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同步练习
- 浙江省嘉兴市稚川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三次独立作业测试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部分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1、下列对右边漫画的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A、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节约用水需要从日常小事做起 C、水资源危机与我们个人无关 D、我们应注意合理开发水资源 -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老年抚养比是指65岁及以 上人口数与15- 64岁 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少儿抚养比是指14岁及以下人口数与15-64 岁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面是《1980一2030年我国人口抚养比变化趋势示意图》。(图中2021一2030年的趋势为预估)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计划生 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的政策。2021年5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1)、阅读材料一,概括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这一趋势 会加剧人口方面的什么问题?(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调整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
3、种沙棘,绿荒漠,富百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鄂尔多斯市: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西部,沙漠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8%,年蒸发量2 000一3 000毫米。现有人工种植沙棘面积约700万亩。近十几年来, 当地大力发展沙棘产业,形成“种植沙棘——修复生态——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发展产业链。下边为《鄂尔多斯市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沙棘:属于落叶灌木,具有耐旱、耐寒、抗风沙等特性,根系发达并具有较强固氮能力,沙棘果实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沙棘枝叶饲料价值很高。
(1)、指出图中所示区域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特点,以及与北方农牧交错带总体走向大致相当的年等降水量线。(2)、简析鄂尔多斯市大面积种植沙棘后,给黄河下游带来的影响。(3)、结合材料,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分析鄂尔多斯市大力发展沙棘产业的原因。(要求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
4、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增加了许多新规定。右图反映的是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 )

①加大了环保惩处的力度②有利于环境污染的治理
③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④引导企业转变生产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网购”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购物方式,“共享快递盒”也随之产生。这种快递:盒被签收后,快递员会将其折叠后带回,每个快递盒能重复利用多次。这一做法有利于( )
①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降低快递包装成本
③减少快递包装污染 ④扩大资源开发的范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据报道,某学者率领研究团队,首次将从空气中捕捉到的二氧化碳直接转化为甲醇燃料,转化率高达79%。这项研究成果有利于( )
①开发利用新能源 ②根治环境污染向题
③跨区域调配资源 ④缓解资源短缺现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近年来,农家乐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据此回答问题。
(1)、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A、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景区资源与环境 B、只要开发、利用好景区资源,保护好环境,就能促进人口的发展 C、景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依赖人口素质的提高 D、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经济的发展(2)、发展农家乐首先应( )A、考虑本地区的特点,采取适应当地条件的发展策略 B、走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C、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D、发展经济,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
8、舟山渔场千帆竞发,洞庭湖畔稻花飘香,四川盆地天府之国,青藏高原牦牛成群。这些各具特色的生产生活场景说明( )
①区域环境没有优劣之分,各地条件都一样
②发展区域经济要积极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
③发展区域经济要坚持遵循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
④合理利用自然条件,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进入21世纪后,我国人口问题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
①人口总量增长势头逐渐减弱
②适龄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升③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④人口素质总体没有提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读我国南方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图和土地利用结构图,完成问题。
(1)、该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壤污染 C、温室效应 D、土地荒漠化(2)、为了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该地区必须( )①对未利用地进行大力开发
②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③开发、利用后备土地资源
④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不同区域的人们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选择了各具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如果现在让你对自己的家乡展开一次社会调查,以便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家乡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况,那么:(1)、你准备调查家乡哪些方面的情况?(2)、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搜集资料?(3)、请你整理分析自己搜集的资料与信息,撰写一份“来自家乡的报告”。
-
12、某学校拟对3000名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行调查,该调查最可能选用的调查方法是( )A、问卷调查 B、个别访谈 C、查阅资料 D、实地考察
-
13、开展社会调查的主要步骤是( )
①确定主题 ②实施调查 ③拟定提纲 ④撰写报告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②①④ -
14、浊水溪是台湾最大的河流,因其河水浑浊得名,据图回答下题。
材料一:

材料二:浊水溪以二水为界,二水以西为冲积平原,二水以东主要为山地,岩质疏松易受到流水侵蚀,造成山体坡面崩塌。
(1)、读材料一,完成下表。河流名称
地理位置
河流流向
流入海洋(海峡)
浊水溪流域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浊水溪泥沙含量大的原因。(3)、针对浊水溪泥沙含量大的现状,提出一条治理建议。 -
15、读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教材图5-18和图5-40。
材料二:台湾有很多美称,如“天然植物园”“蝴蝶王国”“水果之乡”“东方糖库”。
(1)、据图描述台湾的地理位置。(2)、读教材图5-40和图5-18,说明台湾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原因。(3)、台湾独特的自然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生产活动,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一例。 -
16、台湾岛铁路线呈环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土壤
-
17、关于台湾岛的自然环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山地面积较少 B、地势西高东低 C、河流自西向东流 D、气候温暖湿润
-
18、我国台湾省范围包括( )
①台湾岛 ②曾母暗沙 ③澎湖列岛 ④钓鱼岛和赤尾屿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关于调查:你生活的地方是否也在不断变化着呢?请你选取生活所在区域的一个方面(家乡的交通发展.河流变迁、人口迁移、环境变化、观念转变……的变化实例,进行事实描述。并对这一变化进行评价,亮出你的观点。
-
20、在“温州老城故事”创意大赛上,八旬老人叶青创作的《九斗山与白鹿城》用连环画的形式再现了白鹿衔花的传说,夺得动漫组一等奖;影像组头奖获得者吴媛媛是一位高二学生,她在课余时间跑遍温州大街小巷,以《寻》为主题拍摄记录了拦街福、温州小吃等老温州景象。观众万海燕特地带着8岁的女儿赶来观看比赛,她说,老一辈人讲的老城故事,不能让孩子们错过,也要让他们听一听,一代代传下去。(1)、材料中提到的“白鹿衔花的传说”和主题摄影《寻》,哪个是第一手资料?哪个是第二手资料?(2)、结合材料,说说举办温州老城故事创意大赛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