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活字印刷的记载首见于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公元1041 ~1048年,平民出身的毕昇用胶泥制字,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进行印刷。毕昇发明泥活字,是活字的开端;以后又发展了锡活字、木活字、铜活字、铅活字等。

    (1)、据记载,(       )最早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A、沈括 B、毕昇 C、蔡伦
    (2)、世界上最早采用的活字字模是(       )。
    A、铜字模 B、铅字模 C、胶泥字模
    (3)、活字印刷正确的步骤是(       )。
    A、检字、刷墨、拓印、晾制 B、刷墨、检字、拓印、晾制 C、检字、刷墨、晾制、拓印 D、刷墨、检字、晾制、拓印
    (4)、模拟活字印刷,在检字时字模上的字于我们需要的字(       )。
    A、上下相反 B、左右相反 C、没有区别
  • 2、李小明在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时候,选取(       )组镜头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A、目镜15×,物镜20× B、目镜10×,物镜10× C、目镜10×,物镜5×
  • 3、李小明在观察某生物装片的时候,发现观察目标在视野的左下方,如果想把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央,他应该把装片向(        )移动。
    A、左下方 B、右上方 C、右下方
  • 4、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结构的序号。

    (1)使用显微镜的时候,要调节完成对光。

    (2)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应该放置在上。

    (3)如果想要升降镜筒,应调节

  • 5、请你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进行连线。

  • 6、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用产生 , 利用的相互作用推动转子转动。
  • 7、中国的四大发明分别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
  • 8、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的结构由地表至地心依次是:
  • 9、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天体东升西落的运动方向相反。( )
  • 10、微生物都是对我们有害的生物。( )
  • 11、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
  • 12、能源危机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不利于节约能源的是(       )。
    A、尽量少开冰箱 B、电视可以长期不关机 C、夏天用空调时把温度调高一些
  • 13、下图是古代战争中的攻城利器投石机,其主体是一根巨大的炮杆,长端用炮兜装载石块,短端系上炮索,当命令下达时,一队士兵同时拉动炮索使炮杆转动,将装在炮兜中的石块抛出。

    (1)、由以上资料可知,投石机利用了原理。
    (2)、请在图中括号内写上投石机的支点、阻力点和用力点。
    (3)、投石机工作时,是绕着转动的。改变投石机支点的位置或高度(填“会”或“不会”)影响其作用效果。
    (4)、当今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工具运用到了杠杆原理?(写出两种即可)

  • 14、模型可以用来研究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等,利用不同的地球运动模型,可以研究地球的运动及其产生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地球运动模型①          地球运动模型②          地球运动模型③          地球运动模型④

    (1)、小明利用模型来探究昼夜交替现象时,最好用(     )来模拟太阳。
    A、蜡烛 B、篮球 C、手电筒
    (2)、在现实世界中,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是。(选填“一天”或“一年”)
    (3)、上图所示的四个模型,分别表示“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的四种不同假设。请写出模型①表示的假设:
    (4)、上图所示的四个模型中,最符合托勒密“地心说”理论的是(     )。
    A、模型① B、模型② C、模型③ D、模型④
    (5)、上图所示的四个模型中,与地球在宇宙中的真实运动最接近的是(     )。
    A、模型① B、模型② C、模型③ D、模型④
    (6)、小明研究“四季变化与地球运动的关系”,可以采用(     )。
    A、模型① B、模型② C、模型③ D、模型④
  • 15、利用放大镜、显微镜,可以扩展我们的视野,从微小物体到生物细胞,再到水中的微小生物,我们将观察到一个奇妙的微小世界。
    (1)、下列三种镜片中,小明应选哪种具有放大作用的镜片(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2)、小明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看到的是(     )。
    A、 B、 C、
    (3)、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显微镜观察软木片时,首次发现了(     )。
    A、细菌 B、细胞 C、微生物
    (4)、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时,需要从洋葱上获取观察样本。下图所示的四个步骤,按制作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
    (5)、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微生物,对人类生存造成极大影响。请写出新型冠状病毒对人类的其中一种影响。
  • 16、小明将一根长导线缠绕在一枚螺栓上,制成电磁铁。他按图中所示的方式来组装电磁铁电路并接通电流,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变化。

    (1)、下面四种材质的螺栓,可以用来绕制电磁铁的是(     )。
    A、铜螺栓 B、铁螺栓 C、塑料螺栓
    (2)、在这个电路中,小明需要在①位置安装一个(填“小开关”或“小灯泡”)。
    (3)、制作电磁铁时,要剥去导线两头的塑料皮,目的是
    (4)、电路通电后,②位置的导线中的电流怎样流动?请在上图中用箭头线画出。
    (5)、电路通电后,导线下方的磁针最可能产生的现象是(     )。
    A、磁针被吸在导线上 B、沿顺时针方向不停地旋转 C、产生一定角度的水平偏转
    (6)、通电导线会让附近的磁针运动起来,这个现象最初是由发现的。
    (7)、在通电导线使磁针运动起来的过程中,能量转换的过程可以表示为(     )。
    A、电能→机械能→磁能 B、电能→磁能 C、电能→磁能→机械能
  • 17、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具有的结构特点。
  • 18、正午的日影长度变化规律是从夏到冬,逐渐变;从冬到夏,逐渐变
  • 19、地球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是、地幔、
  • 20、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使用放大镜观察生物时,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物体的图像就越大,视野就越(填“大”或“小”)。
上一页 77 78 79 80 8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