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已知存在生命的行星,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地球上有大气层保护,使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约为15℃,适宜生命存在 B、地球上的大气中含有大量的氧气,适合生命存在 C、地球上有丰富的液态水,适合生命存在 D、地球上有岩石和土壤,这是其他行星所没有的
  • 2、小雪在航海展览中见到了一艘双体船模型,它采用双船体结构,底部横向宽度较大,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    )。

    A、增加稳定性 B、减小水的阻力 C、增加载重量 D、便于安装更多的装饰
  • 3、空载的万吨巨轮经过跨海大桥时,需要让船身下沉一点。下列做法中最有效的是(    )。
    A、减少船上不必要的物品 B、向外面排出船内积水 C、往船内抽进一些水 D、调整船员的站位
  • 4、小雪用两张同样大小的锡箔纸折了两艘小船(折法如图所示,单位:cm),并通过测量小船能承受垫圈的数量来表征其载重量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小船能承载的垫圈越多,说明载重量越小

    ②小船能承载的垫圈越多,说明载重量越大

    ③甲小船载重量更大

    ④乙小船载重量更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5、小雪小组在讨论“什么样的材料适合做小船”时,下列哪种解释和推测符合事实?(    )
    A、同体积的铝箔比水重,因此铝箔不能浮在水面上,不能用来造船 B、同体积的铁片比铝箔重,所以铁不能用来造船 C、将铝箔、铁片等在水中下沉的材料做成盒子状或船型,就能浮在水面上,可以用来做船 D、只有木头这种材料能浮在水面上,才适合用来造船
  • 6、小雪用线绳把一些干木条横向并排绑在一起,做成一个木排模型。测试发现:木排和独木舟相比,木排的优点是 (    )。

    A、不容易侧翻 B、制作工艺更复杂,成本更高 C、船舱更浅 D、船体更单薄,更容易淹没入水中
  • 7、 科科在学习《船的研究》单元时,发现不同时期的船只各不相同,下图所示的各种船只中,出现最早的是(    )。
    A、 B、 C、 D、
  • 8、  科科制作的生态瓶中,小鱼总是浮到水面呼吸,最有可能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对应正确的是( )。
    A、原因是放入的水草过多,解决办法是减少水草数量 B、原因是生态瓶中的小鱼太少,解决方法是增加小鱼的数量 C、原因是生态瓶放置处光照不足,水草产氧少,解决办法是移到有充足光照处 D、原因是生态瓶内水太满,解决办法是把水倒掉一些
  • 9、  科科想要制作一个生态瓶,正确的流程是(    )。

    ①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再装入大半瓶池塘水

    ②植物存活后,放入两条小鱼,一只田螺

    ③找一个透明的大塑料瓶,洗干净后减掉上面的一部分

    ④将生态瓶密封,保证生态瓶里是一个封闭、独立的生态系统

    ⑤在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三株金鱼藻,水面上放一些浮萍

    A、③⑤①②④ B、③⑤②①④ C、③①②⑤④ D、③①⑤②④
  • 10、  在一片湿地,生活着一群丹顶鹤。入秋之后,当地气候转冷,食物渐渐减少,此时丹顶鹤会(    )。
    A、储备食物,筑巢准备过冬 B、迁徙到温暖的南方越冬 C、前往寒冷的东北地区繁殖 D、留在原地,通过减少活动降低能量的消耗来度过寒冬
  • 11、 青蛙在秋天的时候,会刨土挖洞,这是为了(    )。
    A、产卵繁殖 B、捕猎进食 C、躲避天敌 D、准备冬眠
  • 12、  农田里突然爆发了严重的蝗灾,蝗虫成群结队地啃食庄稼,对农作物造成了极大破坏。当地农业专家提出了利用鸭子来治理蝗虫的方案。以下关于“牧鸭治蝗”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A、鸭子→蝗虫→庄稼 B、蝗虫→鸭子 C、庄稼→蝗虫→鸭子 D、鸭子→庄稼→蝗虫
  • 13、  刺猬在遇到危险时会蜷缩成一团,凭借背部的尖刺保护自己;竹节虫外形与竹节极为相似,能巧妙地隐匿在环境中。对于动物的这些行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环境因素促使动物进化出相应防御手段 B、动物的这些行为是适应环境、利于生存的体现 C、动物的防御行为是天生就有,和环境毫无关联 D、动物通过这些行为可降低被捕食风险
  • 14、  小雪找来一个长方形盒子,在盒子的两端分别铺上一层泥土,一端铺湿润的,一端铺干燥的。将蚯蚓10条一组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并做好记录。这个对比实验改变的条件是 (    )。

