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在历史文化展区,同学们看到了一座四合院的模型。四合院现已成为代表北京的符号之一。读四合院模型图及北京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四合院的主要建筑特点是        (   )
    A、屋顶较缓,利于排水 B、墙体较薄,美观保暖 C、窗户较大,通风防潮 D、四面围墙,防风挡沙
    (2)、为保护旧城原有的建筑风貌,应( )

    ①整治当地违规自建房 ②合理保护,适度开发 

    ③外迁四合院原住居民 ④修旧如旧,保留原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2、初入大厅,映入同学们眼帘的是一件半球形青铜雕塑,名为“北京湾”,该雕塑真实再现了北京独特的地理环境特征。读北京位置图和“北京湾”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北京市        (   )
    A、东南部濒临渤海 B、地处高纬度、暖温带 C、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角 D、四周均被河北省围绕
    (2)、“北京湾”雕塑反映出北京        (   )
    A、地势西北低、东南高 B、以平原、山地为主 C、地形平坦,一望无垠 D、河流自西向东注入东海
  • 3、游客从岸边渡船上岸,往前可到一处院落,院前有良田美池,阡陌交错。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院前的良田多为(耕地类型),良田中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可能是 , 一年可收获次。
    (2)、画中区域位于山区,该地区良田多分布在 , 主要影响因素为
    (3)、据考证,《千里江山图》的主要取景地是庐山和鄱阳湖。鄱阳湖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种植区,简析其发展种植业的优势自然条件。(任答两点)
    (4)、近年来,鄱阳湖出现了枯水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水位严重降低等现象,请你就如何保护鄱阳湖生态建言献策。(任答两点)
  • 4、《千里江山图》画卷中许多船倚靠在江边,有的停泊靠岸,有的满载货物,水路便捷畅通。读南方地区水系图和《千里江山图》局部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画卷中的许多船舶体现出当地    (   )
    A、山地广布 B、海港众多 C、森林广袤 D、河网密布
    (2)、南方地区适宜行船的优势条件有 (  )

    ①气候温暖,可全年通航

    ②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

    ③降水丰沛,河流流量大

    ④河湖众多,航道深且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来往商船中运输的货品最可能是 (  )
    A、羊毛 B、大米 C、甜菜 D、苹果
  • 5、《千里江山图》中局部展现出以山为主的景色,山脚修竹茂林。读南方地区局部地形图和竹子资料卡、《千里江山图》局部图,完成下列小题。

    竹子资料卡

    竹子最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地势起伏较大、有一定坡度、排水良好的地区。

    (1)、下列地形区中最适宜竹子生长的是( )
    A、四川盆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云贵高原 D、东南丘陵
    (2)、南方地区适宜竹子生长的条件有 ( )

    ①降水丰沛,水源充足

    ②丘陵起伏,利于排水

    ③纬度较低,气候温暖

    ④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近年来,南方地区竹林面积稳步增长,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
    A、增强土壤肥力 B、减缓水土流失 C、改变气候特征 D、营造地表形态
  • 6、《千里江山图》中有一条曲折山路从山下通向群山,怀抱着几座屋舍。读《千里江山图》局部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屋舍房顶坡度较大体现了当地( )
    A、夏季降水丰沛 B、一年四季分明 C、夏季炎热干燥 D、冬季寒冷潮湿
    (2)、影响图中房屋“一半着陆,一半在水”的主要因素是    (   )
    A、资源分布 B、地形地势 C、气候类型 D、河流流向
    (3)、屋舍底层木柱支撑架空可以预防  (   )
    A、地震 B、鼠患 C、洪灾 D、扬沙
  • 7、《千里江山图》开首高山之巅直入云霄,雄奇山崖屹然耸立,与辽阔的水面相接。读南方地区简图和《千里江山图》局部图,完成下列小题。
    (1)、《千里江山图》描绘的区域    (   )
    A、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 B、大部分位于热带 C、位于横断山脉以西 D、东临渤海和南海
    (2)、能反映《千里江山图》描绘场景的诗句是 (   )
    A、风吹草低见牛羊 B、青海长云暗雪山 C、青山隐隐水迢迢 D、大杏金黄小麦熟
  • 8、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区域,在当下的经济格局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读长三角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探究一:交通“一张网”

    截至 2024年底,长三角铁路营运里48程超过(1)5万千米,跃居全国第一。近年来,随着高铁不断延伸、公路桥梁互联互通,长三角已迈入半小时生活圈、一小时通勤圈、24 小时包邮圈,区域内各地交通卡可以通用,公共事务可以异地办理。

