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主题研究是拓宽眼界的一种学习方法。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某同学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以下选题合理的是( )

    ①甲骨记事:文字可考自此开始
    ②铁犁牛排:社会变革重要动力

    ③百家争鸣:思想解放影响深远
    ④商鞅变法:奠定秦朝统一基业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某学习小组对中国古老传说展开研究时,收集到《史记·五帝本纪》中的一些记载,包括黄帝、尧、舜等事迹,还有当时频繁的战争,以及远古初民治洪水、开良田、种嘉谷、观测天文、编制乐舞等多方面的情况。学习小组成员对此纷纷发表以下观点,你赞同的是( )
    A、小豆:揭示古老传说背后故小要结合考古发现 B、小王:大多数属于传说,基本上没有历史价值 C、小李:《史记》在文学史上地位崇高但川无妨 D、小美:《史记》以“信史”著称,完全可相信
  • 2、运用示意图是化繁为简的一种学习方法。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国祚”指王朝维持的时间。参考右侧年代尺,可计算出东汉王朝的“国祚”为( )

    A、195年 B、210年 C、226年 D、412年
    (2)、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图册中有一幅示意图(见下图)。请推测该示意图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刺史制
  • 3、解读地图是认知时空的一种学习方法。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甲地(140°E,0°)在经纬网示意图中表示为( )
    A、 B、 C、 D、
    (2)、从右侧“乙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中可以读出( )

    ①a处为山谷容易形成河流

    ②b处适合开发攀岩类运动

    ③c与d相对高度是300米

    ④乙地城镇、村庄沿河分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小王的家乡四季较分明,夏天很热,冬天还比较温和,降水比较多,但多集中在夏季,适合种植水稻。以下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与这段描述相符的是( )
    A、 B、 C、 D、
    (4)、下列对大洲轮廓图中序号所示的区域特征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①处有世界上最高高原,被称为“世界屋作” B、②处居民房子墙厚有壁炉,屋顶倾斜角度大 C、③处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流向为自北向南 D、④处居民多为黑色人种,多数信仰伊斯兰教
    (5)、右下图为“中国原始农耕时代爪要遗址分们图(局部)”。以下关于图中早期人类的认识符合史实的有( )

    ①A处出现了中国境内最早的早期人类

    ②B处与C处的早期人类都会人工取火

    ③D处人们住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

    ④E处距今5000年左右已出现早期国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下列四幅地图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按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③④①②
  • 4、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历来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王朝在一些不具备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设立了一些专门机构……(它)是西汉政府在西城设立的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维护当地秩序,保障丝绸之路的安全和畅通。

    ——摘编自徐杰舜《秦汉民族政策特点初论》

    材料二:仰慕中国(注:指中原汉族政权)的文化,一意要改革旧俗……乃于公元493年,迁都洛阳。断北语,改姓氏,禁胡服,奖励鲜卑人和汉人通婚,自此以后,鲜卑人就渐和汉人同化了。

    ——吕思勉《中国通史》

    (1)、指出材料一中西汉在西域地区设置的“专门机构”,并简述该机构设置的意义。
    (2)、材料二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改革?依据材料二概括这次改革的主要举措和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进民族交融的因素。
  • 5、下图是某大洲示意图,图6是伊基托斯和巴西利亚的气候资料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写出图5所示大洲及甲山脉、乙河流的名称。
    (2)、根据图6分别说出伊基托斯和巴西利亚的气候类型并描述其气候特征。
    (3)、相对于B区域而言,A区域城市分布较(多或少)。根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从自然角度分析两区域城市数量差异的成因。
  • 6、东汉木年群维并起,魏蜀吴最终形成三足苗立之局面。下列就三国地理方位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 7、下列历史人物与其科技文化贡献匹配正确的是( )
    A、蔡伦——改进造纸T艺 B、张仲景——创编"五禽戏” C、锺繇——创作《兰亭集序》 D、贤思勰——创制了《大明历》
  • 8、《晋书》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丰富),几乎家给人足矣。”当时南方地区出现“家给人足”的原因有( )

