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同步练习
- 浙江省嘉兴市稚川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三次独立作业测试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部分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1、抗疫期间,钟南山院士称赞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在中国近代史上,与武汉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金田起义 C、武昌起义 D、洋务运动
-
2、义和团揭帖中:“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体现义和团( )
①兴起是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传教士猖獗
②运动范围扩大到全国各地
③“扶清灭洋”的口号
④反对帝国主义强烈意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3、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并提出兴中会的宗旨,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国 C、振兴中华 D、创立合众政府
-
4、梁启超《变法通议》中写到:“泰西(西方)之所以富强,横绝地球者,不在其炮械军兵,而在其学校,今振兴之策,首在育人才。”反映这一观点,维新派在戊戌变法中( )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训练新式军队 C、改革财政 D、创办了京师大学堂
-
5、1905年孙中山联合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A、《民报》 B、《时务报》 C、《国闻报》 D、《万国公报》
-
6、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领域有广泛持久影响,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 )A、创办《时务报》 B、“公车上书” C、《马关条约》签订 D、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
7、历史漫画《时局图》的创作,无数人感叹警醒,承担救国救民使命,《时局图》反应的是( )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外国公使进驻中国 C、中国被迫开放更多的商埠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8、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是说太平天国( )A、领导集团腐败统治 B、缺少群众支持 C、领导集团不团结 D、缺乏科学理论与切实革命纲领
-
9、奕䜣在《统筹全局折》中说:“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运动中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A、兴办新式学堂 B、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C、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D、派遣留学生
-
10、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是指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A、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权益 B、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 D、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
11、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兴起与转折的历史事件是( )A、金田起义、安庆陷落 B、北伐失败、西征胜利 C、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D、永安建制、天京事变
-
12、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这句话中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根本原因是( )A、新的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中国社会出现资本主义经济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
①《天津条约》 ②《南京条约》 ③《虎门条约》 ④《望厦条约》 ⑤《北京条约》
⑥《黄埔条约》 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⑧《马关条约》 ⑨《辛丑条约》A、①⑤⑦ B、①②④⑥⑧ C、②③⑤⑦ D、②④⑥⑨ -
14、《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这损害中国的( )A、司法主权 B、领土主权 C、内河航运权 D、关税自主权
-
15、阅读材料:
材料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忽使并进”。
——(东汉)班固:《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材料二:“……匈奴所杀郡守都尉,略取(即掠取)人民,不可胜数。孝武皇帝……乃遣大将军、骠骑……北攘匈奴,降昆邪十万之众”。
——(东汉)班固:《汉书》卷七十三《韦贤传》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出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实施的结果如何?(2)、材料二所指的是什么事件?有什么意义? -
16、阅读材料:
材料一:1899年以来,我国出土商代有字甲骨15万片,单字4400个以上,记载了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内容。
——根据人教版(2016)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26页编辑
材料二:大量出土的商周时代甲骨上的文字,其造字方法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
——根据人教版(2016)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26-27页编辑
请回答:
(1)、材料所述的文字,其统称是什么?对研究商朝历史有什么作用?(2)、根据材料说明这些文字所具有的发展水平和历史地位。 -
17、西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王朝。在下列汉朝皇帝中,在其统治时期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阶段的一位是( )A、汉高祖 B、汉景帝 C、汉文帝 D、汉武帝
-
18、上图所示,“七国之乱”发生的原因是( )
A、周王室力量下降与诸侯国力量的壮大 B、秦灭六国引起其他诸侯国的激烈反抗 C、秦朝暴政导致各地农民起义全面爆发 D、汉初分封诸王实力膨胀抵制削藩政策 -
19、西汉初期,国力较弱,百废俱兴。为了尽快恢复生产,稳定社会局势,统治者采取了( )A、约法三章政策 B、君主专制政策 C、尊王攘夷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
-
20、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其中争战众多。下列战役,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 )
①牧野之战 ②长平之战 ③巨鹿之战 ④漠北战役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①③②④ D、③②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