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1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考古学家在良渚文化反山遗址大型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琮、璧等精美的玉器,而在中小型墓葬中却不见其踪影。这反映出当时( )A、权力阶层出现 B、早期国家确立 C、礼仪制度完备 D、神权王权结合2. “在司徒尚书领导下,各州、郡、邑设中正,州、郡、邑的主簿、功曹与中正密切配合,协助中正评定等第,清查品第中的问题”。材料所述选官制度( )A、创立于汉武帝时期 B、与士族的兴衰相关 C、采用分科考试方式 D、扩大了统治的基础3.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一次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同志提出战略战术原则的正确性”。这次会议召开地点位于下图( )
A、① B、② C、③ D、④4. 某一国际机构总部设在上海,旨在“为金砖国家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动员资源”。这一国际机构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世界银行 C、上海合作组织 D、新开发银行5. 根据下表信息判断,该国家为( )都城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使罗马法成为完整法律体系
为新兴的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A、波斯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6. 下文是近代西方某部法案的部分条款,对此解读恰当的是:法律由议会制定,国王无权废止;议会定期召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和招募常备军( )A、初显了王权有限的原则 B、保障了公民自由权利 C、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D、维护了光荣革命成果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7. 论及儒墨学派,学者认为两者皆具有复古或守旧之色彩。然儒家观点近于贵族,墨子观点纯乎平民。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墨子“观点纯乎平民”的是( )A、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B、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兴之 C、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8. 阅读下表:“蒙元统治者的边疆少数民族统治体制”,这说明当时蒙元统治( )
地区
治理体制
南部边疆蛮夷地区
借鉴降附者继任原职的传统方式,实行可世袭的土官制度
北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实行万户制度,万户之下逐级设立千夫长、百夫长,依据所辖人口多寡进行分级管理
A、注重边疆内地一体化 B、移植前代南北面官制 C、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 D、弱化中央对地方控制9. 下图《迎迓李傅相(指李鸿章)》是关于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的绘画。题记中写道:“中日失和已有一年,各埠生意清淡。故泰西诸国从中劝和,特来电音恳请傅相至东瀛议和。倭主派外务大臣伊藤(博文)引舆迎迓。”这表明绘画作者( )
A、有意维护清政府形象 B、主张向日本妥协退让 C、正视中国战败的事实 D、意识到民族危机深重10. 近代中国某一政治组织由兴中会等合并而成,结束了革命力量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中央组织,为全国所有革命与进步力量提供了汇聚点。这一政治组织( )A、是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C、以打击北洋军阀的统治为目标 D、开启了政党政治尝试11. 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浪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该学者论及的“这一阵浪潮”( )A、初步提出学习西方以自强的主张 B、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官僚体制 C、成为中国早期现代化建设的尝试 D、具有解放思想的重大历史意义12. 下图是1949年11月创作的宣传画:《鞍钢的修复》(鞍钢即辽宁鞍山钢铁厂),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折射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愿景 B、表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C、标志着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初步成果 D、展现出工人阶级对新生政权的认同13. 会议的召开向世界宣告亚非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作为一支重要新生力量已经登上国际舞台,为不结盟运动奠定了基础,开启了南南合作的历史进程。下列项中,关于“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A、政治解决了印度支那问题 B、助推了中国和平外交新进展 C、开辟了新中国外交的新路 D、实现了与西方大国关系突破14.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主要资源,围绕着土地占有的差异,农业劳作方式也呈现不同特色。下列有关古代土地制度与农业劳作方式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古埃及的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
②罗马共和国晚期,出现了大型封建制庄园
③古希腊人在土地肥沃的地方实行谷物与蔬菜轮作
④商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个体耕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5. 俄国十二月党人参加了打败拿破仑的卫国战争,他们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希望按照西欧的方式来改造国家。为此,他们提出了消灭专制制度和废除农奴制度的主张。这说明十二月党人( )A、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发展 C、意在重构俄国的政治文化 D、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16. 下表为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时期政府财政收入占GNP(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单位:%),这说明( )年份
法国
德国
日本
英国
美国
1929年
19
31
19
24
10
1960年
35
32
18
32
28
1985年
52
47
33
48
37
