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四个斜坡,它们的高度一样,要将同一个物体推上斜坡,( )最省力。A、
B、
C、
D、
-
2、取出木板上的铁钉(图1)时,使用( )最合适,取出木板上的螺丝钉(图2)时,使用( )最合适。

A. 螺丝刀
B. 扳手
C. 羊角锤
D. 剪刀 -
3、地球公转会对生物产生影响,下列现象中,与地球公转无关的是( )。A、鱼类季节性洄游 B、老鼠昼伏夜出 C、刺猬冬眠 D、大雁南飞
-
4、地球上不同季节温度差异大的原因是 ( )。A、太阳离地球的远近不同 B、太阳的直射点不同 C、地球自转 D、太阳东升西落
-
5、我市东部新城要建造一个新的小区,为了不影响前后两幢的采光,设计师决定以一年中影子最长的一天来计算两幢楼之间的距离。你觉得应该选择(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
6、如图所示为中国部分城市位置关系示意图,这些城市迎来黎明的先后顺序是( )。
A、杭州→长沙→西安→重庆→成都 B、成都→西安→重庆→杭州→长沙 C、成都→重庆→西安→长沙→杭州 D、杭州→西安→长沙→成都→重庆 -
7、小科拿手电筒模拟太阳,照着地球仪顺时针转动,探究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此实验比较支持哪一学说?( )A、托勒密的“地心说” B、哥白尼的“日心说” C、张衡的“浑天说” D、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
8、如果地球自转的速度变得时快时慢,则地球上( )。A、昼夜更替一定更慢 B、每个昼夜的时间长短不一 C、日月星辰将不再东升西落 D、四季更替现象将会消失
-
9、为了探究地球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原因,小科同学制作了( )进行模拟实验。A、地球海陆分布模型 B、地球结构模型 C、地球自转模型 D、圭表模型
-
10、下列对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微生物能够分解动植物的残体和尸体,是环境的“清洁师”,所以微生物越多,对人类的帮助越大 B、微生物是指微小的生物,所以蘑菇不是微生物 C、酿酒过程中需要微生物进行发酵 D、霉菌会引起食物发霉,细菌病毒会引发疾病,所以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
11、在观察水中微生物时,常常在载玻片上放一些脱脂棉纤维,主要目的是( )。A、将不同的微生物分隔开 B、控制微生物的运动速度 C、吸取多余的水分 D、给微生物提供合适的环境
-
12、下列生物不是由细胞组成的是 ( )。A、蘑菇 B、细菌 C、病毒 D、草履虫
-
13、小科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看到的是( )。A、
B、
C、
D、
-
14、小科将报纸紧靠在下面四个透明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观察杯后的报纸文字,文字图像会被放大的是( )。A、
B、
C、
D、
-
15、制作简易显微镜时,我会选择将两个凸透镜( )来制作。A、上下紧紧贴在一起 B、左右并排放在一起 C、上下隔开一定距离 D、左右紧紧贴在一起
-
16、小柯自制了一架小型飞机滑翔机,如图,他准备的实验材料有支架、开关、电池盒与电池、扇叶、小电动机、导线、木片。
(1)、闭合开关,我们会观察到飞机前面的螺旋桨转动,这时的能量转换是能转换为能。(2)、小柯取下小电动机,如图所示,用手快速拉拽绳子带动转子转动,如果这个装置与一个小灯泡连接起来,小灯泡亮了,此时这个装置被称为。
(3)、小柯拆开小电动机仔细观察,发现电动机里面的转子其实是由个电磁铁组成的,为了研究电磁铁,小柯自己动手制作了以下5个电磁铁。
(4)、小柯拿一个指南针靠近①号电磁铁A端,指南针S极被吸引,则可推测①号电磁铁A端是极,②号电磁铁B端是极。(5)、下列关于电磁铁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电磁铁有南北极,不能改变 B、电磁铁有磁力,大小可以改变 C、电磁铁有磁力,大小不能改变 D、电磁铁的磁力是永远存在的(6)、要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圈数的关系,应选择(填序号)进行对比,可以得出结论:。(7)、如果让你做一个电磁铁,你打算用哪些材料,怎么做?想一想,写下来或画下来。 -
17、在漫长的历史中,车轮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在古代,人们逐渐发现在木板下放置滚木,以滚动代替滑动,进而得以搬运更重的货物。受滚木的启发,古人发明了最早的无辐条的车轮。其后的改进是把实心的无辐条车轮局部掏空,形成有辐条的车轮。从实心的无辐条到有辐条的车轮,再到有轮胎的充气车轮,车轮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始终向着更加平稳、安全、舒适的方向前进。
(1)、从资料中可知,下列车轮发展顺序正确的是( )。A、有辐条车轮→无辐条车轮→有轮胎车轮 B、无辐条车轮→有辐条车轮→有轮胎车轮 C、有轮胎车轮→无辐条车轮→有辐条车轮 D、有辐条车轮→有轮胎车轮→无辐条车轮(2)、在古代生产劳动过程中,人们发现搬运相同质量的物体,直接拉动比用滚木拉动产生的摩擦力 ( )。A、小 B、大 C、相同 D、有时候大有时候小(3)、自行车的车轮既有辐条又有轮胎,这样的设计最主要的目的是( )。A、辐条对称更美观 B、减轻质量更灵活 C、增大摩擦力 D、增加质量并减小摩擦力(4)、为了研究车轮的作用,我们做了用平板和手推车运送物品的实验,这个对比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 )。A、搬运的物体 B、运输的工具 C、推车的人 D、搬运的路程(5)、右图所示是一辆独轮车,通过探究我发现独轮车是一种( )的工具。
