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在欧亚大陆上有一种鼠,以干种子为食而不需要饮水,也不需要用水调节体温,白天在洞穴内排出浓度很高的尿液以形成一个局部具有较大湿度的小环境。这些鼠夜间从洞穴里爬出来活动,白天则生活在洞穴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鼠最可能属于森林生物群落中的生物 B、该大陆上的多数爬行类动物以尿酸盐的形式排尿 C、这种鼠的体温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出现明显波动 D、这种鼠的行为特点体现了该区域群落的空间结构
  • 2、海蜗牛在接触几次电击后,能学会利用长时间蜷缩的方式保护自己;没有经过电击刺激的海蜗牛则没有类似的防御行为。研究者提取前者腹部神经元的RNA注射到后者颈部。发现原本没有经过电击的海蜗牛也“学会”了防御,而对照组则没有此现象。以下叙述不符合该实验的是(       )
    A、有助于我们对动物记忆形成机制的研究 B、不能说明RNA直接决定了动物记忆的形成 C、本实验对照组的海蜗牛不需要注射RNA D、说明特定的RNA可以使海蜗牛“获得”记忆
  • 3、植物越冬休眠和夏天生长受多种激素的调节,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①→③→④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促进植物生长 B、秋末①→③→⑤过程能增加叶肉细胞内的胡萝卜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C、越冬休眠时,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 D、各种植物激素通过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实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
  • 4、葡萄糖是人体细胞主要的能源物质,但人体内不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不完全相同,图甲为成熟红细胞从内环境中吸收葡萄糖的模式图,图乙为小肠上皮细胞从肠腔吸收并转运葡萄糖的模式图。据图推测正确的是(       )

    A、甲中细胞内葡萄糖分解形成的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才能氧化供能 B、乙中细胞吸收葡萄糖和排出Na+消耗的能量直接来自ATP的水解 C、甲乙中的细胞在吸收葡萄糖进入细胞时依赖同种类型的膜蛋白 D、甲乙中细胞吸收葡萄糖方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5、科学史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科学家们在探索道路上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值得学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细胞学说的提出运用了完全归纳法 B、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萨姆纳利用丙酮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并进一步证明了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技术,通过检测释放的O2的放射性情况,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 6、活性氧(ROS)是含氧自由基和易形成自由基的过氧化物的总称,细胞内ROS的升高可诱导癌细胞发生,而过多的ROS则会造成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损伤,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ROS可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提高ROS的含量 B、ROS攻击DNA可能导致细胞癌变,使细胞周期缩短 C、过多的ROS可导致肿瘤细胞内特定基因的表达 D、外源摄入适量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可降低癌症发生的风险
  • 7、受体介导的胞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细胞摄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构成有被小泡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B、该过程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且消耗能量 C、题图说明细胞摄取大分子不需要借助载体蛋白 D、性激素属于分泌蛋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 8、在寒冷的冬天,银杏叶子纷纷落下,而青松依然葱翠,这说明(       )
    A、银杏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B、青松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C、它们都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D、它们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 9、目前已经探明,在火星两极地区有固态水,而那里的土壤中含有生命必需的Mg、Na、K、P等元素。科学家也曾在火星上发现了流动水的痕迹。科学家据此推测,火星上曾经或者现在存在着生命。下列有关生命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根尖从土壤溶液中吸收的P元素可以用于合成蛋白质、脂肪和核酸 B、水可以作为良好的溶剂及其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都与水是极性分子有关 C、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可以通过盘曲折叠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 D、火星土壤中的Mg、Na、K等元素对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
  • 10、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能与细胞毒性T细胞上的受体PD-1结合,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性,实现免疫逃逸。在一项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治疗肿瘤的临床试验中,科研团队将携带Cas9蛋白和sgRNA编码信息的质粒导入患者的T细胞内,实现PD-1基因的精准敲除,使患者的病情呈现了明显的稳定态势。图1为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机制示意图,图2为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治疗肿瘤的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构建携带Cas9蛋白和sgRNA编码信息的质粒,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导入质粒的患者T细胞能够表达出Cas9蛋白,这说明
    (2)、由图1可知,胞内基因敲除过程中Cas9蛋白催化目标基因的键断裂,sgRNA的靶向序列与DNA中目标区域的结合遵循原则。
    (3)、CRISPR/Cas9系统中,sgRNA的靶向序列长度一般为20个核苷酸左右。从靶向序列与模板结合的角度分析,靶向序列不可过短的原因是
    (4)、综上分析CRISPR/Cas9编辑技术治疗肿瘤的机理是
  • 11、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MD)是一种非常罕见的遗传病,在男性中发病率约为1/1000。该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肌无力和运动功能退化以及假性肌肥大和广泛肌萎缩。为研究该病的遗传特点,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统计发现143名DMD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13名,女性患者有30名,初步推测该病的遗传方式可能为 , 若该推测正确,理论上该致病基因在男性中的基因频率(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该致病基因在女性中的基因频率。
    (2)、进一步对患者家系进行调查,得到如图所示的遗传家系图,通过基因检测已知II1、II4、Ⅲ1无相应的致病基因。

