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唐太宗说:“凡事皆需务本。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措施是(    )
    A、虚心纳谏 B、知人善用 C、完善制度 D、鼓励农耕
  • 2、唐玄宗时,士人妻子不约而同地穿戴起丈夫的衣衫、帽子和靴子,侍女也纷纷穿起男式圆领服,足登乌皮靴。在长安等大都市街头,处处可见身着胡服的汉族女性。这反映了当时(    )
    A、服饰等级差别消除 B、政府着力移风易俗 C、女性更易接受胡服 D、社会风气开放包容
  • 3、唐太宗在金殿瑞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这说明隋唐推行科举制度的实质是(    )
    A、选拔优秀官员的需要 B、促使社会阶层流动的需要 C、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 D、推动教育、文化发展的需要
  • 4、“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这句话体现了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是(    )
    A、通过武力征服少数民族 B、对待少数民族一视同仁 C、设立机构管辖边疆地区 D、修筑长城抵御少数民族
  • 5、下图为唐三彩骑驼乐舞俑,驼背上左右两侧各坐两个乐俑,四方乐手神情专注,正在演奏胡乐,中间为一男性胡俑正随乐曲旋律翩翩起舞。从该文物可以获取的信息不包括(    )

    A、唐朝社会风气开放 B、唐朝胡汉交融频繁 C、唐朝农业生产发达 D、唐朝陶瓷技术高超
  • 6、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下列史实能够说明“唐蕃和同为一家”的是(    )
    A、金城公主和亲 B、设立安西都护府 C、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 D、玄奘西行
  • 7、下图的隋唐历史时间轴中①②依次(    )

    A、贞观遗风贞观之治 B、贞观之治安史之乱 C、文景之治安史之乱 D、贞观之治朱温代唐
  • 8、一位唐朝商人经大运河从江都去涿郡,他不可能经过哪段运河(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江南河 D、邗沟
  • 9、就历史阶段特征而言,隋唐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 D、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 10、内蒙古牧区和西藏牧区都是我国著名的畜牧业基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藏年降水量分布图        西藏地理环境资料

    材料二:

    内蒙古等降水量分布及呼伦贝尔草原示意图        内蒙古地理环境资料

    材料三:据内蒙古草原勘探院调查显示,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草场面积退化比例超过了50%。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开展植树造林运动,建立“三北”防护林,严格执行《草原法》,对于乱垦滥开者依法给予严厉打击;牧民们分季节轮流放牧,使草场得到修复,并通过建设人工种植草场的方式,有效缓解天然草场的压力。通过这些举措,草原退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草原生态持续变好。

    (1)、根据材料一,概述西藏地区的降水分布特点。
    (2)、内蒙古牧区和西藏牧区都是我国著名的畜牧业基地,根据材料一、二,比较两地发展畜牧业自然条件上的异同。
    (3)、内蒙古牧区针对草场退化采取的措施对西藏牧区修复生态环境有何借鉴作用。
  • 11、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    )

    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

    A、使土地由私有制变成了公有制 B、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 C、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 12、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B、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完成统一 C、抗美援朝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屈辱 D、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 13、周恩来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这里的第二个“天安门”所代指的历史事件是(    )
    A、遵义会议 B、五四运动 C、开国大典 D、抗战胜利
  • 14、著名作家宋云彬在日记中记载:“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国歌……”该日记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15、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房地产高速发展,以消失3亿亩耕地为代价,我国占世界耕地面积的不足十分之一,但要养活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在仅有的耕地里大部分地区土壤已经被汞、铅等重金属所污染。根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从材料中获取的正确信息有(    )

    ①我国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繁多   
    ②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③我国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④我国资源利用不合理加剧资源短缺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要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必须(    )

    ①坚持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   
    ②降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

    ③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④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国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只生一个孩子好”,到后来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再到现在的一对夫妇可生育三个孩子。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不断调整的原因有(    )

    ①少生、优生政策不符合社会实际,是错误的

    ②高生育、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人口的主要特征

    ③人口增长情况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④人口自然增长率偏低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我国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读“黄河流域简图”,回答下题。

    (1)、图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数字代号是(    )
    A、 B、 C、 D、
    (2)、下列关于加强该地区水土保持的措施中,正确的有(    )

    ①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带    ②合理放牧,减少放牧牲畜的数量

    ③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④为提供治理环境的资金,无条件扩大煤炭开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8、我国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脉,该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该山脉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林四季长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脉与淮河构成了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该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①1月0℃等温线   
    ②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④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关于该地理界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线以北耕地以水田为主 B、该线以南冬季河流封冻 C、该线以北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D、该线以南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 19、  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联合对外宣布,经过两国团队的扎实工作,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图中珠穆朗玛峰所在的甲地描述正确是(    )

    ①甲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②甲地处于北半球、高纬度

    ③甲地气候温暖湿润,河流众多   
    ④黄河和长江都流经甲地所在的地形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以下符合图中乙区域特征的是(    )

    ①地处南方地区    ②水网密布,河湖众多    ③屋顶坡度大    ④耕地以旱地为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南宋时期起,太湖流域成为“天下粮仓”的自然原因有(    )

    ①河湖众多    ②土壤肥沃    ③终年高温    ④平原为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上一页 494 495 496 497 49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