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2023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新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借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展了无人机和大型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智能化精准作业,2023年新疆棉花机械化采收率已达85%以上。
材料二 下图为1980年和2023年我国主要产棉省区棉花产量(万吨)变化图。
(1)、与1980年相比,2023年我国棉花主产区已向转移。(2)、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新疆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 新疆棉花生产的灌溉水源主要是。(3)、与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相比,新疆发展棉花生产的优势条件是。(4)、简述开展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智能化精准作业对新疆棉花生产的有利影响。 -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秦岭站位于罗斯海恩克斯堡岛,主楼由数十根深入基岩的立柱支撑。考察站所在地常年风向相对稳定,其西侧有一座海拔约40米的山丘,是秦岭站建筑避风的一道屏障。
材料二 左图为南极秦岭站位置示意图,右图为秦岭站主楼景观图。
(1)、在左图的弧线上用箭头绘出地球自转方向。(2)、南极地区多狂风。秦岭站所在地常年风向大致为风,秦岭站主楼建设所采取的防风措施主要有。(3)、秦岭站建设使用克服了“冷脆现象”的钢材,是为了应对南极地区的环境特征。(4)、秦岭站的建成,推动了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的发展,促进了相关国际合作。列举秦岭站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三江并流区是指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河在云南省境内并行奔流的区域。三江并流区的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河流奔腾在崇山峻岭之中,形成举世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景观。
材料二 下图为三江并流区位置及地形略图。
(1)、“三江并流”的“三江”指的是、澜沧江和。(2)、三江并流区的地势特征是 , 地表形态特征为。(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说明该地区形成三江并流景观的原因。(4)、写出一种三江并流区易发生的自然灾害以及在遭遇该灾害时的避险措施。 -
4、洪泛森林是指经常在洪水期被长时间淹没的一种雨林。下图为洪泛森林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洪泛森林景观最可能是( )A、
B、
C、
D、
(2)、洪泛森林广泛分布的区域是(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密西西比河流域 D、亚马孙河流域 -
5、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徐州市人口增长特点发生了较大变化。下表为2021—2023年徐州市人口和民生相关数据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年)
常住人口(万人)
出生率(‰)
死亡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
2021
902.85
7.1
6.8
3.4
2022
901.85
6.3
7.0
3.6
2023
902
5.7
8.0
3.8
(1)、徐州市常住人口数量由2022年减少转变为2023年增加。这种变化的出现是由于人口( )A、出生率上升 B、死亡率下降 C、自然增长率上升 D、迁入量多于迁出量(2)、2023年徐州市常住人口数量增加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发展 B、气候适宜 C、矿产丰富 D、地形平坦 -
6、一位摄影师在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拍摄了当地一年中每月同一天的日出方位。下图为根据该摄影师拍摄的照片绘制的日出方位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地1—6月日出方位的变化是( )A、东南-东-东北 B、东北-东-东南 C、西南-西-西北 D、西北-西-西南(2)、一年中日出方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地球自转运动 B、地球公转运动 C、观测位置变化 D、天气状况变化
-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北省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历史悠久,因其独特的生产方式以及在农业景观、生态和社会文化价值等方面的显著特点,于202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涉县地处山区,干旱少雨,石多土薄,土壤贫瘠,旱涝多发。当地村民就地取材,用山石垒起梯田田埂,创造了这一独特的石堰梯田系统。近年来,涉县利用石堰梯田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图1为涉县石堰梯田景观图,图2为涉县石堰梯田田块结构示意图。
