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24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图为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政策的时间演变轴,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从“限制生育”到“放开三孩”政策的实施,这将有利于(     )
    A、均衡东西部人口的分布 B、鼓励人口向农村转移 C、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D、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2)、下列政策,从长期看有助于促进人口出生率提升的是(     )

    ①提高生育津贴②教育双减,降低教育成本③提升女性受教育水平④增加女性就业岗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2、《“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提出明确要求,到2025年,通过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水等方式,实现全国年用水总量控制在6400亿立方米以内的目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目前,地球上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主要有(     )

    ①河流水②淡水湖泊水③浅层地下水④高山冰川⑤两极冰盖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
    (2)、关于我国水资源概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多北少 B、总量丰富 C、人均占有量少 D、冬春多、夏秋少
  • 3、2024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末,全国人口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图为2015年2̃023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5年2023年,我国人口总数开始减少的年份是(     )
    A、2016年 B、2018年 C、2022年 D、2023年
    (2)、若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将导致(     )
    A、医疗体系崩溃 B、就业竞争激烈 C、养老负担加重 D、教育需求暴增
    (3)、为应对上述社会问题,可行的措施有(     )

    ①调整生育政策②完善养老制度③加快城市化进程④实施延迟退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案例探究】

    案例主题:海绵城市

    案例背景:“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进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案例资料:

    资料一:“海绵城市”的建设涉及多领域的知识、技术和大量的资金,包括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的安装和后期的运营和维护等。

    资料二:下图示意我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试点分布、“海绵城市”建设。

    (1)、说出首批“海绵城市”的大致降水范围。
    (2)、说出我国“海绵城市”发挥蓄水作用最明显的季节,并解释自然原因。
    (3)、简析建设“海绵城市”的意义。
    (4)、有人认为“我国干旱地区的城市适宜推广建设海绵城市”,你是否认同,说明理由。
  • 5、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式学习】

    项目主题:候鸟式养老

    调查背景:近些年来,很多老年人过起了候鸟式的生活,北方群众搭乘“越冬专列”到南方地区生活一段时间。该专列从哈尔滨出发,一路南下,直达海口市。

    调查资料: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城市常年入冬时间。

    调查内容:

    (1)、“越冬专列“从哈尔滨出发抵达广东湛江后要登上海南岛,说出需要乘船横渡的海峡。
    (2)、读图说出我国东部地区入冬的规律。
    (3)、说出“越冬专列”穿过的两个地形区。
    (4)、冬季,到海口的越冬人数日益增多,说出对海口市的影响。
  • 6、《中国制造2025》提出,我国应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向制造业强国迈进。下图为2017—2021年我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及增速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近五年,我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     )
    A、基本持平 B、有增有减 C、持续下降 D、持续上升
    (2)、我国智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归功于我国积极发展(     )
    A、家具制造业 B、高新技术产业 C、农副产品加工业 D、棉纺织工业
    (3)、推测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最大的城市是(     )
    A、兰州 B、西宁 C、上海 D、海口
  • 7、下表为我国三大地形区农作物和作物数值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作物熟制

    小麦、玉米

    花生

    两年三熟

    水稻

    油菜

    一年两熟

    小麦、玉米

    大豆

    一年一熟

    (1)、表中③为(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土高原
    (2)、表中三大地形区按照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 8、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购物方式也悄然发生了变化。现在“网购”作为一种新兴的购物方式,已成为许多人购物时的首选渠道。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从产地“网购”了一批甜菜,便宜了不少钱。该甜菜的产地最可能是(     )
    A、河北 B、西藏 C、海南 D、浙江
    (2)、将网购物品“送货上门”,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3)、“淘宝”“微信”“美团”等手机软件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这主要得益于(     )

    ①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       ②人口增长速度快

    ③国家政策的支持                 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我国人口、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下图为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区域比重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A、南方地区水多地少 B、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均南多北少 C、北方地区地少水多 D、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均北多南少
    (2)、缓解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A、北粮南运 B、退耕还林 C、修建水库 D、跨流域调水
    (3)、下列措施中,属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有(     )

    ①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②将草地开垦为耕地,提高粮食产量

    ③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④保护好每一寸耕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0、针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国家颁布了《土地管理法》以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和保护。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 B、土地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C、我国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比重最大 D、我国土地类型齐全,可开垦的后备土地多
    (2)、下列地形区与其主要土地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耕地 B、大兴安岭—草地 C、内蒙古高原一林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 11、读“沿32°N线中国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巫山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2)、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     )
    A、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B、中部地势高,东西部地势较低 C、东高西低,海拔呈直线式下降 D、地势起伏和缓,地势落差较小
    (3)、下列地形区与其别称的组合,错误的是(     )
    A、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塞上江南” B、东北平原—“黄土地” C、柴达木盆地—“聚宝盆” D、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4)、我国地势特征产生的影响有(     )