    ①国家实现统一

    ②社会比较安定

    ③生产技术改进

    ④兴建都江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9、"继秦而起的汉皇帝先略微恢复一点分封制,然后再将其削弱到微不足道的地步。”汉武帝将分封制“削弱到微不足道的地步”的措施是( )
    A、兴办太学 B、推恩令 C、盐铁专卖 D、北击匈奴
  • 10、秦朝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 )
    A、半两钱 B、五铢钱 C、刀币 D、蚁鼻钱
  • 11、商鞅变法中,“裁抑贵族的势力,使能尽力于农战的人民,有一个邀赏的机会”的措施是( )

    ①鼓励耕织

    ②改革户籍制度

    ③统一度量衡

    ④奖励军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2、“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下列著作中,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 )
    A、《论语》 B、《道德经》 C、《韩非子》 D、《孙子兵法》
  • 13、下图所示青铜器铸造于( )

    A、史前时代 B、夏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南北朝时期
  • 14、约五千年前的浙江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了水稻等农作物,以及丝庥纺织物。下列原始居民中与良渚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最相似的是(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 15、下图所示的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下列关于这个海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和大洋洲的分界线 B、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C、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 D、海峡两岸气候炎热干燥
  • 16、2021年7月下旬,强台风“烟花”登陆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据图2可知台风登陆时在该地的行进方向是(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西北向东南
    (2)、据图2判断该台风登陆地的纬度带和温度带是( )
    A、低纬度热带 B、中纬度北温带 C、中纬度南温带 D、高纬度北寒带
  • 17、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一部中国史也是一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民族史上,春秋战国是中国各民族处于迅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时代。

    ——杜国林《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和民族关系》

    材料二: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也。

    ——翦伯赞《秦汉史》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音乐不断传入中原,有西凉乐、疏勒乐、龟兹乐、天竺乐、康国乐、高丽乐和安国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胡汉合舞已成为普遍的风气,茂陵佛座为我们留下了历史的见证。在这一时期,各兄弟民族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推进了乐舞的发展。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写出作秋时期中原地区主体民族名称,简述其同周边民族的交往情况。
    (2)、材料二中的历史人物是谁?结合所学简要指出他的主要活动及其历史作用。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趋势?这一趋势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18、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先进的农业文明闻名于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夏五月(公元前202年5月),兵皆罢归家。诏日;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入关灭秦的士兵愿留在关中的免徭役12年),其归者半之(愿回原籍的免徭役6年)。民前或相聚保山泽(战时逃亡山泽的……令各归其县,(恢)复故爵、田宅。……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

    ——摘编自《汉书·高帝纪》

    材料三:(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开发的范围扩大,许多荒芜之处得到垦殖,宋元嘉间,开发湖熟废田千顷。…… 直至陈朝,政府仍然鼓励垦荒。……朝作物产量激增。岭南地区水稻二熟甚至三熟。梁天监四年(505年),“是岁大穰(庄稼丰收),米斛三十”,斗米仅值三文钱。粮价低贱如此,说明南方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摘编自《新编中国通史》

    (1)、图1铁制农具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写出图2生产工具的名称及用途。
    (2)、材料二反映了统治者为巩固政权采取了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其原因。
    (3)、概括材料三中江南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 19、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相比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 )
    A、废分封,兴县制 B、废旧俗,兴汉化 C、废井田,兴私有 D、黜百家,鸭儒术
  • 20、据史书记载,某医学家对他的学生说:“吾有一术,一日虎,二日鹿,三曰熊,四日猿,五日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下列属于他的医学成就的是( )
    A、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 B、总结疾病症候,提出对症下药 C、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D、发明“麻沸散”,实施外科手术
上一页 612 613 614 615 61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