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洋中脊是指弯曲延伸的长长的山链,其隆起于海洋底部中部,并贯穿整个世界大洋,其形成与板块运动有关。2024年8月,从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获悉,中国工程院某科研团队在加克洋中脊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读加克洋中脊位置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极地地区主题】(1)、加克洋中脊位于格陵兰岛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2)、科研人员在加克洋中脊附近海域科考面临的困难不包括( )A、极端寒冷 B、厚冰区大,浮冰较多 C、海雾频繁 D、企鹅等野生动物侵扰(3)、我国科研人员在加克洋中脊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有利于我国( )A、观测气候变暖对南极的影响 B、加深对北极熊种群分布的了解 C、深入认识地球板块运动的机制 D、大力开发加克洋中脊的矿产资源
-
2、2024年9月,广东省某中学地理小组到贵州省开展跨学科主题研学实践活动。下图为研学附近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跨学科研学+地图应用主题】(1)、乙峰与C村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A、150米 B、200米 C、350米 D、400米(2)、研学实践活动中,学生最可能看到跌水(突然倾泻而下的水流)景观的位置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3)、学生们在研学途中,发现有的村受山高地形封闭影响,“人去村空”,一片荒凉,几乎成为“无人村”,图中最有可能成为“无人村”的是( )A、A村 B、B村 C、C村 D、D村
-
3、白菜原产于我国华北一带,“立秋种,处暑栽,立冬前后收白菜”。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相邻节气间隔约15天。下图为地球公转与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北半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地球的运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1)、假如立秋时节种白菜,立冬当天收获,由种到收大约经历了( )A、60天 B、90天 C、130天 D、150天(2)、白菜的生长期大约在8月初至11月初,说明白菜具有____的生长习性。( )A、喜光热、耐高温 B、喜低温、耐酷寒 C、喜温凉、耐寒 D、喜干旱、耐盐碱
-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钱凯港是中秘共建“一带一路”重要项目,钱凯港位于秘鲁首都利马以北的钱凯湾内,紧邻太平洋,地理位置优越,港口最大水深达17.8米,是天然深水良港。钱凯港通过钱凯隧道与泛美公路连接,陆路交通便利。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4日晚,钱凯港“开港”。钱凯港一期工程可以将秘鲁和中国的海运时间缩短至23天,节约20%以上的物流成本,每年为秘鲁带来45亿美元经济收益,创造8000多个就业岗位。下图为秘鲁的位置和范围图。
(1)、说出秘鲁的地理位置。(2)、说出秘鲁人口的分布特点。(3)、分析钱凯港发展港口运输的优势条件。(4)、简述钱凯港开港对秘鲁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南地处华北平原,多为冲积土和褐土,有机质含量较高,保水保肥能力强。其年产小麦居中国首位,成为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近年来,河南省采用无人机喷洒农药、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等方式发展智慧农业。如今,百姓餐桌上的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等食品60%都来自河南,该省以农兴工,以工促农,实现由“国人粮仓”到“国人厨房”的转变,带动百万人实现脱贫致富。未来河南将深化绿色技术应用,应对气候变化,巩固“粮仓”地位。
下图为河南省简图、冬小麦生长条件卡和郑州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1)、说出河南的气候类型,并描述其气候特征。(2)、分析河南省小麦产量居全国首位的优势自然条件。(3)、简述河南省由“国人粮仓”到“国人厨房”的转变,对河南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4)、从科技角度,为河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建议。 -
6、凤堰梯田是秦岭脚下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梯田。该梯田水源丰富,水流常年不绝,形成“森林—水系—梯田—村落”山林农业生态体系。2024年9月,该梯田入选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如图为凤堰梯田位置及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凤堰梯田最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A、玉米、苹果 B、小麦、甜菜 C、花生、甘蔗 D、油菜、水稻(2)、凤堰梯田水流常年不绝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夏季风带来暖湿气流,降水多②秦岭冰川广布,冰雪融水多
③汉江水蒸发成云雾,形成降水④森林茂密,涵养水源能力强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3)、凤堰梯田山林农业生态体系体现的理念是( )A、林田共存、人地和谐 B、因地制宜、耕牧结合 C、联结东西、大美和谐 D、人进沙退、治沙生绿 -
7、鱼鳞坝是一种建在溪流上的形如鱼鳞的层层叠叠式堰坝。我国某地的鱼鳞坝始建于宋朝,每个“鳞片”弧长约3米,深不足0.5米,均可蓄水。传统的鱼鳞坝能很好地适应当地自然环境,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综合效益高。读鱼鳞坝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早期鱼鳞坝的作用有( )A、增加落差便于洪水期泄洪 B、增强洪水对河道的冲刷 C、枯水期蓄水可进行生活漂洗 D、方便车马洪水期涉水过溪(2)、现在对鱼鳞坝的维护和建设可促进当地发展( )A、航运业 B、灌溉农业 C、旅游业 D、水电业(3)、鱼鳞坝一般多见于我国的( )A、山东北部地区 B、浙江南部地区 C、山西中部地区 D、新疆南部地区
-