    ①阻碍了夏季风从北向南吹送;       ②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

    ⑧众多大江大河自东向西流:       ④阶梯交界处形成丰富的水能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12、《航拍中国》片头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的乐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说明我国是一个(     )
    A、面积广大的内陆国 B、海岸线漫长曲折的岛国 C、海陆兼备的大国 D、面积广大的群岛国家
    (2)、“四季轮回的天地,冰与火的乐章”道出了我国(     )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明显 B、东西距离长,时间差异大 C、大部分位于高纬度,终年严寒 D、跨寒、温、热三带,光热条件好
  • 13、电影《长津湖》讲述的是1950年冬天,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冰天雪地的长津湖地区展开的一场抗美援朝的血战,影片掀起了一场“最可爱的人”的热潮,也激发了我们学习英雄、报销祖国的坚定信念。读中国、朝鲜、韩国部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和朝鲜都濒临(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日本海
    (2)、下列关于中国和朝鲜的对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B、都位于亚洲 C、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D、都跨寒、温、热三带
  • 14、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发展工农业的基础较好。读两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地区山脉、河流分布的特点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众多、盛产水稻,是著名的“”。
    (2)、两地区农业用地利用类型都以为主,但具体类型不同,长江中下游平原以为主。
    (3)、两地区都是我国水稻主产区,其种植水稻的共同有利气候条件是
    (4)、甲、乙两工业基地中,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填名称),据图分析,与乙相比,甲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 15、2022年12月24日,台湾东部发生5.2级地震;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省发生5.3级地震;11月21-12月18,世界杯在波斯湾边的卡塔尔举办。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台湾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填数字)。
    (2)、读图分析,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3)、卡塔尔世界杯期间,波斯湾边地震风险(大/小)。
    (4)、世界杯之所以选择冬季举办,是因为(     )。
    A、卡塔尔是热带沙漠气候,选择冬季相对凉爽,有利于运动 B、卡塔尔和我们季节相反 C、避开卡塔尔地震活跃期 D、卡塔尔冬季降水多,运动会需要大量用水
  • 16、河北省某中学七年级1班的同学要到附近杨家镇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读“杨家镇附近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清凉河的大致流向为 , 甲乙丙丁有瀑布景观的是
    (2)、“因地形,用险制塞”是历代修筑长城的重要经验,图中长城所在的地形部位是。若其图中长度是2厘米,那么实际长度应是千米。
    (3)、图中清凉河有①②③④条支流,其中绘制错误的是 , 并说明理由:
  • 17、在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实践过程中,贵州人民探索出立体农业的开发模式。在贵州肇兴侗寨,有大面积的稻作梯田,梯田浸泡过冬,春季波光粼粼,稻鱼共生,金秋鱼肥稻香,景色怡人。在当地政府引导、企业扶持下已形成了“稻-鱼-游”生态旅游模式,走上了致富之路。完成下面小题。
    (1)、贵州人民探索出的立体开发模式主要是因为当地(     )
    A、地表崎岖高原山地为主 B、冬暖夏凉湿润多雨 C、河湖密布支流众多 D、植被茂盛风景优美
    (2)、贵州肇兴侗寨“稻-鱼-游”生态旅游模式,下列不符合国家提倡的是(     )
    A、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B、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C、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 D、扩大梯田的大规模种植区
    (3)、肇兴侗寨“稻-鱼-游”生态旅游模式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①国家政策扶持 ②平原广阔 ③雨热充足 ④侗乡民俗风情 ⑤经济发达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 18、读我国四大工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起止点为(     )
    A、新、沪 B、青、苏 C、甘、沪 D、新、苏
    (2)、西气东输将为东部地区带来的好处是(     )
    A、迅速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 B、加重东部城市的污染 C、增加出口,赚取外汇 D、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
    (3)、西气东输工程不穿越的地形区是(     )
    A、河西走廊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 19、“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自然条件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①、②、③为四大地理区域间的界线,界线②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
    A、降水量 B、经济发展水平 C、地形地势 D、民风民俗
    (2)、下列描述,与丙地区不相符的是(     )
    A、温带水果的故乡,盛产苹果、梨、桃等 B、民居墙体厚,窗户小 C、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甘蔗、油菜等 D、1月均温在0℃以下
    (3)、下列诗句的描绘与四大地理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
    A、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甲地区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乙地区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丙地区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丁地区
  • 20、下表为“小米手机部分零部件供应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零部件

    中央处理器

    屏幕

    摄像头

    滤镜调色

    供应商

    英国

    日本

    日本

    德国

    (1)、从该品牌手机部分零部件供应商组成可以看出(     )
    A、供应商的零部件价格低廉 B、手机零部件全部依赖进口 C、国际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D、国际经济合作越来越密切
    (2)、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     )
    A、“北北合作” B、“南北对话” C、“南南合作” D、“南北差距”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