       

    ①根据遗传家系图,可确定兴趣小组对该病遗传方式的推测是正确的,判断依据为

    ②若Ⅳ1成年后与人群中一位表现正常的女性婚配,生出患病女儿的概率为

    (3)、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治疗DMD的办法。它是将组织配型相匹配的健康供体干细胞直接输入患儿体内,通过造血重建新生的干细胞修补受损肌组织,改善临床症状。为了生一个健康的孩子,并用孩子的脐带血帮助哥哥(IV1)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该病,Ⅲ1与Ⅲ2夫妇想去医院进行“设计试管婴儿”。

    ①“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与试管婴儿技术最大的区别是

    ②你是否赞同该夫妇的想法,说明你的理由

  • 12、河流在受到轻微污染后,可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消除污染,如图所示。近几年由于工业发展,某村庄河流受到了严重的生活污水和工业重金属废水污染,使其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当地政府通过投放生态浮床等多项措施对该河流进行生态修复。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该河流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2)、受到轻微污染时,河流能通过物理沉降等方式消除污染,若持续排放工业污水会使下游水质不断恶化并难以恢复,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是有一定限度的。
    (3)、图中BC段水体中溶解氧值上升的原因是
    (4)、从生态工程原理的角度分析,选择生态浮床植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答出两点即可)。
    (5)、工业重金属污染处理中,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将转运铅的转运蛋白基因定位到某植物的液泡膜上,发现其比非转基因植物能更好地适应铅污染的环境,推测原因可能是
  • 13、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常伴有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等典型的运动症状以及睡眠、认知功能和情绪障碍等非运动症状。回答下列问题:
    (1)、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体液中一氧化氮含量增加,进而影响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和辅助性T细胞分泌免疫活性物质,使机体(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力下降。
    (2)、鱼藤酮可诱导野生型斑马鱼出现PD样的症状,科研人员利用这些PD斑马鱼进行睡眠剥夺,发现睡眠剥夺加重了PD斑马鱼的记忆损伤和焦虑抑郁样行为。为研究这些变化与脑内多巴胺(DA)系统之间的关系,科研人员设计并开展以下实验,已知甲组为野生型斑马鱼正常作息,乙、丙和丁组进行不同处理。部分结果见图。

    ①科研人员根据图1得出以下结论:PD斑马鱼脑内DA水平下降,而睡眠剥夺不会进一步降低DA的水平,但睡眠剥夺能够加速DA的代谢。请判断乙组的处理为 , 丙组的处理为 , 丁组的处理为 , 这可能意味着睡眠剥夺后斑马鱼脑内DA的合成增加。

    ②图2是科研人员使用技术检测斑马鱼脑内DA受体对应的mRNA变化情况,由此可知PD斑马鱼在睡眠剥夺后表现出更为严重的焦虑抑郁样情绪和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可能与睡眠剥夺后斑马鱼脑内有关。

  • 14、富营养化的水体中,蓝细菌对水生生物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治理蓝细菌,研究人员对蓝细菌的CO2浓缩机制进行研究,其机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蓝细菌光反应的场所为光合片层,因为该结构上有。图中过程②的发生需要光反应为其提供。研究人员推测,当HCO3-脱水速率大于过程①速率时,会有部分胞内CO2扩散出细胞,造成CO2泄漏。但实际上,胞外CO2浓度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据图分析其原因可能有
    (2)、为了估算水体中蓝细菌密度,研究人员在一定条件下测定样液中蓝细菌密度和叶绿素a含量,建立叶绿素a含量与蓝细菌密度的相关曲线。请完成下表:

