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C、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D、复制的两个基因随染色单体分开而分开
  • 2、母山羊(2N=60)体内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前期联会形成的四分体数目为(       )
    A、15个 B、30个 C、60个 D、120个
  • 3、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更具多样性。下列叙述与有性生殖生物多样性形成原因无关的是(       )
    A、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 B、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C、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异 D、有性生殖后代具有多样性有利于生物进化
  • 4、海蛞蝓是一种雌雄同体的海洋动物,在体内能同时产生精子和卵细胞。海蛞蝓在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中,主要的区别是(       )
    A、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 B、染色体数量是否减半 C、同源染色体是否分离 D、非同源染色体是否自由组合
  • 5、下图①、②、③、④为某果蝇(2N=8)体内发生的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仅画出部分染色体),分裂后能产生次级精母细胞的细胞示意图是(       )

       

    A、 B、 C、 D、
  • 6、用纯合红花金鱼草(AA)与纯合白花金鱼草(aa)作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粉红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F1粉红花金鱼草的基因型为 Aa B、金鱼草的红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C、F1形成配子时,A 和a可以自由组合 D、F1自交后代中红花与白花的比例接近1:1
  • 7、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使用了“假说一演绎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F2中高茎与矮茎的性状分离比约为3:1”,属于实验现象 B、“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实验假说 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属于演绎推理 D、“测交后代高茎与矮茎的数量统计比约为1:1”,属于实验结果
  • 8、豌豆常作为遗传学的实验材料,下列关于豌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豌豆花是两性花,能够自花传粉 B、豌豆生长周期短,不利于杂交实验 C、豌豆的种子较多,有利于统计和分析 D、豌豆具有许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 9、图乙细胞是将图甲细胞放置于一定浓度蔗糖溶液中的结果;图丙是将另外一种植物的细胞依次浸于蒸馏水、0.3 mol/L蔗糖和0.5 mol/L尿素溶液中,观察原生质层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结果,请据图回答:

    (1)甲图细胞中,全透性的结构是 , 乙图细胞中半透性的原生质层由构成(填编号)。

    (2)乙图细胞在质壁分离结束时, ⑧处充满了

    (3)丙图ABC中,表示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 , 表示在0.3 mol∕L蔗糖溶液中的是

    (4)bc段的细胞液浓度变化为。(增大、减小、不变)

    (5)试简要分析BC曲线差异的原因:B是因为在0.5mol∕L尿素溶液中的细胞开始时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后由于能进入细胞,使得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因吸水而自动复原;C由于不能进入细胞,因此分离后不能发生自动复原。

  • 10、图甲为细胞周期的模式图,图乙为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方框内填图中的数字,横线上填文字)

    (1)、诊断因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的遗传病时,通常选图甲中的[ ]期细胞进行观察,原因是。图甲中4时期消失的细胞结构有
    (2)、图乙细胞中,能为有丝分裂提供能量的细胞器[ ] , 在分裂间期活跃的无膜细胞器是[ ] , 图乙中的4和7进入图甲1时期,消失的结构是。图乙中的结构[5]在图甲中的1时期所起的作用为
    (3)、如果图乙代表的是胰腺的腺泡细胞,则参与消化酶分泌的相关膜结构有 , 如果用乙图表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则在图中只有两种结构,该细胞能否进入甲图表示的细胞周期中。
  • 11、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教材要求必须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使用,但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设想按照不同的使用顺序先后使用甲液和乙液及混合后使用。

    实验猜想: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与其甲液、乙液使用顺序及是否混用无关。

    实验设计:为探究以上猜想,实验设计思路如表所示。

    试管

    第1次加入物

    第2次加入物

    第3次加入物

    加热

    颜色变化

    1号

    2 mL苹果汁

    0.5 mL 0.05 g/mL的CuSO4溶液

    0.5 mL 0.1 g/mL的NaOH溶液

    加热

     

    2号

    2 mL苹果汁

    A

    B

    加热

     

    3号

    2 mL苹果汁

    C

    加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3号试管中应加入的物质是A , B , C

    (2)1号与2号试管相比,实验变量为

    (3)理论预测及相关结论:

    ①当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正确的?

    ②当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错误的?

  • 12、某单细胞生物,体内不具有叶绿体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该生物最可能是(       )
    A、真核生物 B、异养生物 C、无核膜的生物 D、有线粒体的生物
  • 13、下列现象利用渗透作用原理的是(  )
    A、氧气进入红细胞 B、水分子通过细胞壁 C、K+通过原生质层 D、红细胞在高浓度盐水中皱缩
  • 14、如图是平衡时的渗透装置,烧杯的液面高度为a,漏斗的液面高度为b,液面差m=b–a。在此基础上继续实验,以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观测指标,正确的是(  )

       

    A、若吸出漏斗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则新的平衡时m增大 B、若向漏斗中加入等浓度的蔗糖溶液,则新的平衡时m不变 C、若向漏斗中加入清水,新的平衡时m减小 D、若向烧杯中加入清水,新的平衡时m增大
  • 15、如图是某植物相邻的四个细胞,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a>b>c>d,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
    A、    B、    C、    D、   
  • 16、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绘制了如甲、乙、丙、丁所示的四幅图。除哪幅图外,其余三幅图中“a”点都可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

    A、图甲 B、图乙 C、图丙 D、图丁
  • 17、下图表示物质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示意图。其中●、▲的个数代表分子(离子)的浓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此细胞,需要消耗ATP B、葡萄糖被运出此细胞的速率受O2浓度的影响 C、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此细胞,不需要消耗ATP D、钠离子进入细胞的速率与细胞膜上的相应载体数量有关
  • 18、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假设水稻和番茄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与实验开始前之比如下图所示。该实验的结果能得出(       )

       

    A、水稻培养液中钙离子、镁离子浓度比实验前高是因为水稻细胞的分泌造成的 B、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离子需要量小 C、番茄对钙离子的吸收量相对比镁离子大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
  • 19、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  )
    A、纸层析法 B、沉淀法 C、差速离心法 D、密度离心法
  • 20、现有一个单细胞生物,某同学列举出以下几条来判断该生物是否为真核生物,其中错误的是(     )
    A、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有无核糖体 C、有无染色体 D、有无多种细胞器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