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同步练习
- 浙江省嘉兴市稚川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三次独立作业测试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部分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1、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坚定地实行耕者有其田,使人民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应该跟着谁走。刘少奇指出,这是争取战争胜利最基本的一环,有决定意义的一环。这里,有决定意义的“一环”是( )A、中国共产党提出民主革命纲领 B、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 C、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D、解放区军民自卫反击,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
2、历史图示是对客观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反映。下列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
3、历史走到今天,总算出现一次和平民主的机会,我们不能放弃这个机会。重庆是刀山火海,我们也得去!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派代表赴重庆谈判是为了( )A、争取国内和平民主 B、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 C、商讨成立人民政权 D、达成国共第二次合作
-
4、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北平,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
-
5、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
6、重庆谈判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
-
7、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以下是某班同学开展项目式学习的部分环节,据此回答问题。(1)、【整理线索】
20世纪苏俄(联)发展之路
联系所学知识,将年代尺中字母处填写完整。
(2)、【分析数据】运用所学知识, 分析图 1、图2 中苏俄(联)经济在 1921—1925 年、1927—1937年期间发生变化的原因。
(3)、【观看视频】 【查阅资料】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是20世纪的历史潮流。这一历史潮流一浪高过一浪,殖民主义体系的堤坝一块块塌落,新兴民族国家纷纷建立,这保障了一些新兴民族国家的经济发展,其经济增速远超同时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联系所学知识,为图3中的纪录片写一段关于甘地的解说词。
(4)、根据查阅的资料,分析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共同影响。 -
8、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历史人物图片,他们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A、近代科技的发展 B、社会主义运动 C、文学艺术的发展 D、民族解放运动
-
9、小夏同学围绕“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这一主题按阶段特征绘制了示意图,图中____处应填写( )A、纳米比亚独立 B、中国太平天国运动 C、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
10、苏俄(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充满了开创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九年级(1)班同学按时序对其探索过程进行了排序,其中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新经济政策→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十月革命 C、十月革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
11、世界社会主义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1848—1917 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主要包括《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的建立、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等重大事件。这一时期,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主题是( )A、社会主义思想从空想到科学 B、社会主义制度从一国到多国 C、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到实践 D、社会主义革新从地区到全球
-
12、某一时期,苏俄私人工厂生产的多是农具、家具、衣物等用品用具和食盐、面包等食品,商业经营多围绕这些产品进行。这主要得益于(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进行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D、开展农业集体化
-
13、如图所示为“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它长124米, 宽16.8米,建造于1903年。现停泊在列宁格勒市内的涅瓦河畔,被作为重要的历史文物保存下来。它见证了( )A、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B、法国大革命的曲折 C、日本明治维新历程 D、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
14、1917年秋,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粮食危机已经发展为城市居民的真正饥荒,彼得格勒、莫斯科的居民每天只能得到极少量面包,有时甚至连这点面包也没有。该局面( )A、暴露出沙皇专制统治的极端腐朽 B、客观上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C、迫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退出一战 D、缘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
15、卡德纳斯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
-
16、1921年春,苏联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 )
-
17、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
-
18、张老师围绕某一主题,设计了下列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1)、【任务一 观察图片——比较制度差异】
分别说出图1、图2所反映的制度名称,并从集权角度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
(2)、【任务二 研读材料——解读困境新生】材料一 六七世纪时,日本处在奴隶社会时期,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的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材料二 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四分五裂,部落间矛盾丛生,商路不畅,造成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族入侵……
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七世纪时的日本和阿拉伯是如何应对困境翻开历史新的一页的。
(3)、请根据以上两项学习任务,确定本次学习的主题。 -
19、小华同学整理了一些学习内容(如图),据此推测小华研究的主题是( )
“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
“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A、民主 B、法治 C、改革 D、革命 -
20、12 世纪,阿拉伯人的著作《积分和方程计算法》《医典》等传入欧洲,并成为欧洲各大学的教科书。可见,古代阿拉伯( )A、统治疆域辽阔 B、翻译事业兴盛 C、文化成就显著 D、大学教育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