    实验目的

    简要操作步骤

    测定样液蓝细菌数量

    按一定浓度梯度稀释样液,分别用①计数,取样前需摇匀

    浓缩蓝细菌

    稀释样液离心,取下层沉淀物

    提取叶绿素

    将浓缩的蓝细菌破碎后,用②重新悬浮以提取叶绿素

    用锡箔纸包裹装有上述悬浮液的试管,避光存放

    建立相关曲线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绿素a含量,计算,绘制曲线

    (3)、请从种间关系的角度提出一个治理水体中蓝细菌的方案
  • 15、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抗体-药物偶联物(T-DM1)被纳入2023年医保目录名单。T-DM1由曲妥珠单抗和细胞毒性药物DM1偶联形成,其作用机制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曲妥珠单抗制备中可选择DM1作为抗原刺激小鼠产生免疫应答 B、T-DM1被乳腺癌细胞吞噬后释放DM1抑制微管聚合进而导致细胞凋亡 C、连接物和药物的结合在内环境中较稳定,在溶酶体中可被破坏 D、T-DM1可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减少对健康细胞的伤害
  • 16、抗利尿激素(ADH)是一种九肽激素,是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键性调节激素,其具体作用机理见图。尿崩症是与ADH密切相关的内分泌疾病,病人表现为持续排出大量低渗性尿液。ADH不足和ADH不敏感均可导致尿崩症,前者导致中枢性尿崩症,后者导致肾性尿崩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DH与受体结合可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能量代谢 B、ADH可同时促进多种AQP蛋白介导的水分运输 C、中枢性尿崩症可能是由下丘脑或垂体损伤引起的 D、肾性尿崩症的病因可能是AVPR2基因突变
  • 17、某植物绿叶和花斑叶、抗锈病和易感锈病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R/r、T/t控制。研究者用基因型为RrTt的多株绿叶抗锈病植物自交,所得子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由结果①可推知基因R和T、基因r和t分别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B、让结果①中的绿叶植株随机交配,后代植株中,绿叶:花斑叶=3:1 C、由结果②可推知该植株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r基因缺失 D、让结果②中的绿叶植株随机交配,后代可能出现花斑叶植株
  • 18、植物细胞胞质溶胶中的Cl-NO3-通过离子通道进入液泡,Na+、Ca2+逆浓度梯度转运到液泡,以调节细胞渗透压。白天光合作用合成的蔗糖可富集在液泡中,夜间这些蔗糖运到胞质溶胶。植物液泡中部分离子与蔗糖的转运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液泡膜上的离子通道由特殊的蛋白质构成 B、Cl-、NO3-通过离子通道进入液泡不需要ATP供能 C、H+电化学梯度产生的能量可为Na+、Ca2+进入液泡供能 D、白天液泡富集蔗糖会抑制光合作用暗反应的持续进行
  • 19、某研究人员将甲(基因型为eeGg)、乙(基因型为EEgg)两个品种的玉米花粉除去细胞壁,然后诱导这两种原生质体融合,再将融合细胞进行脱分化和再分化培养,获得玉米新品种植株。E/e、G/g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将甲、乙花粉原生质体放在低渗溶液中可能会吸水涨破 B、融合细胞经脱分化后,细胞分化程度增大,细胞全能性也随之降低 C、若任意两个花粉原生质体均能融合,则融合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会有6种 D、该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合适的植物激素配比,以及培养基pH等培养条件的控制
  • 20、蛋氨酸(又称甲硫氨酸)是人和动物体中唯一含硫的必需氨基酸,在机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研究人员欲从盐肤木种子中筛选出高产蛋氨酸的内生菌,应用于蛋氨酸的生物合成领域,其研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实验中所使用的研磨器、培养皿进行灭菌 B、将采集的盐肤木种子充分消毒后,用无菌水冲洗,收集冲洗液进行无菌检测 C、将无菌检测合格的种子研磨,经稀释涂布法分离得到的单菌落不一定是目标菌种 D、Co-y射线处理使每个内生菌朝着高产蛋氨酸的方向进化,便于人工筛选
上一页 57 58 59 60 6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