    长江三角洲地处平原,区域内各地快速出行、物流高效、交通卡可以通用,公共事务可以异地办理,这主要依赖于

    (2)、发达的交通网络带动了长三角地区(种植业/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在长三角地区可以参观到的特色文化景点有(任答一点)。
    (3)、探究二:产业“一条链”

    长三角作为全国最大的汽车出口口岸,通过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在长三角的“造车版图”中,由上海提供芯片、软件等组成汽车“大脑”,江苏提供动力电池,浙江提供一体化压铸机,安徽整车组装……

    对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是

    (4)、在长三角“造车版图”中,各地分工明确,主要目的是
    (5)、探究三:生态“一幅图”

    这些年,长江三角洲城市协同推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跨省打造长三角“水乡客厅”、联合开展长江“十年禁渔”……长三角不断绘就更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图景。

    长三角区域城市、人口(稀疏/密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6)、(中考新设问·建议类开放)请你为长三角地区如何平衡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出谋划策。(任答两点)
  • 9、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小桥流水人家”文化景观,吸引着国内外游客观光。读“小桥流水人家”文化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

    (1)、形成“小桥流水人家”文化景观的自然条件是    (   )

    ①气候湿润,河网密布

    ②地势平坦,水运便利

    ③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④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影响图示民居屋顶坡度设计的主要因素是    (   )
    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风向
  • 10、2024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 100万标准箱大关,连续15 年居全球第一。读上海港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上海港濒临    (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上海港出口数量较多的商品可能是( )
    A、煤炭资源 B、石油资源 C、粮食作物 D、新能源汽车
    (3)、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 15 年居全球第一,是因为上海    (    )

    ①通江达海,海陆交通便利

    ②技术先进,经济发展水平高

    ③科技发达,港口运行高效

    ④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年年收稻卖江蟹,二月得从何处来”,这句诗反映了宋代太湖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的农业场景。读太湖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太湖流域所在地区被誉为    (  )
    A、“鱼米之乡” B、“塞上江南” C、“天府之国” D、“水能宝库”
    (2)、太湖流域及其周边地区实现“年年收稻卖江蟹”,主要得益于    ( )

    ①临海沿江,出口便利

    ②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③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④河湖密布,水源充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长江三角洲具有明显的“江南水乡”特征,其地理位置优越,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描述此地。读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 “江南水乡”    (   )
    A、位于西部沿海地区 B、位于长江中游地区 C、濒临我国黄海和东海 D、人口密集,铁路线稀疏
    (2)、“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苏杭”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    (   )
    A、沪、杭 B、苏、浙 C、皖、浙 D、沪、赣
    (3)、在“江南地区”可以欣赏到    (   )
    A、窗含西岭千秋雪 B、黄沙漫漫驼铃远 C、风吹草低见牛羊 D、黄梅时节家家雨
  • 13、腾冲自古就有“云药之乡”的美誉。天麻是腾冲市中药材产业主要发展的品种之一,适宜种植在海拔1400米~2 800 米的地区,天麻喜清凉,适宜在夏季凉爽、冬季不太寒冷的自然环境下生长。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好山好水出好药】

    高黎贡山孕育了腾冲,加之腾冲河流众多,土壤肥沃,适宜多种中药材生长,生产出的农产品含较多人体所需微量元素。

    腾冲市位于云南部,地处山区,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2)、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腾冲市种植天麻的优势自然条件有。(任答一点)
    (3)、【多方努力共推进】

    为促进天麻产业健康发展,腾冲与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某农业公司签订了三方合作协议,开展了天麻种植示范带动、品种选育、菌种厂建设等项目,完善制定并出台《腾冲天麻仿野生生产技术规程》。

    为实现天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腾冲市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任答一点)

    (4)、【产业升级促发展】

    腾冲天麻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乌天麻,乌天麻品质好、适口性强,能够实现药食同源,同时“天麻上餐桌”也是主攻方向。

    结合天麻发展方向,列举腾冲市天麻产业可发展的产业形式。(任答两点)

    (5)、分析腾冲市大力发展天麻种植产业的意义。(任答两点)
  • 14、鱼灯是徽州民俗的传统文化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鱼灯以“竹”编制骨架,糊纸绘画成“鱼”,每年元宵节前后,人们以鱼灯游村,寓意年年有余并祈求捕鱼平安。下图为鱼灯流行范围图和毛竹生长习性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鱼灯流行地区较为发达的农业类型可能为(   )

    ①种植业②渔业③林业④畜牧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鱼灯骨架多采用毛竹青片制成,毛竹在皖南山区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
    A、地形平坦开阔 B、气候温暖湿润 C、黑土土壤肥沃 D、生产历史悠久
    (3)、鱼灯产业发展对当地的有利影响有(   )

