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同步练习
- 浙江省嘉兴市稚川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三次独立作业测试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部分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1、千百年来,长江和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中华儿女也用智慧和最真挚的情感谱写了赞美与保卫母亲河的诗篇和乐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 )A、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B、我国山区面积广大 C、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D、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
2、下列关于我国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山脉两侧有我国两大高原分布 B、②山脉是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的一部分 C、③山脉东侧是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D、④山脉的南侧是准噶尔盆地 -
3、下表为我国7个地区人口密度(单位:人/平方千米)对比表。读表,完成问题。
地区
东南地区
西南地区
华北地区
东北地区
新疆
青海、西藏
内蒙古、甘肃
人口密度
>100
>100
>400
>100
<90
<10
<100
(1)、表中数据显示,我国人口的分布( )A、南方多、北方少 B、东部多、西部少 C、东北多、东南少 D、西北多、西南少(2)、新疆地区人口密度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深居内陆、降水较少 B、纬度高、降水较少 C、深居内陆、温差较大 D、纬度高、气候寒冷 -
4、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是( )A、西藏自治区 B、青海省 C、内蒙古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5、我国面积第二大岛是( )A、海南岛 B、台湾岛 C、崇明岛 D、香港岛
-
6、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西部濒临海洋,气候温润,有利于农业生产 B、优良港湾众多,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C、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北部,热量条件好 D、深居亚洲腹地,与世界各国联系不便
-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 1982、2013、2016、2020四个年份的人口数据(指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口)与相应政策简表。
数据年份
总数(亿)
自然增长率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相应人口政策
1982
10.17
15.68%
约为4.90%
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2013
13.67
5.90%
约为9.40%
允许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两个子女
2016
13.92
6.53%
约为10.80%
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的政策
2020
14.12
1.45%
约为13.50%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及配套措施
注:按照联合国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7%,该国家或地区即被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材料二:泰国20世纪上半叶推行提倡与鼓励生育的政策,到60年代中期,人口年均增长率达到3.2%;由于人口剧增,人均耕地减少,粮食供应紧张,资源环境压力陡增,泰国政府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广“家庭生育计划”,控制人口增长。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国家。为提高出生率,缓解老龄化程度,法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人们多生育。
[相关链接]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实施一-对 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的合理性。(2)、请从人口与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材料一、材料二中中国、泰国和法国不断调整各自人口政策的原因。(3)、针对“相关链接”反映的现象,说说我国应怎样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
8、下表所示为某市历次人口调查数据。读表,完成问题。
次数
年份
0-14岁
15-64岁
65岁及以上
一
1990
36.02%
62.23%
1.75%
二
2000
26.05%
68.67%
5.29%
三
2010
21.37 %
72.32%
6.31%
四
2020
20.32%
70.97%
7.11%
(1)、下列最适合作为上表的标题的是( )A、《某市人口素质变化表》 B、《某市男女性别比例变化表》 C、《某市人口总量变化表》 D、《某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表》(2)、解决上述材料反映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A、努力减少老年人口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C、坚决实行计划生育 D、鼓励生育,提高青少年人口的比重 -
9、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口政策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从“国家推行计划生育”“鼓励只生育一个孩子”,到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到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子女”的政策,再到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主要基于( )
①人口老龄化的压力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
②优化人口结构 ,促进人口长期的均衡发展
③人口基数大、增长迅猛始终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④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人口相关统计(含部分年份预测)资料。


材料二:关于印度、日本2000-2018年人口数量变化的统计资料。

(1)、根据图一描述世界人口数量的总体变化特点,并结合图二分别概括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变化特征(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角度出发)。(2)、根据图三、图四,概括2000--2018年印度和日本人口数量变化所反映的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给国家发展带来的影响。 -
11、读《某发展中国家2000-2055年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该国2000-2018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0-14岁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提高 B、15-64岁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50% C、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明显下降 D、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10%(2)、未来30年,该国可能面临劳动人口就业压力大和老龄化两大社会难题,合理的应对策略有( )①实行计划生育,降低人口出生率
②增加工作岗位,接纳国际移民就业③加强社会保障,改善老年人医疗条件
④重视学校教育,提高劳动人口科技素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2013年、2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年份
1978
2013
2020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79
592 963
1 015 98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43
26 467
43 834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34
9 430
17 131
材料二:2012- 202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
年份
数量(万人)
20 12
9 899
2013
8249
2014.
7 017
2015
5575
2016
4335
2017
3046.
2018
1 660
2019
551
2020
0
注: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材料三:2020年,我国较大幅度 增加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对工作难度大的贫困县和贫困村挂牌督战,精准落实各项帮扶措施;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帮助返乡贫困劳动力再就业,努力稳住务工收入;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加强易返贫致贫人口监测和帮扶;截至2020年年底,年初剩余的55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分析材料二中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实施了哪些富有成效的脱贫策略。 -
13、2022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是21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九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这一举措有利于( )
①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②改善农民生活,使其共享改革成果③彻底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同步富裕
④防止返贫致贫,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如图所示的漫画《精准滴灌》中的做法( )
A、有利于实现社会的绝对公平 B、能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 C、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举措 D、充分体现了按需分配的原则 -
15、下列举措中 ,有利于持久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是( )
①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
④过度开发资源环境以获取经济效益最大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6、2021年4月,《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发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有7.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发布的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创造了人类脱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这表明( )
①我国把扶贫作为中心工作
②我国已经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③我国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
④我国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莎士比亚的故乡斯特拉福德位于英国中部,这个人口约3万的小镇每年要接待约50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收入与就业几乎完全依赖“莎士比亚经济”。小镇注重保护宁静的环境和历史厚重感,成为名人故居保护与商业开发有机结合的典范。
材料二:近年来,某市A小镇生态农业悄然兴起,来此研学、度假的人络绎不绝。A小镇实行村民出让土地承包经营权,某生态农业公司负责运营的土地使用新模式。该镇利用区位优势,着力打造集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休闲旅游、教育培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园区;坚持有机循环、无公害生产,利用秸秆、果皮、动物粪便制造绿色、环保、长效的生物肥。当地还聘请欧盟、以色列等地专家担任技术顾问。
(1)、运用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两个小镇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2)、根据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说说A小镇是如何走好生态农业之路的。 -
18、天台县后岸村被认为是和合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过去,后岸村村民以卖石材为生,从业者普遍患尘肺。如今,后岸村依托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寒明岩景区,以石屋、石桥、石舫的独特魅力吸引各方来客,走上了发展旅游业致富的新道路。据此完成问题。(1)、如今的后岸村做好“石”文章,说明了我们要( )A、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 B、扩大资源的开发范围 C、实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D、加大获取资源的速度(2)、后岸村靠旅游业致富体现了当地的人们( )
①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相互关系
②征服自然改造自然③践行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④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9、绍兴市各地发展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新昌县做透了“旅游文化”,柯桥区做强了“民营经济文化”,诸暨市做深了“西施文化”,嵊州市抓好了“越剧文化”。这启示我们在发展区域经济时首先应当( )A、共同发展 B、优势互补 C、交流合作 D、因地制宜
-
20、陆域狭小、资源短缺的浙江,海岛风能、潮汐能、波浪能的蕴藏量却均居全国前列。浙江开发、利用海洋能源有利于( )
①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②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③因地制宜,海陆互补
④增加资源总量,扩大海域面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