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取得了罗马教会和信徒的广泛支持。查理成为法兰克国王后鼓励基督教发展,向教会贡献“什一税”,从而获得了查理曼的称号。材料反映了(    )
    A、法兰克王国兴衰历程 B、教权屈居王权之下 C、查理曼帝国分裂原因 D、王权教权相互勾结
  • 2、东汉史书上记载的“大秦”在公元2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了其“内湖”。据此可知,“大秦”是(  )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
  • 3、下图是意大利画家乔凡尼·贝利尼的《群神宴》。画面中,众神或坐或立,谈笑宴饮,穿着打扮与常人无异。这反映了希腊神话的特点是(     )

    A、神高高在上 B、神人同形同性 C、神人等级森严 D、人高于神
  • 4、“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土地。这种自然环境成为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是产生专制制度的根源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 5、公元前6世纪时,释迦牟尼创立宗教,反对婆罗门种姓的优越地位。他认为,种姓之间没有贵贱之分,看人不应分种姓出身,应看其行为和才能。这体现了佛教( )
    A、“忍耐顺从”的思想 B、“众生平等”的思想 C、因果报应的思想 D、独尊安拉的思想
  • 6、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这句话的含义是(     )
    A、尼罗河哺育了古埃及文明 B、有了古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 C、尼罗河是古埃及的内河 D、尼罗河流域是古埃及的国土范围
  • 7、阅读材料:

    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及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图1                            图2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一指出其主要措施。
    (2)、写出材料一事件的历史作用。
    (3)、材料二图1反映了秦朝开创了哪一政治制度?请说出图2中的统一措施。
  • 8、阅读材料:

    文物和遗迹是形象的历史。 

    材料一 下列是入选 “邮票—国博专列”的部分文物。

    材料二

    图3

    (1)、图1文物的名称是什么?图2中文物上刻的文字称之为什么文字?请从其地位或重要性角度分别阐述他们入选的理由。
    (2)、图3所示建筑样式的名称是什么?联系所学,指出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是什么?
  • 9、西汉初期,国力较弱,百废俱兴。为了尽快恢复生产,稳定社会局势,统治者采取了(    )
    A、约法三章政策 B、君主专制政策 C、休养生息政策 D、尊王攘夷政策
  • 10、某同学阅读的历史资料中有“楚汉之争”“约法三章”“垓下之战”等关键词,下列历史人物与这些词相关的是(   )
    A、秦始皇 李斯 B、赵高 秦二世 C、陈胜 吴广 D、项羽 刘邦
  • 11、李伊是秦朝的一名中央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他的职位应是 (    )
    A、太尉 B、御史大夫 C、丞相 D、刺史
  • 12、在《帝国终结》一书中,高度评价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此新制度的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各自为政 此消彼长 B、中央集权 皇权至上 C、层层分封 君主专制 D、郡国并行 权力制衡
  • 13、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写道;“对于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原因,那就是生产力的进步导致了井田制的瓦解和战国授田制(或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这种所谓生产力的进步应该是(    )
    A、青铜业、手工业有所发展 B、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C、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变化 D、铁农具、牛耕的出现并推广
  • 14、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这种原则与下列哪家学派思想相一致。(    )
    A、道家 B、墨家 C、法家 D、兵家
  • 15、在“百家争鸣”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渐确立,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其中形成了如图思想学派。对其历史叙述正确的是(    )

    A、成书于夏朝,主张“无为而治” B、成书于商朝,主张“以德治国” C、成书于春秋,主张“兼爱非攻” D、成书于战国,主张“以法治国”
  • 16、如图反映了战国中期以后,通过不断兼并战争,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先后崛起情况,其中逐渐成为势力最强大的诸侯国是(    )

    A、 B、 C、 D、
  • 17、1953 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对某地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约 80 多个藏粟的窖穴,窖穴里残存了大量粟的化石,还发现有少量破碎的彩陶。据此推测他们发掘的是 (    )
    A、元谋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 18、如图是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以及半坡文化中出土的陶器,尽管他们相距遥远、几乎没有交通,但它们有着极其相似的文化特征,这可以说明中华早期文明发展特点是(   )

    A、起源最早 B、世界领先 C、独一无二 D、多元一体
  • 19、下图不同类型的工具,为距今的70~20万年的北京人所制作。这些工具的制作方法是(   )

    石锤 尖状器 刮削器

    A、打制 B、磨制 C、烧制 D、炼制
  • 20、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
    A、考古发现 B、文献记载 C、神话传说 D、调查问卷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