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实验小组将一枚硬币放在不透明的盆中进行观察。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如图1所示,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 )。A、光发生了反射 B、光发生了折射 C、光发生了色散 D、光沿直线传播(2)、如图2所示,向盆里注满清水后,眼睛在A处就能看到盆中的硬币了,这是因为( )。A、光发生了反射 B、光发生了折射 C、光发生了色散 D、光沿直线传播(3)、如图2所示,眼睛在A处比真实看到的硬币位置要( )。A、浅一些 B、深一些 C、位置不变 D、无法判断(4)、根据此次实验,实验小组认为渔民在渔船上叉鱼时(如图所示),看到的鱼在b处,瞄准位置( )更利于叉到鱼。A、a B、b C、c D、无法判断
-
2、 在进行“激光照射烟雾”的探究实验时,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在烟雾中可见激光的光路 B、激光沿直线传播 C、激光在烟雾中发生偏折 D、烟雾充满整个盒子
-
3、做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实验时,做( )次比较合适。A、1 B、2 C、3或大于3 D、几次都可以
-
4、长白山天池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湖泊,它的形成原因是( )。A、火山喷发 B、地震 C、人工开挖 D、陨石撞击
-
5、用手电筒分别照射以下物品,光不能透过( )。A、普通白纸 B、普通玻璃 C、磨砂玻璃 D、硬纸板
-
6、我们研究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时,使用的实验方法是( )。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理想实验 D、虚假实验
-
7、我国巍峨挺拔、风光旖旎的黄山、华山、庐山、泰山等,都是地震后形成的断块山,地震的力量来自( )。A、地球表面的热量 B、地球内部的运动 C、人为的能量 D、地球外部的多种力量
-
8、如图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鱼,我们调整角度可以看到两条鱼在游动,这是由于中一条是( )产生的虚影。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分解
-
9、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激起了人们去地心旅游的想象。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乘 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你将依次穿过的是( )。A、地核—地幔一地壳 B、地幔一地核一地亮 C、地壳一地幔一地核 D、地壳—地核一地幔
-
10、地壳主要由( )三大类岩石构成。A、花岗岩、玄武岩、砾岩 B、岩浆岩、页岩、大理岩 C、沉积岩、花岗岩、板岩 D、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
11、下列词语中( )描述的是光的反射现象。A、立杆见影 B、湖光倒影 C、形影不离 D、如影随形
-
12、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的是( )。A、手电筒 B、激光笔 C、夜视仪 D、激光准直仪
-
13、小科用泥土模拟两大板块的相互运动,当他把泥土相互(填“挤压”或“拉张”,下同)时,泥土中间会慢慢抬高;当他把泥土相互时,泥土中间会逐渐凹陷甚至裂开。
-
14、潜望镜的制作是利用了光遇到障碍物会发生 , 制作时一般至少需要用到块平面镜。
-
15、地球表面多,少。(填海洋或陆地)
-
16、 下表是三(1)班科学小组在12月10日观察当天天气记录的一些信息。
时间
8时
10时
12时
14时
16时
18时
气温
4℃
6℃
9℃
10℃
6℃
云量
天空中的云量比较多,有时看得到太阳
风向风速
红旗向东南方向展开飘动
(1)、如图甲所示,该小组在测量气温时,应采用( )的读数方式。甲 乙
(2)、图乙为他们观测的16时的气温计示数,此时的气温是 ,当天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时。一天的温度变化是。(填“先升高后降低”或“先降低后升高”或“一直保持不变”)(3)、根据对云量的描述,判断这一天的天气最有可能是( )。A、晴天 B、多云 C、阴天(4)、当天的风向是风,风速等级是。(填“无风”或“微风”或“大级”) -
17、 小科的爸爸带来了一瓶海水,小科想知道海水里是否真的溶解了食盐,做了下面的实验。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帮助小科完成下面的探究。(1)、小科可以用( )的方法从海水中分离出食盐。A、过滤 B、溶解 C、蒸发(2)、分离海水的实验除了需要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还需要( )。A、温度计 B、蒸发皿 C、滤纸(3)、实验中用加热的目的是( )。A、让盐蒸发出来 B、让水蒸发出来 C、让水和食盐一起蒸发出来(4)、在加热使用酒精灯时,应该用酒精灯( )进行加热。A、焰心 B、内焰 C、外焰(5)、加热结束熄灭酒精灯时,应该( )。A、用灯帽将其盖灭 B、用嘴吹灭火焰 C、用扇子扇灭火焰
-
18、 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它能做很多有趣的实验。小科同学准备了很多材料,探究空气的特征。(1)、如右图所示,针筒里装半桶空气,堵住活塞,用手慢慢用力向下压活塞,然后松手,会发现活塞(填“向外弹回原状”或“静止不动”),说明。
A. 空气有弹性 B. 空气能占据空间
C. 空气有质量
(2)、小科制作了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① 塞上活塞,用力吹气球,气球(填“能”或“不能”)充满整个瓶子,理由是。
A. 空气有弹性 B. 空气能占据空间
C. 空气有质量
② 拔下活塞用力吹气球,气球充满整个瓶子。(填“能”或“不能”)
(3)、小科利用右图装置模拟研究风的成因。① 他发现从A孔流进的是空气(填“冷”或“热”,下同),从B孔流出的是空气。
② 在模拟实验中,拿一架纸风车靠近 B孔,若蜡烛燃烧得更旺一些,则风车的转动会。
A. 更慢 B. 更快 C. 不变
-
19、将下列仪器与其作用用线连起来。
装水 均匀受热 支撑 测量温度 加热
-
20、 吃火锅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这是因为镜片蒙上了一层水蒸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