(1)、据图1,指出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田块结构的特点。(2)、简述石堰梯田对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的作用。(3)、请为涉县利用石堰梯田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南极磷虾是海洋生物学家和极地生态学家的重要研究对象,其对全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引发高度关注。
对此,有同学提出疑问:“小小磷虾, 为何能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围绕这个问题,同学们成立了探究小组进行研究。
(1)、通过查找资料,探究小组了解了南极磷虾的生活习性,并发现南极磷虾具有“固碳”作用,能有效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南极磷虾的生活习性
◇冬季生活在海冰底部的缝隙中;
◇每天多次摄食生长在海冰底部的、含有机碳的微型藻类:
◇每天多次排出含碳量很高的粪便。
请你将探究小组绘制的南极磷虾“固碳”过程图补充完整。
①;②;③。
(2)、探究小组还发现,南极磷虾集中分布在大西洋扇区,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人类捕捞和海冰面积变化使该海域磷虾数量明显减少。下图为南极大陆周边海域海冰范围分布图。请你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西洋扇区海冰面积的总体变化,并帮助探究小组分析这种变化导致南极磷虾数量减少的原因。
(3)、磷虾虽小,但由于数量巨大,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探究小组了解到二氧化碳急剧增加会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并通过查找资料绘制了南极部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示意图。请你根据探究小组提供的资料,指出南极磷虾大量减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4)、南极磷虾因其数量巨大、繁殖能力强、营养丰富,被认为是人类未来的“粮食”,因而吸引多国集中在大西洋扇区进行捕捞。对于“是否应该将南极磷虾作为一种渔业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这一问题,探究小组成员持有不同观点。是否应该将南极磷虾作为一种渔业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请你表明观点并简述理由。
-
9、截至2024年4月30日,深圳累计建成的新能源汽车超充站(超级充电站)达362座,已超过加油站数量。在超充站给汽车充电最快可在10分钟内完成。预计2024年底,深圳将累计建设1000座超充站,成为领先全球的“超充之城”。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深圳打造“超充之城”有利于( )A、提高车辆行驶速度 B、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 C、减少居民出行频次 D、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2)、为了方便市民给爱车充电,可采取的措施是( )A、高度集中布局充电站 B、提供超充站一键定位服务 C、增加新能源汽车供应 D、增加新能源汽车购买补贴
-
10、2024年6月5日,深圳D企业宣布在珠穆朗玛峰 (简称珠峰)南坡6000米海拔处,首次成功进行了无人机载重15千克的物资运输测试。本次测试创造了民用无人机最高海拔运输记录。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无人机在珠峰高海拔地区进行载重运输,需克服的困难可能是( )A、森林茂密 B、大风频发 C、冻土广布 D、河流众多(2)、与直升机相比,无人机进行高海拔物资运输( )A、运输量更大 B、起降要求更高 C、灵活性更强 D、不受天气影响(3)、本次测试成功,意味着在珠峰高海拔地区可利用无人机助力( )
①科学考察 ②环境保护 ③应急救援 ④人员输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2023 年11 月9 日,沿着山西省西部和南部黄河沿岸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主线全线贯通。下图为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主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所在省份的简称是( )A、川 B、晋 C、新 D、贵(2)、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A、
B、
C、
D、
(3)、除促进旅游业发展外,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主线贯通还可直接( )A、带动沿线特产外销 B、改善沿途大气质量 C、提高黄河航运能力 D、减少黄河生态破坏 -
12、光热发电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成热能,再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方式。中国企业已分别在摩洛哥和南非承建塔式光热电站,为缓解非洲电力紧缺作出贡献。下图为摩洛哥和南非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摩洛哥和南非建设光热电站的共同有利自然条件是( )A、风力大 B、气温高 C、沙尘多 D、光照足(2)、与南非光热电站相比,摩洛哥光热电站受地震威胁更大,主要原因是摩洛哥地处( )A、海陆交界地带 B、欧洲和非洲交界处 C、板块交界地带 D、中、低纬度交界处
-
