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制作年代尺,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学习历史。图中“?”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A、炎黄大战 B、盘庚迁殷 C、武王伐纣 D、平王东迁
  • 2、《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材料反映了(   )
    A、禅让制开始出现 B、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 C、分封制开始出现 D、分封制开始代替禅让制
  • 3、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发展史。中国的农业起源于距10000 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使人类由“穴居”时代步入“定居”时代。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   )

    ①种植粟和水稻   ②饲养猪狗等家畜  ③原始聚落的出现    ④火的使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4、下面对古代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叙述正确的是(   )
    A、远古传说是完全不可信的 B、我们可以完全信赖远古传说 C、历史事实是在远古传说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D、远古传说有夸张,但也蕴藏着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
  • 5、下列图片中能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半坡聚落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在模仿北京人生活情景剧的演出活动中,符合史实的情节包括(   )

    ①烧烤食物     ②用粗糙的石器砸坚果      ③制作陶器       ④缝制兽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7、关于领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领土是指国界范围的陆地 B、领土包括领陆、领水和领海 C、一个国家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D、领土一般不包括岛屿与群岛
  • 8、斯里兰卡被誉为“印度洋上的明珠”,所产红茶世界著名。读图,关于斯里兰卡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东南亚,属于热带

    ②属于发展中国家

    ③河流都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分布

    ④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9、下列说法能正确体现人类与海洋之间密切关系的是(   )

    ①海洋为人类提供不可缺少的淡水资源

    ②海洋为人类提供渔盐之利、能量之源    

    ③人类是海洋的主宰,可以随意利用海洋资源      

    ④人类开辟海上交通航线促进了相互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海希轮”号国际集装箱班轮主要来往于浙江宁波舟山港与埃及塞得港,途经新加坡、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阅读地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海希轮”航线经过的①②③④分别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南海     ②白令海峡   ③印度洋    ④巴拿马运河 B、①东海     ②马六甲海峡   ③印度洋  ④直布罗陀海峡 C、①太平洋   ②马六甲海峡   ③印度洋  ④苏伊士运河 D、①太平洋   ②德雷克海峡    ③印度洋   ④苏伊士运河
    (2)、“海希号”班轮途径⑤处发现,此处居民的主要人种和信奉的宗教是(   )
    A、黄色人种,伊斯兰教 B、黑色人种,基督教 C、白色人种,伊斯兰教 D、混血人种,犹太教
  • 11、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但又具有一定规律性。据甲、乙两图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①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    

    ②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

    ③海拔200-500米的丘陵地区       

    ④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如下图是“亚欧大陆地区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示意图”,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气温的差异 B、降水的差异 C、经济的差异 D、宗教信仰的差异
  • 13、下列大陆属于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的是(   )
    A、 B、 C、 D、
  • 14、见下图,甲图中的A在乙图中B的(   )

    A、西北方 B、正北方 C、正南方 D、西南方
  • 15、如下图所示,我国东南沿海厦门、汕头一带及台湾的骑楼,往往从二楼起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上。从环境角度考虑这样建造的主要目的是(   )

    A、便于行人遮阳、避雨 B、节省材料,降低建造成本 C、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D、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观
  • 16、学校阅览室里贴有四张图幅相同的地图,按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的选项是(   )

    ①学校平面图    ②中国地图    ③浙江地图    ④杭州地图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
  • 17、读下图某社区平面图,回答下列小题。

    (1)、选择的正确定向法,判断初中在医院的(   )
    A、西北方 B、正南方 C、正西方 D、东北方
    (2)、从图中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社区功能有(   )
    A、政治功能、文化功能 B、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C、管理功能、文化功能 D、管理功能、经济功能
  • 18、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着促进作用,我国古代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对我国历史的发展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

    材料二:考古学家遇到最大的麻烦就是古代文字的识别,常常是花费几十年猜出几个,有的到今天还基本无法读通,但这种情况在中国没有发生,就连甲骨文也很快被释读通了……因为失去对古代文字的解读能力,埃及的历史成为木乃伊,而秦始皇却让中国历史活了下来。

    ——余秋雨《千年一叹》

    材料三:汉武帝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到他即位时,西汉王朝经过了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残破凋敝的社会经济已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积累的财富有了显著增长;七国之乱被平定之后,同姓诸侯王的势力大为削弱。这种条件下,汉武帝为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行了一系列“内兴功利,外事夷狄”的活动。

    ——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始皇如何让中国历史活了下来? 
    (3)、根据材料三概括汉武帝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他“内兴功利,外事夷狄”的活动,任写两条。
    (4)、根据以上材料,请从孔子、秦始皇和汉武帝中任选一人说说他在你心中的形象。
  •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还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秦朝)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 (chóu),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回答,西周时为了管理辽阔疆土,实行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廷尉李斯为加强地方管理而主张建立什么新制度?
    (3)、从图二可以看出秦朝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套怎样的政治制度?其中负责军事的官职是哪一个?秦朝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思想统治?
    (4)、上述材料提到的制度的实行其共同目的是什么?
  • 20、 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工具说进步】

    【食物话变迁】

    【住房见发展】

    材料: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易经》

    (1)、请指出它们分别是哪个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这些生产工具分别是采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2)、请写出种植图三、图四的原始居民分别是谁? 稻种和粟种的大量出土,说明了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远古居民实现定居的原因?
上一页 681 682 683 684 68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