8、2024年7月11日是第35个世界人口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是( )A、印度 B、中国 C、巴基斯坦 D、尼日利亚(2)、俄罗斯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 B、劳动力数量多 C、人口基数大 D、人口增长过快(3)、针对俄罗斯面临的人口问题,应该( )A、实行控制人口的生育政策 B、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C、大力发展工业,增加就业岗位 D、完善教育环境,提高人口素质
-
9、2025年4月,北京举行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备受关注。该赛事对机器人要求极高,“倒逼”团队突破能源效率、运动控制、机械结构等技术瓶颈,还能带动产业链上游技术升级,促进下游应用场景开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人工智能主题】(1)、人形机器人研发依赖( )A、丰富的自然资源 B、先进的科学技术 C、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D、广阔的消费市场(2)、举办机器人赛事对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有( )
①上游产业技术升级②下游产业价格提升
③突破技术瓶颈④机器人性能的完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人行机器人的下游应用场景有( )①酒店机器人送餐②物流自动分拣货物③智能辅助驾驶④完全取代其他行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0、某知名港企拟将巴拿马运河科隆自贸区的海外港口经营权售卖给美国某企业,科隆自贸区对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该举措引发舆论热议。下图是巴拿马运河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发展与合作主题】(1)、巴拿马运河( )A、是南美洲和非洲分界线 B、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 C、链接科隆贸易区和新太平洋自贸区 D、位于美国境内(2)、我国与科隆自贸区合作的主要原因是( )A、科技发达 B、政策支持 C、资源丰富 D、劳动力廉价(3)、将巴拿马运河旁的港口卖给美国可能会( )A、增加中国的运输成本 B、增加美国的运输成本 C、提高中国的经济实力 D、促进中美的和平建交
-
11、甜樱桃和中草药云木香是云南省鲁甸县的著名物产。甜樱桃适宜生长在山区向阳山坡、地面坡度小、无积水的环境中;云木香适宜生长在海拔1500~2500米的山区。下图是鲁甸县部分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地区位于海口市(20°N,110°E)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2)、鲁甸县所在地形区的特征是(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地势坦荡,一望无际 C、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D、地形崎岖,峰林广布(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适宜甜樱桃生长的地方和云木香最高生长地分别是( )A、①地、②地 B、①地、④地 C、②地、③地 D、②地、④地
-
12、2024年11月1日,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起航,此次考察的重点工作是建设秦岭站配套设施设备,调查气候变化对海冰的影响与反馈。下图为南极地区30多年来海冰范围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极地地区+地图主题】(1)、秦岭站地理坐标约为( )A、(74.5°N,163.5°W) B、(74.5°S,163.5°W) C、(74.5°N,163.5°E) D、(74.5°S,163.5°E)(2)、与1979年相比,近年来( )A、秦岭站附近海冰消失 B、南极地区整体海冰范围减小 C、大西洋海域海冰没有变化 D、太平洋海域海冰范围增大(3)、为应对海冰持续融化,我们应该( )
①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②开发清洁能源
③少用一次性用品④全面禁止碳排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13、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24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欧洲的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与三国领导人达成多项共识,取得丰硕成果,中欧合作再出发。
材料二 “渝新欧”班列线路东起我国重庆,西至德国杜伊斯堡,全长11000多千米,是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十多年发展,中欧贸易量日益增大。
材料三 图为“渝新欧”班列主要线路示意图。
(1)、中欧贸易量日益增大,其中“渝新欧”班列运回中国的农产品,以欧洲西部盛产的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说明欧洲西部的业发达,运用所学知识,说出该地区发展此类农业的有利条件是。(2)、沿着“渝新欧”班列主要线路从杜伊斯堡到阿拉山口的植被发生明显变化,依次是 , 原因是。(3)、与海运相比,“渝新欧”班列在货物运输方面的优势是。探究:“渝新欧”班列途经俄罗斯,该国的贝加尔湖结冰期较周边地区偏长,结冰开始的时间相对较晚,融冰时间更晚的原因。
-
14、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粮食安全是国家的物质保障。我国三大育种基地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优势着力打造农作物“种业芯片”,其中甘肃省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天干地不干”是其作为种子生产基地的独特自然条件。
材料二 图为中国三大育种基地分布和四大地理区域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占全国比重示意图。
(1)、农谚“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中描述的粮食作物是 , 该作物主要产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区,该地区水土资源的配合特点是。(2)、我国三大育种基地中,热量条件最好的是育种基地。甘肃育种基地成为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的优势自然条件有哪些?(3)、耕地安全与种子安全同等重要,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据图可知,我国耕地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为 , 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保护耕地的有效措施。 -
