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社会期中试卷
-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
-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一次阶段性作业质量反馈练习(期中)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湖海塘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10月月考卷
- 浙江省金华市湖海塘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10月月考卷
-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多校联盟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作业(一)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多校联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人文地理学科课堂作业(一)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湖塘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
1、下列选项中,相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天涯海角隆冬暖一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 B、春风不度玉门关一与夏季风的影响有关 C、青藏高原盛夏寒一与地形的影响有关 D、华北平原春干旱一与海陆位置有关
-
2、下图所示为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四个地方(①②③④)的年内各月平均气温与降水量。读图完成小题。
(1)、四地气候的共同特征是( )A、雨热同期 B、降水丰富 C、全年高温 D、冬冷夏热.(2)、据图可以推测四地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②①③ D、④③②① -
3、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气候复杂多样 ②夏季南北温差很大 ③季风气候显著 ④夏季全国降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读《某发展中国家2000- 2055年人 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回答小题。
(1)、下列关于该国2000-2018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0-14岁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提高 B、15-64岁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50% C、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明显下降 D、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10%(2)、未来30年,该国可能面临劳动人口就业压力大和老龄化两大社会难题,合理的应对策略有( )①实行计划生育,降低人口出生率
②增加工作岗位,接纳国际移民就业
③加强社会保障,改善老年人医疗条件
④重视学校教育,提高劳动人口科技素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 1982、2013、2016.2020四个年份的人口数据(指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口)与相应政策简表。
数据年份
总数(亿)
自然增长率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相应人口政策
1982
10.17
15.68%
约为4.90%
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2013
13.67
5.90%
约为9.40%
允许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两个子女
2016
13.92
6.53%
约为10.80%
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的政策
2020
14.12
1.45%
约为13.50%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进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及配套措施
注:按照联合国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7%,该国家或地区即被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材料二:泰国20世纪上半叶推行提倡与鼓励生育 的政策,到60年代中期,人口年均增长率达到3.2%;由于人口剧增,人均耕地减少,粮食供应紧张,资源环境压力陡增,泰国政府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广“家庭生育计划”,控制人口增长。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国家。为提高出生率,缓解老龄化程度,法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人们多生育。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的合理性。(2)、请从人口与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材料一、材料二中中国、泰国和法国不断调整各自人口政策的原因。[相关链接]
(3)、针对“相关链接”反映的现象,说说我国应怎样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
6、下表所示为某市历次人口调查数据。读表,完成小题。
次数
年份
0- 14岁
15-64岁
65岁及以上
一
1990
36.02%
62.23%
1.75%
二
2000
26.05%
68.67%
5.29%
三
2010
21.37%
72.32 %
6.31%
四
2020
20.32%
70.97%
7.11%
(1)、下列最适合作为上表的标题的是( )A、《某市人口素质变化表》 B、《某市男女性别比例变化表》 C、《某市人口总量变化表》 D、《某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表》(2)、解决上述材料反映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A、努力减少老年人口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C、坚决实行计划生育 D、鼓励生育,提高青少年人口的比重 -
7、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口政策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从“国家推行计划生育”“鼓励只生育一个孩子”,到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到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的政策,再到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主要基于( )
①人口老龄化的压力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
②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的均衡发展
③人口基数大、增长迅猛始终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④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8、要推动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应该做的事情有( )
①逢年过节,给亲朋好友寄送过度包装的礼品
②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③建立自然保护区
④选购无氟冰箱、节能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天台县后岸村被认为是和合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过去,后岸村村民以卖石材为生,从业者普遍患尘肺。如今,后岸村依托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寒明岩景区,以石屋、石桥、石舫的独特魅力吸引各方来客,走上了发展旅游业致富的新道路。据此完成小题。(1)、如今的后岸村做好“石”文章,说明了我们要( )A、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 B、扩大资源的开发范围 C、实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D、加大获取资源的速度(2)、后岸村靠旅游业致富体现了当地的人们( )
①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相互关系