A、政府财政收入占GNP比例逐年上升 B、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在曲折中发展 C、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程度有所不同 D、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不平衡现象加剧17. 某校在开展“雅尔塔体系的形成”项目化学习时,整理如下表格,据此可知,雅尔塔体系( )会议名称
召开时间
与会国
主要内容
开罗会议
1943年11月
中、美、英三国
要求日本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决定战后朝鲜独立。会议奠定战后东亚国际秩序的基础
德黑兰会议
1943年11—12月
苏、美、英三国
初步讨论战后对德国的处置的问题,提出建立战后国际组织(联合国的雏形)
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
苏、美、英三国
明确战后对德国处置的内容,确立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与“大国一致”原则
旧金山会议
1945年4—6月
中、苏、美、英等五十个国家
正式通过《联合国宪章》,标志联合国成立
①构建过程中大国起主导性作用 ②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③体现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 ④支持被压迫民族地区独立要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 司马迁提出“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程颐认为“史者,所以明乎治天下之道也。”司马光主张“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这些言论强调( )A、史学需注重古今贯通 B、史学要体现致用功能 C、史学须凸显思想教化 D、史学应关注民众生活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第21题12分,第22题16分,共52分)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行政文书是形塑大一统王朝国家权力运作的有效工具和载体。《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记载“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全国修建驰道,规定道路宽度,保障车马通行速度,驿站每三十里一设,备有快马、粮草。尉卒律等明确规定了文书政务的责任人及问责惩处机构,以保障政令落到实处。高度集中的中央权力通过文书形式将国家意志输送到所辖疆域各地。
——摘编自陈军亚谢怡《文书助力建构古代大一统中国的运行机制和机理解释》等
材料二 清代于要冲之地多设巡检司,负责基层治安,处理轻微案件,重大案件仍需上报州县;分防县丞、主簿作为知县的佐贰官,协助征收钱粮、编审户籍,与里甲、保甲体系配合;赈灾、教化等公共事务,县辖政府协调士绅、族长共同完成。在边疆或动荡地区,县辖政府权力更大,而在江南等稳定地区,士绅自治更显著。县辖政府的设置随人口、经济、治安变化而增减。
——摘编自胡恒《皇权不下县?清代县辖政府与基层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通过文书形式将国家意志输送到所辖疆域各地”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简述唐代中央文书行政的运行机制。(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基层治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从教化的角度论证清代并非“皇权不下县”。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粤海关是清朝派驻广东的官方机构,对广州中西贸易负全面管理之责。粤海开关以后,外国商船逐渐驶入黄埔停泊,数量不断增加,雍正二年,规定来粤贸易的外船一律停泊黄埔。乾隆二十二年以后,广州成为全国唯一的中西贸易港口。乾隆十六年,除了葡萄牙人外,开始有来粤贸易的其他西方商人来居澳地。乾隆二十四年,《防范外夷规条》规定,各国大班在贸易季度结束后,必须随船回国,或到澳门暂住。
——摘编自章文钦《清代广东十三行与粤海关》
材料二 税则既定专条章程尽人能解,何用碧眼黄发之徒,越俎而代治乎?其定税之权操诸本国,虽至大之国不能制小国之轻重,虽至小之国不致受大国之挠阻。凡我国所有者,轻税以广去路;我国所无者,重税以遇来源、收我权利,富我商民。千万巨款权自我操,不致阴袒西人阻挠税则,不特榷政大有裨益,而于中朝国体所保全者为尤大也。
——摘编自郑观应《盛世危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清朝前期广州中西贸易管理的举措。请用一句话概括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试从背景、观点、影响三方面对郑观应的言论予以简要评析。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资本家运用工厂制度“治理”工人,机器生产作业,要求工人身体必须各就其位,按照机器节奏同步运动;通过时间的掌控,工人身体被精密地镶嵌在生产过程之中,持续地、有节奏地转动;封闭的工作空间,使工人身体处于监禁之中,失去人身自由,成为囚禁的“奴隶”;工厂主通常采用罚款、解雇、甚至残酷的体罚等措施,迫使工人“主动”就范。工厂制度支配了革命的身体,促生了身体的革命。
——摘编自解丽霞王众威《生命规训、身体反抗与工厂制度》
材料二 1913年福特公司在以零件的可互换和标准化、制造的严格同时化的基础上,设计和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条生产流水线,这使得有组织的机器体系替代了大部分的劳动力。1952年福特公司在俄亥俄州的克里夫兰建造了人类第一家全自动工厂。随着西方国家人力的缺乏,人力成本的上升,无人化生产和经营进一步拓展其广度和深度,“无人工厂”大量出现。
——摘编自陈明生《无人经济:缘起、内涵与应用模式》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厂制度支配革命的身体”的手段。并结合所学,简述19世纪上半期欧洲“身体的革命”的主要表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无人工厂”出现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其对人类劳作方式的影响。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北宋东京坊内居民皆向街开门,原来的坊内街巷都直接连通城中的大街,各街、巷两侧店铺林立,沿街商铺兴起,形成御街、潘楼街等商业区,坊市分区之形式全不存在。
——摘编自张驭寰《中国城池史》
材料二 农业革命使人类从迁徙走向定居,形成了最初的“文明空间”;帝国的扩张整合了大陆内部的地理与文化空间,创造了“帝国空间”;大航海时代将彼此孤立的欧亚、非洲、美洲大陆以及大洋空间连接成一个整体,全球性的“世界空间”得以诞生;铁路和蒸汽轮船,极大地缩短了大陆内部与跨洋旅行的时间,地球上的物理空间被前所未有地“压缩”;信息技术革命催生了一个超越地理阻隔的、即时互联的赛博空间,人类活动步入了“全球网络空间”。
——摘编自威廉·麦克尼尔《西方的兴起》、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东京城布局的变化。并结合所学,概括城市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空间革命与世界历史演进”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