    ①延续传统手工艺技术

    ②保护和传承徽州文化

    ③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④完全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甘肃西瓜品种多,果肉细腻、甜度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除在本地售卖之外,还远销国内各地和海外市场。

    材料二:2023年甘肃省皋兰县在与天津市“东西部协作”项目扶持下,首次引进种植西瓜新品种赤金西瓜,亩产可达3500千克~4000千克,市场价格也比传统的绿皮西瓜高。

    材料三:甘肃省简图、天津市年降水量分布图与西瓜生长习性资料卡。

    (1)、甘肃省北部主要位于我国与半干旱区,天津市濒临我国海,造成两个省级行政区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2)、甘肃省西瓜品质高、口感好,当地适宜种植西瓜的气候条件有。(任答两点)
    (3)、皋兰县与天津市“东西部协作”项目中,天津市主要提供 , 皋兰县的赤金西瓜丰收后能够快速运输至全国各地,主要得益于
    (4)、简析皋兰县引进并种植赤金西瓜对当地发展的意义。(任答两点)
    (5)、请你说出两地开展“东西部协作”还可以涉及的领域并提出建议。(任答两点)
  • 16、2025年3月28日,以“京港携手,智引全球”为主题的京港科技创新论坛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京港两地在科技创新领域深度融合、互利共赢。读北京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连接京港两地的铁路干线是    (   )
    A、京沪铁路 B、京昆高速铁路 C、京广铁路 D、京港高速铁路
    (2)、京港两地在科技创新领域开展合作的有利条件有    (   )

    ①北京人才众多、科研实力强

    ②香港金融发达、科研资金多

    ③两地产业结构完全相同

    ④两地交通互通,联系紧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跨区域的科技创新合作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

    ①促使产业全部向北京转移

    ②促进两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③促进两地文化完全融为一体

    ④实现产业互补、人才互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7、河南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省内地名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地理信息。对此某中学地理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相关探究。

    (1)、平顶山市古为豫州地,后该地因该地的平顶山而得名。

    平顶山市地名的来源与(地形/水文)有关。

    (2)、洛阳市地处洛水(洛河)河畔,古代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故而得名。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

    东汉洛阳城因地处洛河(方位)岸而得名,洛阳能成为多个朝代都城的优势有(任答一点)。

    (3)、驻马店因曾设驿站而得名。此地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周边人口密集,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的美称。

    结合驻马店的地理位置,分析其能成为驿站的条件有。(任答两点)

  • 18、徽州,古称歙州,其文化底蕴深厚。为发展区域经济,以黄山为核心开发旅游资源,推动皖南旅游发展。1987年撤徽州地区设地级黄山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徽州改名为“黄山市”的主要目的是(  )
    A、传承徽州文化 B、提升城市等级 C、优化行政划分 D、发展旅游经济
    (2)、改名为“黄山市”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①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②提升黄山知名度,带动旅游业发展

    ③彻底改变当地产业结构

    ④提升城市科技水平,吸引科研机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地名是认识一个空间地域的最初印象,蕴藏着该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信息。读我国青海河湟谷地地名分类统计表,完成下列小题。

    分类

    特征

    (部分)

    自然景观类

    人文景观类

    地形类

    (21%)

    水文类

    (4.1%)

    语言类

    (27.5%)

    建筑类

    (6.2%)

    姓氏类

    (7.2%)

    主要用词

    沟、山、崖、岭

    河、泉、水

    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

    寺、城堡、窑

    李、王、马、杨

    (1)、当地“响河村”“王家庄村”地名命名的主要依据分别是    (   )
    A、地形方位和历史典故 B、自然资源和建筑风格 C、山脉河流和人文习俗 D、山脉河流和建筑风格
    (2)、上表中青海河湟谷地语言类地名出现比例最高的原因是    (   )
    A、少数民族聚居 B、自然资源丰富 C、地形复杂多样 D、人口分布集中
    (3)、“沟”“山”“崖”“岭”等地名命名,反映出当地的地表形态特征是(   )
    A、地势平坦开阔 B、内部起伏和缓 C、地势起伏较大 D、四周高、中间低
  •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科农业合作示范基地位于科特迪瓦南部的迪沃省。近30年来,中国农业专家手把手地对当地农民进行育秧插秧、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并进行水稻新品种的培育,同时捐赠了大批插秧机、手扶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设备,极大地促进了科特迪瓦水稻种植业的发展。

    材料二:图1为科特迪瓦位置示意图,图2为科特迪瓦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1)、简述科特迪瓦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说出迪沃省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
    (3)、概括中国对科特迪瓦水稻种植业的援助方式。
    (4)、简述中科农业合作示范基地的建设对科特迪瓦水稻种植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