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同步练习
- 浙江省嘉兴市稚川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三次独立作业测试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部分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1、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南阳张仲景祠,指出: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张仲景的主要成就是( )A、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B、总结了望闻问切四种诊病方法 C、编写药物学巨典《本草纲目》 D、著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
-
2、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被列入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其药方来源于“医圣”张仲景的医学著作( )A、《伤寒杂病论》 B、《兰亭集序》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
3、小史同学业余时间热衷于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技术的研究,他想了解我国古代北方农业生产技术,他可以查阅的书籍是( )A、(缀术》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黄帝内经》
-
4、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道德经》 B、《史记》 C、《汉书》 D、《论语》
-
5、下列成就中属于科学家祖冲之的是( )
①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
②创制出《大明历》
③改进了造纸术
④是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6、诸子百家的思想博大精深,在今天也大放异彩。如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孔子的教育思想一一全民教有,素质教育等: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道家的顺应自然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
请以“古代的诸子百家”为题,写一篇小短文。
1)内容包含诸子百家出现的时代,选取两位代表人物从所处时代、代表学派及主张(一点)进行介绍,并写出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2)你最欣赏哪位思想家的哪个观点,你在当时会投入谁的门下,为什么?谈谈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应该持何种态度?
3)史实准确,表述成文,字数200字左右。
-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摘编自《道德经》
材料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摘编自《论语·颜渊篇》
材料三:

材料四: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摘编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哪一学派的观点?其创始人分别是谁?(2)、材料三中以这几位人物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中国古代思想界掀起了一次解放风潮,这一风潮的名称是什么?这一风潮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影响?(3)、下面是材料三中四位思想家的治国主张,请在表格里写出对应的代表人物。序号
治国主张
代表人物
A
“民贵君轻,仁政于民”
①
B
“无为而治,顺应自然”
②
C
“爱人如己,崇尚和平”
③
D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④
(4)、根据材料四,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材料二:“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请回答:
(1)、这是谁的话?他生活在什么时期?(2)、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的地位是?(3)、和材料中人物同一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其代表作是?(4)、材料中所描述的人物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言论记录在哪本书里? -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下是关于孔子言论的漫画。

材料二: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他“十有五而志于学”,一生努力不懈。他曾到宋国考察殷礼,到鲁国太庙考察周、鲁的礼仪典章制度,还向齐国乐官学习音乐。他去世前一天,还要求弟子将典籍拿到自己面前。
材料三: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48所孔子学院和1 193个孔子课堂,汉语、孔子、中国连成一体,把中国的语言、文化,把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把中国的“友好”,传达向全世界各个角落,不分种族,不分国籍。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图一、图二反映了孔子的什么观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其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治学态度。(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世界出现“孔子热”的原因。 -
10、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如下图


图一
图二
(1)、根据图一,回答老子是哪一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哪一部著作里?(2)、根据图二,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的思想被弟子整理成书,书的名字是什么? -
11、《史记•太史公自序》评诸子百家说:“儒者博,墨者俭,法家严,道家使人精神专一”。“严”字当头的代表人物是( )A、
孔子
B、
孟子
C、
墨子
D、
韩非
-
12、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兼儒墨,合名法”而编撰成《吕氏春秋》,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据此可知( )A、思想在交流演变中融合 B、儒家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C、儒学是传统思想的源头 D、战乱导致士人四处游说
-
13、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他们的描述符合墨家思想的是( )A、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 B、乙生说:穿衣服体现了人们的身份地位,什么样的身份就穿什么样的衣服 C、丙生说:讲究衣服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旧的衣服也未尝不好 D、丁生说:穿衣服何必麻烦,按照统一的规定,大家穿一样的制服就可以了
-
14、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每年两会,教育议题都是重中之重,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为教育划了重点: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在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教育公平”思想的是( )A、提出“仁”的学说 B、提出“为政以德” C、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 D、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
-
15、下表为汉代公卿文化程度和儒生占比情况统计表。造成表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时期
公卿中无文化或文化偏低者占比
公卿中儒生占比
汉惠帝
11.1%
吕后
40%
汉景帝
33.3%
汉武帝
10%
40%
汉宣帝
4.6%
汉元帝以后
70%——80%以上
A、儒生登上政治舞台 B、治国理念的变化 C、公卿垄断教育资源 D、统治集团的好恶 -
16、“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与此相关的思想流派是( )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
-
17、孔子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孟子也抨击过贫富过于悬殊的社会现象,这反映了先秦儒家( )A、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抨击 B、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一种理想诉求 C、主张建立严格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D、要求统治者推行西周的政治制度
-
18、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
-
19、孔子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孟子也提出了“民贵君轻”“得乎丘民而为天子”的主张。这反映儒家在政治上主张( )A、以法治国 B、礼法并用 C、无为而治 D、以民为本
-
20、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对比下表中内容,从中反映出百家争鸣( )
学派
代表人物
观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
孔子
“仁政”“民贵”“礼制”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政”
法家
韩非子
“商法”依法爱国
A、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B、不利于后世儒家思想的发展 C、推动了战国时期经济的繁荣 D、完全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