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天的降水量是指24小时的降水总量。 ( )
-
2、“℃”是记录气温的符号,读作“度”。 ( )
-
3、 右图所示,瓶中装半瓶水,瓶口用橡皮泥密封,a、b是两根吸管。如果从b管往瓶中吹气,会有( )现象产生。A、a管里有水流出来 B、b管里有水流出来 C、水中有气泡产生
-
4、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时,天平的右端除了使用绿豆,还可以使用( )。A、玻璃弹珠 B、米粒 C、苹果
-
5、 如右图所示,在天平两端分别放入充气的皮球和若干粒豆子,使天平达到平衡,接着向皮球中打入20筒空气,我们能看到( )。A、皮球的一端下沉 B、豆子的一端下沉 C、仍然保持平衡
-
6、 做热气球的实验时,需要用纸筒罩住蜡烛,这是为了( )。A、让“热气球”保持结构完整 B、防止蜡烛倾斜倒下 C、更集中地加热空气
-
7、 比较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实验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两杯水一样多 B、充分溶解后再放下一份 C、第五份不能溶解,结果记做5份
-
8、 把揉皱的纸巾紧塞入杯底,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纸巾( )。A、会湿 B、不会湿 C、无法判断
-
9、 夏天扇扇子,会感到身上很凉爽,这是因为( )。A、风把身体周围的热空气赶跑了 B、扇出的风是凉的 C、扇出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汗液蒸发时会吸热
-
10、右图所示的是方糖溶解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 )。A、颗粒大小是否影响方糖溶解的快慢 B、温度是否影响方糖溶解的快慢 C、水量是否影响方糖溶解的快慢
-
11、 冰完全融化成水以后,它的体积会(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
12、 易拉罐被压扁和水结冰这两种现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形状都发生了变化 B、状态都变化了 C、体积都发生了变化
-
13、 下列对空气和我们生活的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动物都离不开空气 B、水里没有空气 C、可以利用空气流动发电
-
14、 出现雾霾天气时,我们应该( )。A、多出门锻炼 B、清晨去公园跑步 C、减少户外活动
-
15、 我们可以使用右图装置观测( )。A、气温 B、风向和风速 C、云量
-
16、 小王收集了24小时的降水,这些降水在直筒玻璃杯中的高度是15毫米,用量筒测得它们共为50毫升,这一天的降水量应该记录为( )。A、15毫米 B、50毫升 C、都可以
-
17、 气象学家( )坚持每天观察和记录天气情况,最终成为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奠基人。A、袁隆平 B、钟南山 C、竺可桢
-
18、 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快速的传播,主要是因为空气( )。A、有质量 B、可以流动 C、没有固定的形状
-
19、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粗细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编号
琴弦的
材料
琴弦的
长度/cm
琴弦的粗细/mm
实验结果
①
钢
20
0.3
( )
②
钢
20
0.5
( )
③
钢
40
0.5
( )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3)、根据你已学的知识将实验结果一栏请填写完整。(用“最高”,“中等”,“最低”完成填写。) -
20、小明用小木块(20N)、砝码(5N)、弹簧测力计、木板、棉布等器材研究摩擦力大小
与什么因素有关。
(1)、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的位置。使用时,手要提在提环处,视线要与指针相平。请完成下表:
组别
接触面粗糙程度
物体重量
摩擦力大小
甲
木板
( )
3.6N
乙
( )
25N
( )
丙
( )
( )
( )
(2)、请根据图中示数进行数据分析。①比较和这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接触面粗糙程度一样时,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②比较和这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物体重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