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
- 广东省湛江市、深圳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湖南省沅澧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高考历史一轮】(纲要上)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
- 【高考历史一轮】(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 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1、高德步的《世界经济史》写道:“随着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到1949年,西欧的工业产量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1937年的水平。与1948年相比,英国、法国等18国制造业产出总额1949年增加13%,1952年增加39%。”这段记载能说明马歇尔计划( )A、帮助西欧恢复战后经济 B、拉开美苏“冷战”序幕 C、推动欧洲加强政治联盟 D、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
2、新经济政策实行初期,苏维埃政府原打算实行“商品交换”,即国家以工业品实物交换农民的粮食等农产品,但后来不得不允许农民把自己的劳动产品拿到市场买卖,恢复国内自由贸易。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的苏俄( )A、新经济政策受到农民抵制 B、工业发展的资金相当有限 C、实施农业集体化迫在眉睫 D、亟需稳定经济和巩固政权
-
3、远征意大利,拿破仑宣布法国军队是“自由和解放的旗手”,法国在欧洲各地推广国民的自由……但是拿破仑率领的军队终归是占领军,各地逐渐意识到要团结一致反抗法国的征服。这说明拿破仑对外战争( )A、主要目的是传播启蒙思想 B、促进了欧洲各国完成统一 C、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D、具有革命与扩张双重性质
-
4、15世纪的时代精神就是人的解放,即以感性意义上的人来反对抽象的神,以人的正常情欲和感官享乐来反对禁欲主义和变态的虚伪。因此,这种时代精神决定了这个时期的基本生活姿态就是感觉主义和唯美主义。这一时代精神( )A、展现了大工业时代的文化风尚 B、反映了启蒙思想家的理性诉求 C、冲破了天主教会的专制和独裁 D、解放了被宗教戒律压抑的人性
-
5、如图是16世纪马尼拉大帆船的版画。画中5艘马尼拉大帆船停泊在墨西哥太平洋海岸的港口。水手通过小船接上岸,岸上码头的工人准备卸货。对该版画表述正确的是( )
A、能够证明西班牙是航海贸易强国 B、属于文献史料,其主观性比较强 C、能够反映菲律宾独立斗争的史实 D、可用于研究近代太平洋海上贸易 -
6、有学者认为:哥伦布的到来使这颗行星上原本分离的两半球重新相逢,美洲印第安人有生以来第一次,迎面遇上他最可怕的大敌:不是那个白人,也不是这位白人的黑人仆从,而是那些看不见的杀手,被他们带上岸来。“大敌”的到来( )A、加速了美洲原有社会的解体 B、迟滞了欧洲殖民扩张的进程 C、满足了美洲对劳动力的需求 D、引发了欧洲价格革命的发生
-
7、牛、山羊、猪和马引入美洲后,为美洲印第安人提供了皮革和羊毛以及新的动物蛋白质来源;马和牛提供了重要的畜力,使人们第一次可以在美洲土地上开垦耕种;有轮子的车辆和更多种类的驮畜也提高了交通运输的可能性。由此可见,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 )A、导致了美洲人口数量的激增 B、是以动物物种交流为主 C、影响了美洲地区的社会生活 D、导致美洲自然经济解体
-
8、公元1世纪时,在一位讲希腊语的埃及佚名商人撰写的《红海回航记》中,首次提到了阿克苏姆王国。阿克苏姆扼据红海通往印度洋的咽喉要冲,雄强富足,竟被当时的罗马作家誉为世界四大强国之一,同波斯、罗马和中国并列。由此可见,阿克苏姆王国的繁荣( )A、展示了希腊化时代的成就 B、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 C、受益于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D、反映出西非文明的兴起
-
9、12世纪中叶,英王颁发给城市的“特许状”有以下内容:“如果战争爆发,履行军事义务的市民必须为我和我的继承人安排12个武装人员保卫我的城堡40天,并且所需花费由他们自己承担。”这反映出当时( )A、英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国王和市民之间的契约关系 C、英国社会动荡战争频发 D、封君封臣制促进了庄园兴盛
-
10、有学者指出,罗马海外殖民地容纳了罗马殖民者和当地人,一个个殖民地也就充当了罗马和当地发生接触的门户。它让从属于不同聚落和文化的族群混杂而处,对罗马世界观向外延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该学者意在说明,罗马的海外殖民A、缓和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矛盾 B、扩大了帝国的统治基础 C、促进了希腊文化中心的转移 D、推动了宗主国文化的传播
-
11、古埃及早期的文字被称为圣书体,流行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4世纪,是在石头建筑上书写的纪念性文字。字体刻画精致,为了达到美观匀称效果,词语位置有时会发生变化,如“国王”“神”等词汇通常都在短语词组的最前边。这反映了古代埃及文明( )A、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的特点 B、产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C、文字的起源与世俗生活相关 D、重视水利工程的修建和维护
-
12、【先秦诸子的治国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大国,若烹小鲜。
