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先天性聋哑的遗传方式有常染色体遗传(从15岁开始发病)、伴X染色体遗传。下图是某先天性聋哑的遗传系谱图。不考虑新的突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Ⅱ6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B、Ⅱ5的致病基因一定包括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C、II5携带只携带1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 D、Ⅱ7和Ⅱ8的孩子在15岁后健康的概率为7/9
-
2、油菜素内酯(BL)是植物体内的重要激素,探究BL和IAA对主根伸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关于激素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正确的是( )A、单独IAA处理,浓度大于100nmol/L后就产生抑制 B、BL和IAA的作用均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IAA浓度小于10nmol/L时,100nmol/LBL起抑制作用 D、IAA浓度大于100nmol/L时,100nmol/LBL起促进作用
-
3、下图为人体稳态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胰岛B细胞上既有葡萄糖的受体,也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B、激素B的分泌体现出神经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一个环节 C、途径③不属于分级调节,激素D是由垂体合成和释放的 D、激素A、C、D都能定向运输到靶细胞或靶器官起作用
-
4、图甲是某种植食性动物被引入某岛屿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图乙是该动物在被引入该岛屿后λ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动物在岛屿上的环境容纳量约为3000只 B、种内竞争加剧可能是该种生物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 C、图乙中种群数量最少的年份是第15年时 D、1880年后种群数量短暂升高,可对应图乙的15-20年
-
5、若2株玉米的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和15:1,则它们测交后代最可能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 )A、1:3和3:1 B、1:3和1:3 C、4:3和3:1 D、3:1和4:1
-
6、某小组开展了“验证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一组土壤灭菌,另一组土壤不做处理,检测土壤中落叶的分解情况,下列对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落叶也可以灭菌,以避免落叶表面的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 B、土壤理化性质属于该实验的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C、实验组落叶的分解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分解速率 D、该实验所用土壤中的所有微生物构成了一个微型的生物群落
-
7、下列与生物遗传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不同表现类型 B、性状分离是指后代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 C、多对基因中只要有一对杂合,该个体即为杂合子 D、不同个体的表型不同,对应的基因型一定不同
-
8、流感病毒侵染人体后,相关免疫反应过程推测正确的是( )A、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都能接受抗原刺激快速分泌抗体 B、对流感病毒的免疫反应过程都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C、吞噬细胞存在特异性降解流感病毒的酶,因此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D、辅助性T细胞与APC和B细胞都存在特异性结合和信息交流
-
9、脑干中存在眨眼反射的中枢,下列关于眨眼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A、脑干中有调节生物节律和呼吸、心跳的中枢 B、脑干属于自主神经系统,参与非条件反射 C、学生训练长时间不眨眼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眨眼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
-
10、渗透压可分为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和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下列关于健康人渗透压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血浆的胶体渗透压一般大于组织液的胶体渗透压 B、葡萄糖、抗体和Na+等都参与了血浆渗透压的形成 C、血浆渗透压和组织液渗透压处于动态平衡中 D、血浆中的胶体渗透压一般大于晶体渗透压
-
11、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正常含量为0-40U/L,是肝脏细胞受损程度的检测指标之一,下列对人体内ALT的说法正确的是( )A、ALT是血浆蛋白,主要在细胞外液中发挥催化作用 B、ALT在血液中含量的波动说明内环境稳态的失调 C、血液中ALT超标,ALT对肝脏细胞的调节会出现紊乱 D、ALT超标很可能是由于肝脏细胞受损释放到血液所致
-
12、下列关于人体内信息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所有信息分子的受体都在细胞膜上 B、神经系统可调控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来调节血糖含量 C、人体内的信息分子都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 D、人体内信息分子的调节过程均存在负反馈调节
-
13、杀伤T细胞(Te)依赖其膜表面糖蛋白,能特异性杀伤靶细胞;辅助性T细胞(Th)直接刺激已结合抗原的T细胞和B细胞,促进其增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e和Th均在免疫器官中分化、发育、成熟 B、Te清除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 C、Th通过细胞因子非特异性作用于T细胞和B细胞 D、Te杀伤靶细胞的过程存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
14、大雾山不同垂直高度上分布着不同种类的昆虫,对大雾山的群落分析错误的是( )A、大雾山中不同种类的昆虫生态位可能有部分重叠 B、大雾山的食物分布可能决定不同种昆虫的分布 C、大雾山的群落空间结构包含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 D、同一垂直高度上分布的昆虫之间无竞争关系
-
15、下列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类似物的分子结构一定与生长素相近 B、青鲜素能抑制马铃薯、大蒜等发芽 C、生长素类调节剂可控制植株高度 D、膨大剂可促进西瓜、草莓的成熟
-
16、请分析下面表格中的内容,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苏丹Ⅲ染液、50%酒精溶液
脂肪的检测和鉴定
B
鸡蛋清
试剂
蛋白质的检测和鉴定
C
马铃薯
碘液
淀粉的检测和鉴定
(1)A 组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 , 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可以观察到被染成色的脂肪颗粒。
(2)B 组实验中选用的试剂是 , 该试剂的使用方法是 。
(3)炸薯条是常见的快餐食品。马铃薯富含淀粉,若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过高,可能导致油炸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 为准确检测还原糖含量, 研究人员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马铃薯提取液,如下表所示:
方法
提取液颜色
提取液澄清度
还原糖没出程度
1
浅红褐色
不澄清
不充分
2
深红褐色
澄清
充分
3
浅黄色
澄清
充分
请回答问题:
①马铃薯提取液中含有葡萄糖等还原糖,这些还原糖能与试剂发生反应,生成 , 需要条件。
②据表分析,三种马铃薯提取液制备方法中,方法最符合检测还原糖的要求,原因是
-
17、种子在黑暗中萌发成幼苗,下表是种子经过处理后测得的数据,回答:
处理方法
质量/g
种子
幼苗
鲜重
直接称重
160
750
干重
70℃,72h
138
116
灰分
550℃,16h
2
2
(1)、种子中含有的微量元素有 , 种子未经处理时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和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分别是。(2)、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植物入冬后,比例下降,抗逆能力。(3)、和种子相比,幼苗的质量有所增加,增加的物质主要是 , 种子燃烧后留下灰分,这些灰分代表的物质是。(4)、若该种子为黄豆,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向豆浆中加入试剂,摇匀,试管中出现色反应。(5)、若该种子为小麦,在鉴定小麦中淀粉的实验中,选用的染液是 , 染色后染成(填颜色)。 -
18、下图是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字样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请据图回答:(1)、要想看到更多的细胞,可用镜头组合(用标号作答);要想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可用的镜头组合为(用标号作答);在观察时,同一条件下,③比④的视野光线更(填“亮”或“暗”)。(2)、用低倍镜观察根尖细胞分裂图像时,发现某分裂细胞处在视野的右下方,要把它移到视野中央,装片移动方向是向方移动。(3)、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4)、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32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个。(5)、若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很可能在______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
-
19、下列对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描述,错误的是( )A、风干种子细胞中的水主要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 B、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随个体代谢强弱而变化 C、储藏中的种子不含自由水,以保持休眠状态 D、自由水参与体内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
-
20、根据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自然界中元素的分布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中都能找到,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 B、微量元素指在生物体中含量微少,且并不重要的元素 C、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D、生物体内含有的元素不一定是生物体所需要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