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对右边漫画的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A、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节约用水需要从日常小事做起 C、水资源危机与我们个人无关 D、我们应注意合理开发水资源
  •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老年抚养比是指65岁及以 上人口数与15- 64岁 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少儿抚养比是指14岁及以下人口数与15-64 岁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面是《1980一2030年我国人口抚养比变化趋势示意图》。(图中2021一2030年的趋势为预估)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计划生 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的政策。2021年5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1)、阅读材料一,概括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这一趋势 会加剧人口方面的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调整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 3、种沙棘,绿荒漠,富百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鄂尔多斯市: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西部,沙漠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8%,年蒸发量2 000一3 000毫米。现有人工种植沙棘面积约700万亩。近十几年来, 当地大力发展沙棘产业,形成“种植沙棘——修复生态——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发展产业链。下边为《鄂尔多斯市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沙棘:属于落叶灌木,具有耐旱、耐寒、抗风沙等特性,根系发达并具有较强固氮能力,沙棘果实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沙棘枝叶饲料价值很高。

    (1)、指出图中所示区域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特点,以及与北方农牧交错带总体走向大致相当的年等降水量线。
    (2)、简析鄂尔多斯市大面积种植沙棘后,给黄河下游带来的影响。
    (3)、结合材料,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分析鄂尔多斯市大力发展沙棘产业的原因。(要求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 4、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增加了许多新规定。右图反映的是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    )

    ①加大了环保惩处的力度②有利于环境污染的治理

    ③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④引导企业转变生产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网购”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购物方式,“共享快递盒”也随之产生。这种快递:盒被签收后,快递员会将其折叠后带回,每个快递盒能重复利用多次。这一做法有利于( )

    ①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降低快递包装成本
    ③减少快递包装污染    ④扩大资源开发的范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据报道,某学者率领研究团队,首次将从空气中捕捉到的二氧化碳直接转化为甲醇燃料,转化率高达79%。这项研究成果有利于( )

    ①开发利用新能源    ②根治环境污染向题
    ③跨区域调配资源    ④缓解资源短缺现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近年来,农家乐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据此回答问题。

    (1)、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景区资源与环境 B、只要开发、利用好景区资源,保护好环境,就能促进人口的发展 C、景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依赖人口素质的提高 D、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经济的发展
    (2)、发展农家乐首先应( )
    A、考虑本地区的特点,采取适应当地条件的发展策略 B、走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C、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D、发展经济,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 8、舟山渔场千帆竞发,洞庭湖畔稻花飘香,四川盆地天府之国,青藏高原牦牛成群。这些各具特色的生产生活场景说明( )

    ①区域环境没有优劣之分,各地条件都一样

    ②发展区域经济要积极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

    ③发展区域经济要坚持遵循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

    ④合理利用自然条件,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进入21世纪后,我国人口问题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

    ①人口总量增长势头逐渐减弱
    ②适龄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升

    ③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④人口素质总体没有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读我国南方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图和土地利用结构图,完成问题。

    (1)、该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壤污染

    C、温室效应 D、土地荒漠化
    (2)、为了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该地区必须( )

    ①对未利用地进行大力开发
    ②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

    ③开发、利用后备土地资源
    ④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不同区域的人们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选择了各具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如果现在让你对自己的家乡展开一次社会调查,以便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家乡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况,那么:
    (1)、你准备调查家乡哪些方面的情况?
    (2)、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搜集资料?
    (3)、请你整理分析自己搜集的资料与信息,撰写一份“来自家乡的报告”。
  • 12、某学校拟对3000名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行调查,该调查最可能选用的调查方法是( )
    A、问卷调查 B、个别访谈 C、查阅资料 D、实地考察
  • 13、开展社会调查的主要步骤是( )

    ①确定主题    ②实施调查    ③拟定提纲    ④撰写报告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②①④
  • 14、浊水溪是台湾最大的河流,因其河水浑浊得名,据图回答下题。

    材料一:

    材料二:浊水溪以二水为界,二水以西为冲积平原,二水以东主要为山地,岩质疏松易受到流水侵蚀,造成山体坡面崩塌。

    (1)、读材料一,完成下表。

    河流名称

    地理位置

    河流流向

    流入海洋(海峡)

    浊水溪流域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浊水溪泥沙含量大的原因。
    (3)、针对浊水溪泥沙含量大的现状,提出一条治理建议。
  • 15、读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教材图5-18和图5-40。

    材料二:台湾有很多美称,如“天然植物园”“蝴蝶王国”“水果之乡”“东方糖库”。

    (1)、据图描述台湾的地理位置。
    (2)、读教材图5-40和图5-18,说明台湾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3)、台湾独特的自然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生产活动,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一例。
  • 16、台湾岛铁路线呈环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土壤
  • 17、关于台湾岛的自然环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山地面积较少 B、地势西高东低 C、河流自西向东流 D、气候温暖湿润
  • 18、我国台湾省范围包括( )

    ①台湾岛    ②曾母暗沙    ③澎湖列岛    ④钓鱼岛和赤尾屿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关于调查:你生活的地方是否也在不断变化着呢?请你选取生活所在区域的一个方面(家乡的交通发展.河流变迁、人口迁移、环境变化、观念转变……的变化实例,进行事实描述。并对这一变化进行评价,亮出你的观点。
  • 20、在“温州老城故事”创意大赛上,八旬老人叶青创作的《九斗山与白鹿城》用连环画的形式再现了白鹿衔花的传说,夺得动漫组一等奖;影像组头奖获得者吴媛媛是一位高二学生,她在课余时间跑遍温州大街小巷,以《寻》为主题拍摄记录了拦街福、温州小吃等老温州景象。观众万海燕特地带着8岁的女儿赶来观看比赛,她说,老一辈人讲的老城故事,不能让孩子们错过,也要让他们听一听,一代代传下去。
    (1)、材料中提到的“白鹿衔花的传说”和主题摄影《寻》,哪个是第一手资料?哪个是第二手资料?
    (2)、结合材料,说说举办温州老城故事创意大赛有何意义。
上一页 532 533 534 535 53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