    A、干燥或潮湿环境 B、温度 C、蚯蚓种类 D、光照
  • 15、  为了探究植物的向光性,科科做了一个实验(如图)。他在一个纸盒右侧开了个小孔,然后将一盆绿豆芽放在纸盒正中间,让光只从小孔透入纸盒内。过一段时间后,这盆绿豆芽的生长状态会是(    )。

    A、朝纸盒左侧弯曲生长 B、朝纸盒右侧弯曲生长 C、保持直立生长 D、不能确定它的生长方向
  • 16、上完“点亮小灯泡”这一课后,小科决定在家准备材料进行实验。

    (1)、  在上图的方框中填入小灯泡的各个结构。(选填“连接点”“金属架”“灯丝”“玻璃泡”)
    (2)、  用铅笔代替导线连接上图的电池和灯泡,完成点亮小灯泡的实验。
    (3)、  小科增加了开关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灯泡L1和灯泡L2(选填“串联”或“并联”)。
    (4)、  如果想要灯泡L1亮,灯泡L2不亮,应该闭合哪个开关?  (    )
    A、只闭合开关S1 B、只闭合开关S2 C、闭合开关S和开关S1 D、闭合开关S2
  • 17、判断下列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 18、将种子的各部分与对应结构名称相连。

  • 19、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70年4月24日,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东方红一号”绕地球飞行的速度快,一天可绕地球飞行十几圈,但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完全相同,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

    材料二:2007年10月24日,我国发射了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让“嫦娥奔月”这个千古流传的神话成为现实。  “嫦娥一号”拍摄了我国首次月球勘测工程第一幅月球图像,如下图。  “嫦娥一号”首次绕月探测的成功,是我国探月史上里程碑式的跨越。

    (1)、以地球为参照物, “东方红一号”是的,地球同步卫星是的。  (选填“静止”或“运动”)
    (2)、从嫦娥号飞船传回来的照片看,月球上分布着许多的环形山,它的特点是(    )。
    A、排列整齐 B、数量很少 C、大小、分布不一
    (3)、我们从地球上观察太阳和月球,发现它们看起来差不多大,这是因为太阳距离地球 , 月球距离地球。  (选填“近”或“远”)。
    (4)、至今我们国家都致力于对月球和其他星球的探索,请你说说月球对地球有哪些影响?(写1条)

  • 20、细心观察生活现象的小科发现了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会发生变化。为了探索影子变化的规律,小科利用手电筒、圆柱体以及桌面进行了如下实验。

    (1)、在“实验一”中,小科改变的条件是(    )。
    A、光源的照射角度 B、光源与遮挡物间的距离 C、物体的摆放方式
    (2)、在“实验一”中,小科发现影子的(选填“方向” “大小”)和长短发生了变化。当手电筒在位置(填序号)时,影子最短。
    (3)、在“实验二”中,小科发现当光源处于位置⑦时,影子较;当光源处于位置⑥时,影子较。  (选填“大”或“小”)
    (4)、通过完成“实验三”,小科发现物体的摆放方式也会让影子发生变化。圆柱体在⑧号情况下的影子是();在⑨号情况下的影子是()。
    A. 
    B. 
    C.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