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观察方形鱼缸中的鱼:从一条棱处观察,一条鱼看起来是两条。这是因为鱼反射的光在两个玻璃面上分别发生了光的

  • 2、光由空气(填“斜射”或“直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路线发生的现象,叫作光的折射。

  • 3、材料分析题。

    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暗室中让阳光(白光)透过三棱镜折射到墙上,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而单色光透过三棱镜不会被分解。

    牛顿在英国皇家学会的科学讨论会上公布这个重大发现时,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反而遭到激烈的反对。人们当时理解不了牛顿的精辟见解————最常见的白光是一种成分复杂的光,而色彩鲜艳的光却是简单的。牛顿为了说服大家,又多次做了把七色光合成白光的实验,结果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1)、小科拿出一支红色的激光笔照射三棱镜,他在白屏上最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
    A、出现七种颜色的光 B、只出现红光 C、只出现白光
    (2)、三棱镜对太阳光有( )作用,也说明了太阳光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
    A、折射 B、吸收 C、汇聚
    (3)、蓝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填“会”或“不会”)被分解。
    (4)、如右图,如果我们需要白色光,而我们手里没有品红,可以用色+色+绿色来获得白色光。

    A.红        B.蓝        C.绿        D.品红        E.黄        F.青

  • 4、张志和在《玄贞子》中就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因此,当我们观察到天然形成的彩虹时,彩虹出现的方向和太阳所在的方向是 ( )。

    A、相反的 B、相同的 C、没有关系的
  • 5、下列材料不可以制作成棱镜的是 ( )。
    A、玻璃 B、水晶 C、木材
  • 6、据说,牛顿为了说明日光的成分而制作了“牛顿色盘”。“牛顿色盘”和我们在课堂上做的彩色轮很像,不过它将圆盘分为七个扇形,依次涂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当“牛顿色盘”快速旋转时,可以看到圆盘是 ( )。

    A、黑色 B、白色 C、红色
  • 7、作为世界三大灯光节之一,广州国际灯光节已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世界性城市文化品牌活动。2024年广州国际灯光节于11月9日至18日举行,以“活力湾区·新彩广州”为主题,打造全球共享的光影视觉盛宴。小科利用三棱镜、手电筒,黑色、绿色、白色的纸屏来制造人工彩虹,手电筒的光经过三棱镜后,( )色的纸屏效果最好。

    A、 B、绿 C、
  • 8、在晴天,环卫工人驾驶抑尘车喷水时(如图),我们就有可能看到彩虹。彩虹的形成条件中与三棱镜作用相同的是 ( )。

    A、马路 B、太阳 C、空气中的小水珠
  • 9、生活中大多数物体发出的光都具有不同的混合颜色。(    )
  • 10、阳光穿过三棱镜,从另一侧射出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是折射。( )
  • 11、三棱镜是由不透明的材料制成的。(    )
  • 12、白光(太阳光)是(填“单纯色光”或“成分复杂的光”)。
  • 13、光的混合:制作一个由三种颜色组成的彩色轮。快速旋转彩色轮,会观察到彩色轮表面的颜色变成了色。(填序号)

    ①红    ②橙    ③黄    ④绿    ⑤蓝    ⑥靛    ⑦紫    ⑧白

  • 14、光的色散:让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投射在白纸上。根据观察到的现象,选择七种颜色填到合适的方框中。(填序号)

    ①蓝   ②靛    ③黄   ④绿    ⑤红    ⑥橙   ⑦紫    ⑧白

  • 15、为了探究“没有光线时,我们的眼睛能感知物体吗?”探究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

    他们准备了一个完全密封的暗箱,箱体仅在一侧留有细小通气孔;实验材料包括一个柠檬、银色钥匙等物体。将材料放入暗箱后:

    (1)、当暗箱箱门保持开启状态时,我们清晰地观察到柠檬和钥匙的表面细节。
    (2)、用多层遮光材料完全包裹暗箱(确保无光线进入),从通气孔向内观察,此时看到箱内任何物体的轮廓。
    (3)、等到眼睛完全适应黑暗环境后,分辨出柠檬与钥匙的位置。
    (4)、该实验证明:若没有光进入眼睛,视觉系统形成物体影像。
  • 16、我会分类。(填序号)

    ①初升的太阳    ②燃烧的蜡烛(    ③正在使用的手机屏幕  ④近视眼镜    ⑤高楼玻璃幕墙    ⑥舞台上的激光灯

    ⑦汽车远光灯    ⑧点亮的路灯    ⑨闪电

    属于光源:    

    属于非光源 (反射光):

    属于自然光源:    

    属于人造光源:

  • 17、小科向同学描述了他家昨晚断电的经历:“在断电的一瞬间,眼前一片漆黑,但是过了一会儿,就能看到周围物体的轮廓。”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
    A、断电后,周围环境的光量较少,因此无法看清物体的细节 B、断电一段时间后,小科的瞳孔放大,让更多的光线进入了眼球 C、断电的一瞬间,周围的光源全部消失了,所以眼前一片漆黑
  • 18、2025年,不少城市的街头出现了智能发光指示牌,它能根据实时路况和天气情况,自动调整显示内容和亮度,为行人和司机提供清晰的指引。这种智能发光指示牌属于( )。
    A、自然光源,因为它能自动工作 B、人造光源,由人类制造并用于特定用途且自身发光 C、既非自然光源也非人造光源,因其依赖电子设备运行
  • 19、下列诗句中,画横线的事物不是光源的是 (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20、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白天,我们身处户外的公园里,能看到公园里的各种物体,感受到它们的颜色、形状和位置等信息。下列关于人眼看见物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人眼可以发射光,经过物体反射回来后看见物体 B、人眼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看见物体 C、人眼通过接收物体反射的光,看见物体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