领被孙中山概括为怎样的思想?比较材料二、三,分析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3)、材料四中为什么说“它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又产生了怎样“不幸的后果”? -
11、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的是( )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③北伐战争的胜利 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2、1924年1月孙中山写道:“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为此孙中山所采取的举措是( )A、创建了同盟会 B、领导辛亥革命 C、进行国共合作 D、进行二次革命
-
13、1919年在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道:“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条陈中说的“罢学风潮"“政治问题"分别指( )A、五四运动和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B、上海学生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上海学生运动和中共成立
-
14、“我们抛弃了之乎也者,学作白话文。我们也把红楼水浒当作圣经宝典来研究,又竭力阅读西洋名著。”这种状况始于(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
15、“辛亥革命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政治方向,因此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这主要体现在当时( )A、提出三民主义 B、推翻封建制度 C、建立民国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
16、时空观念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核心素养,指出下列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 )A、袁世凯称帝→护国战争→二次革命→宋教仁遇刺→护法运动 B、宋教仁遇刺→护国战争→袁世凯称帝→二次革命→护法运动 C、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称帝→护国战争→护法运动 D、护国战争→袁世凯称帝→二次革命→护法运动→宋教仁遇刺
-
17、《中华民国史》写道:“他建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这个“大团体”是指( )A、中国同盟会 B、强学会 C、国民党 D、兴中会
-
18、“19世纪末外国势力的强行干涉以及越来越多的传教活动,引发了人们强烈的不满,一个神秘组织在中国北方发起了一次著名的运动。”这场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
-
19、揭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组织强学会 B、“公车上书” C、成立保国会 D、创办《万国公报》
-
20、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应填的是( )
A、戚继光抗倭 B、雅克萨之战 C、黄海海战 D、《马关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