15、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材料二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2023年12月18日全线通车,线路全场988km,贯穿海口等12个滨海市县、31家A级景区,对促进海南自贸港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材料三 下图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和“海南7月平均气温及环岛旅游公路分布示意图”。
(1)、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运动,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全线通车的日期最接近的节气是 , 参加通车仪式的北方游客感受到当日海口白昼时长比其家乡 , 造成两地当日昼长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2)、7月海南岛降水丰富,是因为受富含水汽的季风的影响,此时海南岛的平均气温分布特征为 , 其主要原因是海南岛。(3)、据材料二说出影响海南岛旅游公路选线的主要因素是。海南环岛旅游公路等交通设施逐步完善,对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有哪些积极作用? -
16、地理实践是学习地理的有效途径,某地理小组搜集到某区域海陆分布示意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下图和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甲地
月平均气温
1月
19℃
7月
2℃
年降水量
2052mm
乙地
月平均气温
1月
21℃
7月
-3℃
年降水量
268mm
(1)、甲、乙两地最可能位于( )A、非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2)、关于甲、乙两地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年降水量集中在1月 B、乙地夏季温和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C、1月甲地盛行西北季风 D、7月乙地等温线较同纬度海洋偏北 -
17、中国2023年11月开始为期5个多月的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并于2024年2月建成我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秦岭站。读图为中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和南极地区气候资料,完成下面小题。(1)、在此次南极地区考察、建站过程中,我国科考队员需要克服的困难主要有( )
①极夜②酷寒③烈风④暴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若一架飞机从秦岭站向泰山站运送物资,沿最短航线飞行的方向为( )A、一直向正西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C、一直向西北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
18、2023年12月,随着港珠澳大桥旅游正式向公众开放,祖国内地赴港、澳旅游的人持续增长。读表为香港出口商品的地区构成和图为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香港进出口商品的地区构成
项目
时间
进口比重
出口比重
祖国内地
其他国家和地区
祖国内地
其他国家和地区
2010
45.5%
54.5%
44.9%
55.1%
2020
45.4%
54.96%
59.18%
40.82%
(1)、关于港珠澳大桥表述正确的是( )①联通了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②促进港澳地区旅游业发展
③连接香港、澳门、广州三地
④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内部联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据表可知,香港2020年相较于2010年( )A、和祖国内地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B、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商品比重上升 C、从祖国内地进口商品比重增大 D、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商品比重下降 -
19、某地理学习小组对比学习日本和巴西,探究两国的地理特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对比两国河流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含沙量均大 B、都有结冰期 C、巴西亚马孙河流域面积广 D、日本的河流多自南向北流(2)、关于两国地理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都位于热带,水热充足 B、两国的贸易往来以海运为主 C、两国矿产资源都很丰富 D、城市都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
20、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科研成果,为我国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重要数据支撑。本次科考途经图为所示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科考船途经的甲海峡是( )A、白令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台湾海峡 D、土耳其海峡(2)、甲海峡沟通的海洋是( )A、北冰洋、大西洋 B、北冰洋、太平洋 C、大西洋、太平洋 D、印度洋、太平洋(3)、下列做法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进而减缓全球变暖的有( )
①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②用柴草做生活燃料③大规模发展重工业④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