A、省力 B、费力 C、等臂 D、不省力也不费力(6)、小柯想利用竹签和胡萝卜制作一个有辐条的车轮,可参考的有纸质说明书和视频制作步骤。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写出你的理由。。 -
18、小柯自制了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并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了一些生物体的细胞玻片标本,有植物的,也有动物的。他把这些看到的细胞画在记录本上,并查阅资料,获得以下信息:自然界的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多细胞组成的,但也有一些生物,它们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比如草履虫、眼虫、喇叭虫、细菌等,就是一个细胞。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1)、通过阅读资料,可以发现以下生物体中,不属于细胞的是( )。A、红细胞 B、洋葱表皮细胞 C、天花病毒 D、喇叭虫(2)、小柯了解到科学家们使用( )能清晰地看到病毒的样子。A、手持式简易显微镜 B、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D、放大镜(3)、小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了如右图所示的微生物, 它是( )。
A、草履虫 B、变形虫 C、喇叭虫 D、钟形虫(4)、小柯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发现一个污点,移动玻片标本和转动物镜,污点不动,可以判断污点有可能在( )。A、目镜上 B、物镜上 C、标本上 D、反光镜上(5)、小柯取下一块洋葱瓣,如何在洋葱瓣上取大小合适的表皮制作装片,请你用铅笔代替小刀,在图中画出痕迹。
(6)、制作好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小柯在使用显微镜时用左眼来观察显微镜中的图像(如下图),这样观察的好处是( )。
A、左眼看得更清楚 B、左眼的视野范围更开阔 C、方便一边观察一边记录 D、左眼的视力更好(7)、下列是小柯同学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①盖上盖玻片 ②染色 ③放置表皮 ④滴清水
A、④③①②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③④①② -
19、科学学习经常需要借助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如下图所示,利用不同的地球运动模型,可以研究地球的运动及产生的现象。
(1)、关于建立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的模型适合表达不同的知识 B、模型表达的知识可以不同,但制作方法一定相同 C、可以用制作模型的方法表达自己的假设 D、制作的模型可以不断修正(2)、以上五种模型,其中不能产生地球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A、模型① B、模型② C、模型③ D、模型④ E、模型⑤(3)、我们实验时控制模型的运动速度,以便在短时间内观察到“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在现实世界中,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 )。A、1小时 B、1天 C、1个月 D、1年(4)、小柯小组同学分别制作了3种地球模型,做法合理的是( )。A、小绍:地球结构模型可以先做外面的地壳,再做里面的地核 B、小柯:横切橙子,去果肉后,将筷子穿过橙子做成地球自转模型 C、小桥:用泡沫球做海陆分布模型,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一些 D、三种模型都可以的(5)、如图所示的五个模型中,与地球在宇宙中的真实运动最接近的是( )。A、模型① B、模型② C、模型③ D、模型④ E、模型⑤(6)、通过模拟实验,小柯发现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如果地轴不倾斜,而是呈竖直状态,那么地球上依旧会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A、昼夜交替 B、极昼、极夜现象 C、四季变化 D、以上现象都会产生(7)、2024年 12月21日是冬至,据此推测, 2025年1 月 17日的地球转动,下列四个位置最有可能是( )。
A、a和b之间 B、b和c之间 C、c和d之间 D、d和a之间 -
20、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国内外科学家及他们的成就,下面选项中搭配有误的是 ( )。A、日心说————哥白尼 地心说————托勒密 B、发现微生物————胡克 发现细胞————列文虎克 C、电生磁————奥斯特 发现青蒿素————屠呦呦 D、活字印刷术————毕昇 射电望远镜————南仁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