13、四渡赤水战役是长征期间中央红军于1935年1-3月在川黔滇边地区进行的一次杰出的运动战。在短短3个月内, 中央红军纵横往返于云贵高原的崇山峻岭, 穿插迂回于赤水河两岸……最后成功摆脱了敌人的密集围堵,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下图为赤水河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中央红军四次渡过的赤水河河段总体流向为(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2)、中央红军在四渡赤水战役中可利用的自然条件有( )A、广袤的沙漠 B、缺氧的环境 C、复杂的地形 D、炎热的天气
-
14、在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建设中,中国团队提出并实施了软岩筑坝等多项创新方案,并帮助水电站工程区实现了智能化管理。至2024年6月,该水电站安全运行两年。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我国在卡洛特水电站建设中发挥的最主要优势是( )A、技术水平高 B、劳动力充足 C、资源丰富 D、市场广阔(2)、卡洛特水电站的运行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
①提供清洁能源 ②增加河流下游含沙量
③创造就业机会 ④减少旱涝灾害的频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长江流域拥有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青藏地区的藏羌文化、长江上游的巴蜀文化、长江中游的楚湘文化和长江下游的吴越文化等,共同形成了璀璨夺目的长江文化。下图为长江流域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长江流域大部分位于我国(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2)、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受大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影响,逐渐形成相应的耕作文化。在长江流域耕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大豆(3)、长江流域内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流域( )A、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B、河网密布,水运发达 C、热量充足,植被多样 D、地形复杂,沟通受阻
-
16、“水北为阳(河流等水体的北面为阳)”是我国古代郡县命名的重要依据。公元606 年,汉阳县(今武汉市汉阳区)因此而得名。“汉阳”之名沿用至今,且城址基本没有变迁。下图为现今武汉市汉阳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公元606年,汉阳的得名是由于该地位于( )A、汉水以北 B、汉水以南 C、长江以北 D、长江以南(2)、据材料推测,汉阳得名至今,其周边河道发生的变化最可能是( )A、汉水改道至汉阳以北 B、汉水改道至汉阳以南 C、长江改道至汉阳以北 D、长江改道至汉阳以南
-
17、近几十年来,世界上不少国家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业,并成为重要的花卉出口国。我国云南省滇中地区四季如春,被视为种植鲜花的天赐宝地,其中斗南镇还是重要的鲜花集散中心。图1为世界主要花卉出口国举例,图2为云南省滇中地区斗南镇及周边地区地形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图示花卉主要出口国多数位于( )A、热带 B、南温带 C、北温带 D、北寒带(2)、我国云南省滇中地区适宜鲜花种植的自然条件有( )A、气候炎热 B、光照充足 C、昼夜温差小 D、气温年较差大(3)、斗南镇将鲜花销往世界的必要条件是( )A、内河航运便利 B、城镇规模扩大 C、直播带货普及 D、冷链物流发达
-
18、位于瑞典北部的阿比斯库国家公园冬季漫长,每年会吸引较多游客前往体验滑雪、坐雪橇等项目。下图为阿比斯库国家公园在瑞典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瑞典位于( )
①东半球 ②西半球 ③南半球 ④北半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阿比斯库国家公园冬季漫长,是因为该地( )A、海拔低 B、河湖多 C、距海近 D、纬度高(3)、下列月份中,最不适宜前往阿比斯库国家公园体验滑雪、坐雪橇等项目的月份是( )A、1月 B、3月 C、7月 D、11月 -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老铁路是一条连接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与老挝万象市的国际陆路大通道。来自老挝、泰国的榴莲、山竹等热带水果通过该铁路的冷链运输直达昆明,中国的鲜花、蔬菜、布匹等则通过该铁路源源不断地运往东南亚国家,很好地实现了贸易互补。该铁路全长1000多千米,建设难度大,全线桥梁和隧道占比超过60%。
材料二 中老铁路示意图(下图)
(1)、简要评价老挝的地理位置。(2)、简要说明中老铁路桥梁和隧道占比高的自然原因。(3)、以中老铁路为例,简要说明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4)、中老铁路若在图示区域寻找出海港口,请以万象为起点,提出一条出海通道建议并说明理由。 -
20、图①示意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经济区(甲),图②示意欧洲西部经济区(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甲或乙两个经济区中任选一个,简述该区域对外联系的区位优势。(2)、从甲或乙两个经济区中任选一个,从地形、气候两方面说出该区域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3)、从甲或乙两个经济区中任选一个,简述河流在该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4)、从甲或乙两个经济区中任选一个,简要分析矿产资源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