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与潜望镜的主要工作原理不一样的是 ( )。
    A、 B、 C、
  • 2、用了平面镜后,光线会发生转弯。生活中,一束光能被反射( )次。
    A、 B、 C、无数
  • 3、鱼缸里有一条鱼,调整观察角度后,看上去是两条。对此,你的解释是(    )。
    A、人眼花了 B、这是鱼和它的影子 C、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 4、以下实验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 )。
    A、 B、 C、
  • 5、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从而让我们看到物体的是 ( )。
    A、激光笔 B、手电筒 C、夜视仪
  • 6、一只青蛙在枯井底下朝天空看,下列图中光的传播路线正确的是 (    )。
    A、 B、 C、
  • 7、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光的诗句,其中蕴含着科学原理,请你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说明晚上的月亮是光源 B、“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洞庭湖水像镜子一样能倒映物体是因为光的折射 C、“绿树阴浓夏日长”,树下阴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 8、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 )。
    A、舞台上发光的镭射灯 B、观众手中的荧光棒 C、空中的月球
  • 9、他们利用“过山车”的斜面继续做“小球撞击实验”,从三个不同坡度且长度相同的斜面释放小球,让小球滑下后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测量木块滑行的距离。实验记录如表所示。

    斜面

    示意图

    平均滑行的距离/厘米

    斜面一

    3.2

    斜面二

    3.7

    斜面三

    4.3

    (1)、为了保证实验的公平,每次实验应将小球从斜面的(“不同位置”或“同一位置”)处由静止滚下。
    (2)、随着坡度的增加,小球滚下的速度就越 , 木块被撞后滑行距离就越 , 说明小球具有的能量就越
  • 10、河水流淌、鸟儿飞翔、运动员奔跑、车辆行驶、火箭升空……着陆器这些运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

    小虞研究了我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的着陆器在火星表面的着陆过程,并绘制了着陆器完整的着陆过程简图(如图所示)。

    (1)、图中过程①是减速阶段,过程②是避障阶段,过程③是缓冲阶段。从运动轨迹看,着陆器着陆的过程是( )。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C、以上都有
    (2)、在着陆过程中,着陆器上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相对于地面是(填“运动”或“静止”)的。
    (3)、着陆器在过程②和③中运动的距离是一样的,但过程②所用的时间更长,说明过程②着陆器运动得更(填“快”或“慢”)。
    (4)、如图所示,火星地图上小方格的每条边都代表10千米,如果“祝融号”在火星上的着陆点着陆后,需要到探测点开展科学考察,那么它需要先向西运动千米,再向(填方向)运动千米,也可以只沿一个方向运动,请在图中用“→”画出这个方向的运动轨迹
  • 11、江河湖海奔流不息,天空突然落下雨滴,有的地方因干旱而土地龟裂,有的地方常年有湿润的沼泽……所有这些都是以水为载体,那么水有哪些特点呢?它又会进行怎样的变化?让我们一起进入“水的世界”。
    (1)、水在自然界中以多种形态存在着,如雨、冰、等。
    (2)、下列关于水蒸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有水蒸气 B、水要加热才会变成水蒸气 C、烧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3)、小杭将盛有清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的烧杯中,试管中的水迟迟不结冰,能使试管中的水结冰的方法是( )。
    A、在碎冰中加入足量食盐 B、充分摇晃试管 C、在试管中加入更多的水
    (4)、小杭不小心把饮料放进了冰箱冷冻室里,他想让结冰的饮料快点熔化,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用暖风机吹 B、用被子裹住 C、放在阳光下
    (5)、关于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蒸发后的水蒸气变成云,云可以带来降水 B、云在天空中飘浮,而水在地表流动,因此水与云没有关系 C、水蒸气、冰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6)、下列物质中,能溶解在水中的是( )。
    A、食用油 B、白糖 C、石子
    (7)、在“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小苏打”的实验中,要往水中加入小苏打,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次性将所有的小苏打全部加入 B、将小苏打随意分成几份,再一份一份地加入 C、用小平勺舀取小苏打,再用尺子刮平,一勺一勺地加入
    (8)、在“研究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
    A、两杯水的水温要保持相同 B、一杯搅拌,另一杯不搅拌 C、食盐的量要相同
    (9)、食盐和沙子混在一起了,小杭将该“粗盐”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再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水分蒸干。把器材名称填写在图中的方框里。

    (10)、将“粗盐”溶液用滤纸过滤,我们发现滤纸上留下了( )。
    A、食盐 B、沙子 C、
    (11)、如图所示,小杭在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火焰的( )。

    A、 B、 C、
    (12)、食盐溶液在加热过程中水慢慢变少,是因为这些水( )。
    A、变成水蒸气 B、被蒸发皿吸收了 C、渗到蒸发皿外面
  • 12、小南想设计有两个圆环轨道的“过山车”(如图所示),使小球从起点A 运动到终点B,可他一直想不好虚线方框中的轨道前段该如何设计。请你给小南提一些建议,并帮他在框中画好设计图。

  • 13、小柯在制作“过山车”时,为了保证小球能顺利滚完“过山车”的全部轨道,并且能将终点前的小木块推得更远,在搭建时应尽量将(填“起点”或“终点”)搭得高一些,(填“直线”或“曲线”)轨道多一些。
  • 14、为了让“过山车”上的小球运动得快且远,小球的起点应在“过山车”的最高处。    (   )
  • 15、描述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的位置时,小科用下列方法测量小球和起点之间的距离,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 16、测试“过山车”时,对于小球在轨道上的运动,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在运动过程中,小球的位置可能高于起点 B、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 C、只要起点设置得高,小球一定运动得快
  • 17、描述“过山车”上小球的位置时,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
    A、以起点为中心,描述小球的位置 B、可以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描述方向 C、可以用直尺测量距离
  • 18、知识点 二 小球运动的快慢
    (1)、为了使小球运动得更快、更远,小球的起点应在“过山车”的
    (2)、若要改变小球运动的快慢,则可以改变轨道的等状态。
  • 19、小宸在测量风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他看到风旗迎风展开,向东方飘,可是风向标的箭头却指向西方,这个时候他应该怎么记录风力和风向呢?

    风力

    风向

  • 20、树叶向南方飘落,刮的是南风。(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