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对当地的气候具有一定指示作用的是(   )
    A、植物 B、地势 C、经纬度 D、地形
  • 2、有关大洲、大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亚、非两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C、白令海峡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 D、印度洋是面积最小的大洋
  • 3、从报刊看辛亥革命——可以触摸的历史现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酝酿】昨日下午,汉口俄租界的一枚炸弹轰然爆炸,破获了此前未曾觉察到的一个革命团体。在被巡捕搜查到的诸多物件中,有用来制造炸弹的酸性物质,革命标语小册子,革命者的旗帜,还有武昌城区地图,以及安排诸革命团体各就各位的计划…… 

    ——摘自《汉口日报》的 1911 年 10 月 10 日报道 

     【巨变】1912 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祝词“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之新出母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前途种种新事业,胥吾新国民之新责任也”,庆祝标语把民国的“国”改写为“囻”。     

    ——摘自宋军《申报的兴衰》 

     【遗憾】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洲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为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革命以前满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其在革命军兴以后者,则否。    

    ——《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1912年1月) 

     【延续】(右图):1923年,孙中山题字: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1)、从这份报道中,可以看出革命团体在革命前夕积极从事哪些活动? 
    (2)、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评价辛亥革命的影响。 
    (3)、列举史实证明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革命遗志。(至少两个史实) 
  • 4、近代中国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掀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彭德怀、林彪、毛泽东纷责中央领导不当,战略谬误,周恩来附议,决改组中央,毛泽东补为政治局委员,代周恩来任中央革命军委员会主席,重整红军。从此红军长征进入第二阶段。 

     ——《近代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历的三次重大挫折。 
    (2)、根据材料二,指出标志“长征进入第二阶段”的会议名称与其重要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用史实论证在面对挫折时,中国共产党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 5、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历史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年代尺】国共合作与对峙 

     

     材料二: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北伐战争是在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1)、阅读年代尺,请写出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事件。 
    (2)、请根据材料二概括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并说明其影响。  
    (3)、联系上述三则材料,分析促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因素。 
  • 6、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 

    A、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侵略 B、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 7、“除军阀,兄弟联手为统一;恨独裁,武装反抗在八一;行万里,红军战士大转移;谋合作,西安兵谏为抗日。”与歌谣所唱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 

     ①北伐战争    ②武昌起义   ③万里长征    ④西安事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阅读图1: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红一方面军长征的起点和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地点分别是(   ) 
    A、江西瑞金  甘肃会宁 B、江西瑞金     陕西吴起 C、湖南常德     四川康定 D、湖南常德    贵州遵义
    (2)、结合图中信息,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巧渡金沙江       ②四渡赤水  

     ③过雪山草地       ④飞夺泸定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
  • 9、谈及革命道路时,毛泽东说:“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在共产党发展历程中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南昌起义,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②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③第五次反“围剿”中全线出击     ④遵义会议后展开灵活的运动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新学期伊始某班同学要设计“中国共产党成立背景”的主题黑板报,下列选项可作为板报内容的有(   )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③北伐战争的胜利     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1、胡兰成《山河岁月》评述:“五四运动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这表明五四运动(   ) 
    A、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 B、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 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12、古代文明在碰撞中传播,在交往中融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000年前的世界早期文明地图 

     

     材料二:三大帝国的疆域图 

     图1图2

     图3

     材料三:这三大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1)、请将材料一中字母A、B、C、D、E、F所代表的古代文明分成两类,并写出分类依据。 
    (2)、古代先民在这些地区创造出灿烂的文明,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请分别写出材料二所指的三大帝国的名称,并指出三大帝国在疆域位置上的共同点。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三大帝国扩张的影响。 
  • 13、人类文明在改革中探索前进,在创新中铸就辉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强国之变】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使……倾覆)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仿效之变】这一次的运动是一次中国化的运动,上至典章制度,下至服饰风俗,日本全面效仿当时的大唐王朝,使处于原始部落状态的日本民族凌空跃进一千年,步入了封建社会。

     ——摘编自纪录片《望长安》 

     【民主之变】 

     

     伯里克利 

    (1)、材料中的变法是指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其对秦国社会发展起到的作用。 
    (2)、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事件,这之后的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重大转变。 
    (3)、你怎么理解伯里克利的这段话,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4)、从三个改革创新的结果中,得出什么启示。 
  • 14、法制是文明的标志之一。最适合填在下面图示空白处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法 D、陶片放逐法
  • 15、“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以下图片信息能帮助了解上述依附关系的是(   ) 
    A、 B、 C、 D、
  • 16、下列有关阿拉伯文化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①阿拉伯人创造了辉煌的文化,这与他们重视教育和知识有关 

     ②阿拉伯文化具有鲜明的融合性,这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 

     ③帝国时代的阿拉伯人在数学、天文学等方面取得了领先的成就 

     ④阿拉伯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并将其传播到世界各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谚语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体现在(   ) 
    A、教会和封建主势力得到空前加强 B、促进了西欧早期资产阶级的出现 C、标志着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确立 D、使西欧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 18、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中国发明的马镫使中世纪欧洲穿戴沉重铠甲的封建骑士得以产生。关于马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马镫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得到普遍使用  

     ②马镫的传入对中世纪欧洲历史产生重大影响 

     ③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交流从马镫开始    

     ④马镫为重甲骑兵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9、文物是鲜活的历史,它能反映一定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下列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 
    A、 B、 C、 D、
  • 20、人们常将山东称做齐鲁大地,河北称做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   ) 
    A、禅让制 B、礼乐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上一页 642 643 644 645 64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