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同步练习
- 浙江省嘉兴市稚川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三次独立作业测试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部分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1、中共三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建立。( )
-
2、“改革开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现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8年
小岗村包干到户
1980年
设立经济特区
1984年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步
1984年
14个沿海开放城市
1990年
开放上海浦东开发区
1992年
开放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1992年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联系材料,围绕“改革开放”确定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3、乐乐同学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后,绘制了如图示意图。该图最能反映的历史大趋势是( )A、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 B、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C、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D、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
-
4、2014 年12月 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从此,“四个全面”成为中国的政治热词,受到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这里的“四个全面”( )A、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布局 B、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C、是立体化的大国外交布局 D、在中共十九大后逐步形成
-
5、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列对其相关内容表述正确的有( )
序号
理论名称
重要性
①
邓小平理论
阐明了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②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③
科学发展观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6、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随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同年,我国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这说明( )A、特区的建立为改革提供了示范 B、改革开放呈现“点线面体”的格局 C、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同步进行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建立
-
7、对下列年代尺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过程 B、中国不断地向内地开发的过程 C、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实践的过程 D、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
-
8、1984 年,刚上任的青岛冰箱厂厂长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从青岛冰箱厂存在的问题可以判断出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应该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增强企业活力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行改革开放
-
9、如图是上海在不同时期发行的粮票与股票,其反映了( )A、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 C、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深化 D、边陲小镇蜕变为经济特区
-
10、如图反映了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构成变化的情况。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11、有人把十一届三中全会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下列关于两次会议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都对“左”倾错误进行纠正 ②都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③都确定经济建设为工作中心 ④都是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采取了“打土豪,分田地”“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耕者有其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举措。这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解放农村生产力 C、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D、以公有制为主体
-
13、某网站征集“中华人民共和国足迹”专栏的解说词,其中,“1978年的足迹”部分的解说词应当是( )A、举国欢庆,翻身做主 B、十年动乱,经济停滞 C、拨乱反正,思想解放 D、经济改革,生活富足.
-
14、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
-
15、2001年,我国加入WTO,为我国参与政治多极化开辟了新途径。( )
-
1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
17、红色经典歌曲是历史的回响、时代的号角。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某班以“抗战歌曲中的历史”为主题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选取了《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的歌词为学习素材。(注:《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电影《铁道游击队》的插曲,该电影叙述了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历史。)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歌词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车站和铁道线上,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我们扒飞车那个搞机枪,闯火车那个炸桥梁;就像钢刀插入敌胸膛,打得鬼子魂飞胆丧!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哎嘿!
——摘自童心编著《经典老歌400首》
材料二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英雄赞歌》歌词(节选)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①丛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②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摘编自童心编著《经典老歌400首》
(注:《英雄赞歌》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英雄儿女》的插曲。)
(1)、老师请同学们为材料一中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歌词谱曲,小历同学采用低沉、舒缓的旋律,小史同学采用铿锵有力的旋律。你认为应采用怎样的旋律才符合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情景?请仿照示例,根据材料一并联系抗日战争的知识说明理由。【示例】
《松花江上》歌词(节选)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旋律:低沉、悲愤。
理由: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相继占领了东北三省。因此,用低沉的旋律表达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心情;同时,用悲愤的旋律表达全国人民对日本野蛮侵略中国的愤懑。
(2)、从材料二的歌词①②中,选出你感悟最深刻的一句(写出序号即可),并根据材料二并联系抗美援朝战争的知识,概述你选择该句歌词的原因。 -
18、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这是因为它(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
19、“没有这场深刻的社会大变动,不把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从长期的封建压迫下解放出来,中国的民主化、工业化和现代化是根本谈不上的。”这场“社会大变动”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0、如图是 1950年张仃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漫画《纸老虎》。下列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有( )
①“暴风雨”是在冷战背景下爆发的
②“纸老虎”是指英国为首的帝国主义③作者意在鼓舞军民援朝的必胜斗志
④“暴风雨”体现出北约、华约的对抗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