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同步练习
- 浙江省嘉兴市稚川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三次独立作业测试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部分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1、制作年代尺,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学习历史。图中“?”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A、炎黄大战 B、盘庚迁殷 C、武王伐纣 D、平王东迁 -
2、《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材料反映了( )A、禅让制开始出现 B、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 C、分封制开始出现 D、分封制开始代替禅让制
-
3、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发展史。中国的农业起源于距10000 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使人类由“穴居”时代步入“定居”时代。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 )
①种植粟和水稻 ②饲养猪狗等家畜 ③原始聚落的出现 ④火的使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4、下面对古代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叙述正确的是( )A、远古传说是完全不可信的 B、我们可以完全信赖远古传说 C、历史事实是在远古传说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D、远古传说有夸张,但也蕴藏着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
-
5、下列图片中能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半坡聚落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在模仿北京人生活情景剧的演出活动中,符合史实的情节包括( )
①烧烤食物 ②用粗糙的石器砸坚果 ③制作陶器 ④缝制兽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7、关于领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领土是指国界范围的陆地 B、领土包括领陆、领水和领海 C、一个国家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D、领土一般不包括岛屿与群岛
-
8、斯里兰卡被誉为“印度洋上的明珠”,所产红茶世界著名。读图,关于斯里兰卡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东南亚,属于热带
②属于发展中国家
③河流都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分布
④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9、下列说法能正确体现人类与海洋之间密切关系的是( )
①海洋为人类提供不可缺少的淡水资源
②海洋为人类提供渔盐之利、能量之源
③人类是海洋的主宰,可以随意利用海洋资源
④人类开辟海上交通航线促进了相互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海希轮”号国际集装箱班轮主要来往于浙江宁波舟山港与埃及塞得港,途经新加坡、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阅读地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海希轮”航线经过的①②③④分别对应正确的是( )A、①南海 ②白令海峡 ③印度洋 ④巴拿马运河 B、①东海 ②马六甲海峡 ③印度洋 ④直布罗陀海峡 C、①太平洋 ②马六甲海峡 ③印度洋 ④苏伊士运河 D、①太平洋 ②德雷克海峡 ③印度洋 ④苏伊士运河(2)、“海希号”班轮途径⑤处发现,此处居民的主要人种和信奉的宗教是( )A、黄色人种,伊斯兰教 B、黑色人种,基督教 C、白色人种,伊斯兰教 D、混血人种,犹太教 -
11、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但又具有一定规律性。据甲、乙两图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①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
②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
③海拔200-500米的丘陵地区
④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如下图是“亚欧大陆地区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示意图”,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气温的差异 B、降水的差异 C、经济的差异 D、宗教信仰的差异 -
13、下列大陆属于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的是( )A、
B、
C、
D、
-
14、见下图,甲图中的A在乙图中B的( )
A、西北方 B、正北方 C、正南方 D、西南方 -
15、如下图所示,我国东南沿海厦门、汕头一带及台湾的骑楼,往往从二楼起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上。从环境角度考虑这样建造的主要目的是( )
A、便于行人遮阳、避雨 B、节省材料,降低建造成本 C、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D、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观 -
16、学校阅览室里贴有四张图幅相同的地图,按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的选项是( )
①学校平面图 ②中国地图 ③浙江地图 ④杭州地图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 -
17、读下图某社区平面图,回答下列小题。
(1)、选择的正确定向法,判断初中在医院的( )A、西北方 B、正南方 C、正西方 D、东北方(2)、从图中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社区功能有( )A、政治功能、文化功能 B、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C、管理功能、文化功能 D、管理功能、经济功能 -
18、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着促进作用,我国古代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对我国历史的发展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
材料二:考古学家遇到最大的麻烦就是古代文字的识别,常常是花费几十年猜出几个,有的到今天还基本无法读通,但这种情况在中国没有发生,就连甲骨文也很快被释读通了……因为失去对古代文字的解读能力,埃及的历史成为木乃伊,而秦始皇却让中国历史活了下来。
——余秋雨《千年一叹》
材料三:汉武帝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到他即位时,西汉王朝经过了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残破凋敝的社会经济已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积累的财富有了显著增长;七国之乱被平定之后,同姓诸侯王的势力大为削弱。这种条件下,汉武帝为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行了一系列“内兴功利,外事夷狄”的活动。
——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始皇如何让中国历史活了下来?(3)、根据材料三概括汉武帝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他“内兴功利,外事夷狄”的活动,任写两条。(4)、根据以上材料,请从孔子、秦始皇和汉武帝中任选一人说说他在你心中的形象。 -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还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秦朝)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 (chóu),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回答,西周时为了管理辽阔疆土,实行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廷尉李斯为加强地方管理而主张建立什么新制度?(3)、从图二可以看出秦朝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套怎样的政治制度?其中负责军事的官职是哪一个?秦朝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思想统治?(4)、上述材料提到的制度的实行其共同目的是什么? -
20、 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工具说进步】

【食物话变迁】

【住房见发展】
材料: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易经》
(1)、请指出它们分别是哪个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这些生产工具分别是采用什么方法制作的?(2)、请写出种植图三、图四的原始居民分别是谁? 稻种和粟种的大量出土,说明了什么?(3)、综合上述材料,远古居民实现定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