材料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君者,民之原(源)也。原(源)清则流清,原(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材料三: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
材料四: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1)、依据四则材料,依次回答材料中涉及哪些先秦时期的思想流派,并概括出他们的治国主张。(2)、战国时期,秦国推崇哪一家的学说?据史料及时代背景,分析原因。 -
13、为实现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王朝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成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边疆政策,促进了疆域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汉王朝对匈奴采取了优待和赏赐匈奴降众的政策,尊重他们的政治地位,保护他们的经济利益,使匈奴纷至沓来。尊重西域各国制度习俗,得到诸国拥护。扶植和发展边疆的农业,缩小了经济差距。推进文化交流,汉王朝在边疆地区实行的鼓励文化发展、文化交流的政策,丰富了中国文化内容,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共同提高。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二:唐朝时周边各族迅速发展。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他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等。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林羯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的边疆政策。(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处理边疆民族关系的方式。(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唐加强边疆管理的积极意义。 -
14、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封建时代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大一统”政治时代。从此以后,由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对各地施行有效的政治管理,揭开了此后封建王朝的帷幕。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汉武帝元朔二年,梁王、城阳王提出:愿分部分国土与其弟。武帝立即批准,并下诏“诸侯王分与之弟邑者”,朝廷均予批准,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可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这一诏令的实行,“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结果“则王子无不封侯而诸侯益弱矣”。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大一统”在政治上的表现及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诏令措施的特点及后果。 -
15、“盛世”一般是指国家由乱而治,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政权稳定和社会繁荣的局面。统治者向往盛世之治,以反映卓越功绩;百姓亦企盼盛世,以求安定太平。公元7世纪,中国出现的“盛世”“治世”是( )A、从文景之治到昭宣中兴 B、光武中兴 C、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
16、据《晋纪》称:“晋中兴之功,(王)导实居其首。”,王导“匡时辅政,业同伊尹、道隆姬旦”。司马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甚至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这加剧了东晋时期( )A、士族专权 B、流民南迁 C、民族交融 D、南北对峙
-
17、南京,古名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等,因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有六个王朝曾经在这里建都,所以南京历来有“六朝古都”之称。这六个王朝是( )A、吴、东魏、周、齐、梁、陈 B、东吴、西晋、宋、齐、梁、陈 C、吴、东晋、宋、齐、梁、陈 D、吴、宋、齐、梁、陈、明
-
18、如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示意图,序号与政权对应正确的是( )
A、①——西晋 B、②——前秦 C、③——唐 D、④——后汉 -
19、西汉司马迁《史记》中说,道家“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家“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东汉班固在《汉书》中批评其“崇黄老而薄五经”、“轻仁义而羞贫穷”、“贱守节而贵俗功”。据此可以得出( )A、社会主流思潮影响史学评价 B、《史记》否定儒家的核心观念 C、国家治理需要综合各家思想 D、《汉书》反对道家的功利思想
-
20、有人指出,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最终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这得益于( )A、设立中朝、加强皇权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实行察举、选拔官吏 D、分设刺史、巡视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