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跟着亚运吉祥物,探寻杭州世遗。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杭州亚运吉祥物是一组名为“江南忆”的机器人 。其中“琮琮”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 遗址,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 

    材料二:

    材料三:良渚古城遗址距今约5300-4300年,由外围水利系统、城址、墓地和以良渚玉 器为代表的出土器物等人工遗存要素共同承载(见图3、图4)。

    (1)、亚运吉祥物“琮琮”的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填文物名称)良渚古城遗 址位于图2中的。(填字母)从图2可知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流域和流域。
    (2)、联系图2、图3,分析良渚先民修建外围水利系统的原因。
    (3)、从图4中寻找证据印证“距今5000年左右,良渚古城所在的区域已进入了文明社会。 ”
    (4)、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请谈谈申遗成功的重大意义。
  • 2、读世界海路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大洲: F ;大洋: I 

    (2)、图中 A、C 两洲的分界线①是 运河; F、G 两洲的分界线②是 运河,该运河沟通H 洋与I洋;③ 为海峡,它既沟通H、J两洋,又是 A、F两洲的分界线。
    (3)、我们生活在图中 大洲(填字母),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该洲东部、南部地区气候显著。
    (4)、B 大洲西部气候深受海洋影响, 是温暖湿润的气候的典型分布区; 该洲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大部分地区呈绿色, 因此可判断出该洲地形以为主。
    (5)、七大洲中, 洲是世界黑种人的故乡(填名称);B 洲居民多信奉 (宗教) 。
    (6)、请你写出一个与 G 大洲有关的世界之最: 。
  • 3、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禹因治水有功,又被舜推荐为继任者。这种做法称为(   )
    A、禅让 B、世袭 C、分封 D、专制
  • 4、祭祀是我国的传统民俗,虽然各地人们对祖先祭祀传统各异,但都把不同源的祖先汇聚成以黄帝为始祖的系统,自认为是炎黄的后裔。这主要反映(   )
    A、世袭制度不断延续 B、宗族观念逐渐强化 C、民族认同成为共同的意识 D、黄帝的地位得到各族公认
  • 5、下列关于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蓝田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北京人已经学会人工取火且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C、山顶洞人过着集体生活且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D、河姆渡人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且会简单的纺织
  • 6、下列事物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①北京人遗址  ②磨制石器  ③家畜饲养  ④禅让制

    A、远古的传说 B、原始农耕的兴起 C、中国境内早期人类 D、中华文明的起源
  • 7、考古工作者在半坡遗址除发掘出大量房屋、圈栏、窖穴外,还发现了大量磨制石器以及石制研磨器。由此可以判断半坡遗址所处的时代为(   )
    A、史前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远古传说时代 D、旧石器时代
  • 8、某校举办“百件文物讲述历史故事”图片展。下图为其中一文物的介绍。据 此推测(   )

    ①河姆渡居民已开始了家畜饲养 

    ②该文物出土于黄河中游地区 

    ③河姆渡居民已经能够烧制陶器 

    ④该文物是旧石器时代的器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读下图,完成下面下列小题。

    (1)、图中甲所处的大洋为 (   )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2)、下列有关图中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巴西利亚位于中纬度带 B、厦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C、叶卡捷琳堡位于北温带 D、福塔莱萨位于东半球
  • 10、关于七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是全球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南极洲几乎全在南极圈以内,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C、亚洲濒临三大洋,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 D、北美洲东邻太平洋,西邻大西洋
  • 11、关于城市和乡村的景观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乡村交通发达 B、城市建筑高大密集 C、城市人口稀疏 D、乡村公共设施完善
  • 12、传统的乡村聚落其房屋建筑呈现出不同特点,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聚落中居住的人口数量不同 B、气候的差异 C、聚落所处的地形不同 D、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
  • 13、使用手机导航已成为众多驾驶员的习惯。从下图中,我们可 得到的信息有(   ) 

    ①行使路线    ②预计到达时间

    ③途中天气    ④目的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国庆期间, 北京的小宏来杭州体验“亚运之旅”,作为东道主, 你适合推荐给他的 地图是(   ) 
    A、中国铁路分布图 B、浙江省政区图 C、杭州市地形图 D、杭州市旅游图
  • 15、如下图为我国东南丘陵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河段的流向大致是(   )
    A、由东北向西南 B、由北向南 C、由西北向东南 D、由东向西
    (2)、乙处果树林位于(   ) 
    A、山谷 B、山脊 C、山峰 D、陡崖
  • 16、读甲、乙两河示意图(图幅大小相同),回答下列小题。

    (1)、对甲、乙两河的实际宽度,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河宽 B、乙河宽 C、一样宽 D、无法判断
    (2)、对甲、乙两河的流向,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河的流向一致 B、因缺乏依据,乙河的流向无法判断 C、甲河自东南向西北流,乙河自西向东流 D、甲河自西北向东南流,乙河自西向东流
  • 17、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武汉市采取措施完善城市排水系统。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按城市功能划分,图1所示区域应该属于( )
    A、商业区 B、旅游区 C、生活小区 D、高科技园区
    (2)、根据常用图例判断,图1中C、D两点之间的符号表示( )
    A、公路 B、铁路 C、长城 D、高速公路
    (3)、若武汉市要在图2的A、B两地间铺设新的排水管道,则要准备的管道长度约为(   )
    A、2千米 B、4千米 C、6千米 D、8千米
  •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最大的特点是热爱祖国,一生追求实现民族独立和发展振兴的理想,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孙中山先生说:“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他总是以“爱国若命”“一息尚存,不忘救国” 等鞭策自己。

    材料二:五四运动(与以往的爱国运动)就大不相同。它所牵动的社会面非 常之广,不仅有学生、工人、商人、市民、士兵,还有乡镇的农民群众等。斗争 于北京发生,蔓延到全国各地……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 势力张皇失措……启蒙推动了救亡,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救亡又是启 蒙的有机延伸和继续,并最终导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认为孙中山一生追求实现的理想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通过哪一斗争推翻了清朝统治?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一、图二分别反映的历史信息。分析两幅图片之间 的内在联系。
    (4)、上述材料所提及的孙中山等先进的中国人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 神?
  • 19、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人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材料二:梁启超在其《变法通议》中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 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四: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撰文说:“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1)、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什么主张?列举史实说明从哪些方面来实现这一主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资产阶级革命派创立民国是践行了同盟会纲领中 的哪一主义。说说同盟会的成立对中国革命有何意义?
    (4)、材料四中陈独秀主张学习西方,文中的“两位先生”指什么?从洋务运动到新 文化运动,中国人的近代化探索有何特点?
  • 20、读诗词和“沿我国北纬 30°地形剖面图”,结合已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 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二: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 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 美 人》

    (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词描写了红军长征时曾渡 过水系,这条河流流经材料三地形剖面图中的地形单元有甲 高原、乙盆地。
    (2)、材料三地形剖面图中“丙”所示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为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结合材料三地形剖面图,说说我国地势有什么特点?这种地势特点对我国的河流流向和气候有什么影响?
上一页 684 685 686 687 68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