②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③践行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④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年12月上旬,英国伦敦上空受反气旋影响,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伦敦被浓厚的烟雾笼罩,交通瘫瘓,路上的行人小心翼翼地前行。市民不仅生活被打乱,健康也受到严重损害。许多市民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增加。据统计,当月因这场大烟雾而去世的超过4000人。
材料二:英国积极打造“后煤炭经济” ,于2015年12月关闭最后一家深层煤矿,终结煤炭时代。1956年英国通过《清洁空气法案》,明确在城市、村镇设立“烟雾控制区”,限定区内只能使用无烟燃料。20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大范围减少工厂、铁路、城乡居民对煤炭的使用。20世纪50-90年代,英国相继在北海发现储量巨大的油气田,获得清洁和廉价的替代能源,并建设了19个大型核电反应堆,保证了大量的电力供应,降低了煤炭使用减少后对经济造成的影响,优化了能源消费结构。
(1)、材料一反映出英国遭遇了什么环境问题?说明这一环境问题引起的主要危害。(2)、英国积极打造“后煤炭经济”的做法,启示各国该如何应对和解决环境问题?(3)、上述材料中英国的发展变化,给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什么警示? -
11、近年来,公共自行车的投放、节能公交车的使用等已经成为各国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一交通方式的推广有利于( )
①完善公共交通,缓解交通拥堵
②减少能源消耗 ,杜绝汽车尾气
③方便人们出行,利于节能减排
④改善环境质量,体现以人为本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据图,我们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人类活动都会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
②要科学合理进行农业生产活动③人类活动须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④应该先发展经济,再保护环境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前些年,我国一些地区的严重雾霾天气曾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环保专家认为,燃煤污染、机动车排放、工业污染和扬尘等污染源排放量大是造成这些地区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我们需要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推动科学发展。一是不能再欠新账,包括提高环保的要求等;二是加快还旧账,包括淘汰落后产能等。
材料三:我国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怎样和谐相处的问题。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基本信息?(2)、联系材料二,谈谈我国政府应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阐述当前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
14、2019年起,我国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预计到2025年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B、彻底解决了我国“垃圾围城”的现象 C、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资源紧缺的现状 D、增加了居民的不便,提高了生活成本
-
15、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人参与。青少年要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有( )
①积极参加环保宣传活动
②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③由学生对随意破坏花草树木的青少年进行罚款
④劝父母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开私家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6、近年来,浙江省各地打响了全民参与的剿灭劣五类水攻坚战,各级政府有“制”也有“智”,如实行“河长制”、实施《水环境保护条例》采用水质检测仪监测水质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要实行河长责任制,并提倡人人参与治水
②应发挥科技在治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③必须把水环境治理纳 人法治的轨道
④可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彻底解决水污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一、图二。


材料二:有人认为 ,地球上没有真正的垃圾,所谓“垃圾”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短缺问题,各国采取了不同举措:英国推出“地沟油”航班波音757客机,相比传统燃料,可减排60%-80%;德国出台了《废弃物处理法》等,使废弃物回收利用得到有效保障;日本全面落实垃圾分类,减少了污染物排放给环境造成的危害。
(1)、根据图一、图二,分析可能导致当前世界自然资源短缺的主要因素。(2)、根据材料二,说说这些国家的举措对我们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有何启示。 -
18、据学者估算,目前占世界能耗总量80%的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最终可采量大约相当于33 730亿吨原煤,而世界能耗量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已探明储量的化石燃料预计只够人类使用一两百年。随着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的逐步枯竭,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还没有重大突破,目前世界正处在“青黄不接”的能源低谷时期。据此完成第小题。(1)、上述材料反映出▲资源出现 了短缺问题。“▲”处填( )A、森林 B、淡水 C、土地 D、能源(2)、从上述材料可知,当今世界出现资源短缺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
①资源浪费和不合理使用现象严重
②化石燃料的储量有限
③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④人类目前还没有找到可以替代常规能源的新能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水是生命之源。人体有 70%左右是水构成的,当人体失去全身水分的20%时就会危及生命;生产1吨谷物约需要1000吨水;制造1吨钢,约需用25吨水。
材料二: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25%-30%。我国600 多个大中城市中,约有400个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一些城市严重缺水。而且,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此外,我国河渠和井灌区水的利用率也不高。有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河渠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 些地区的井灌有效利用率只有60%左右。
材料三:如图。
(1)、联系材料一,指出水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2)、根据材料二,概述我国目前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3)、结合材料三,谈谈我国应如何缓解类似材料二所述的水资源问题。 -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班同学准备围绕建设”环境友好型家乡”这一主题,对家乡开展一次调查活动。第一组同学负责调查家乡自然环境的优势,第二组同学负责调查家乡自然环境的劣势,第三组同学负责调查家乡环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他们可以运用的调查方法有哪些?(2)、你认为第一组和第二组同学可能会调查到哪些基本信息?第一组:
第二组:
(3)、请你和第三组同学一起设计调查问卷中的两个调查问题。问题1:
问题2:
(4)、请结合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表格中写出建设”环境友好型家乡”的相应的具体做法各一例。场所
友好行为
家庭
学校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