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I、I、V、V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系统或器官,①②③④⑤表示相关物质,A、B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Ⅱ是消化系统,食物中的大分子在Ⅱ中被水解成小分子并被吸收 B、Ⅲ是呼吸系统,O2和CO2通过Ⅲ在空气与内环境间进行交换 C、IV是泌尿系统,细胞的代谢废物、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该系统排出体外 D、V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其中汗腺分泌物过多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
2、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①生活的环境是血浆 B、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②中水分相对增多 C、③细胞可能是肝细胞或骨骼肌细胞 D、④经过淋巴结等淋巴器官并最终汇入血浆
-
3、人体内含有很多液体,但这些液体并非都属于体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之外的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 B、血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C、酶在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中均可发挥作用 D、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其含量小于细胞外液
-
4、假设羊的毛色遗传由一对基因控制,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一个随机交配多代的羊群中,白毛和黑毛的基因频率各占一半,现需对羊群进行人工选择,逐代淘汰白色个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淘汰前,该羊群中黑色个体数量与白色个体数量相等 B、淘汰前,随着交配代数增加,羊群中纯合子的比例增加 C、随着淘汰代数的增加,羊群中基因型Bb的频率逐渐增加 D、随着淘汰代数的增加,羊群中基因b频率持续下降
-
5、余干辣椒是江西余干县的地方名优特产,口感鲜、香,辣味适中,吃后略带甜味,但若在其他地区种植,其味道就会改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导致余干辣椒具备口感鲜、香,辣味适中的特点 B、据题分析,余干辣椒独特的风味与产地环境有关 C、余干辣椒与其他辣椒品种的基因之间一定存在差异 D、某村所有辣椒控制果实性状的基因未构成一个基因库
-
6、“加拿大一枝花”原产北美,适应能力强,作为入侵种会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因而危害性较大。从进化观点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按照拉马克的进化观点,加拿大一枝花与本地植物存在生存斗争 B、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加拿大一枝花更能适应本地的环境 C、按照现代生物进化论的观点,加拿大一枝花的根系越来越发达是用进废退的结果 D、按照现代生物进化论的观点,加拿大一枝花的种群基因频率不会改变
-
7、红绿色盲与血友病均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现调查获得某家族中相关遗传图谱如下,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I1和I2各携带两种病中的一种致病基因 B、I1和I2再生一个男孩,该男孩可能不患病 C、I1和I2再生一个女孩,该女孩可能会患病 D、Ⅱ5和Ⅱ6生一男孩患病的概率大于女孩患病的概率
-
8、关于人类遗传病及其预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特定人群中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 B、遗传病患者一定都携带了致病基因 C、携带遗传病致病基因者一定都患遗传病 D、禁止近亲结婚能够有效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
9、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其原理与使用秋水仙素相似 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 C、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原因是间期经过的时间最长 D、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活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
-
10、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叙述正确的是( )A、三倍体西瓜不能产生种子,但属于可遗传变异 B、植物经过X射线照射后未出现新性状,则未出现变异 C、DNA中碱基对的增添、替换或缺失叫做基因突变 D、染色体组加倍后都会导致基因种类及数量的增多
-
11、5-溴尿嘧啶(5-BU)是一种碱基类似物,其能与碱基A和G配对,因此当5-BU掺入DNA复制体系时就可能导致碱基转换。现有含5-BU在内的五种碱基的复制体系进行DNA复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DNA复制过程中容易出现碱基对的替换 B、DNA复制一次所消耗5-BU的量与T或C可能不同 C、实现碱基A-T到G-C替换后不会改变所控制肽链长度 D、至少复制3轮才能实现某位点碱基对从T-A到C-G的替换
-
12、关于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R型细菌转为S型细菌的本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B、受精作用使精子与卵细胞内基因组合不属于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分裂间期 D、任何基因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普遍性
-
13、某基因型为Bb的植株表现出了b基因控制的性状,假设不存在致死。关于其原因及相关验证不合理的是( )A、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染色体结构缺失 B、可能发生了染色体数量变异,该个体减数分裂时不会发生联会 C、可能发生了不可遗传的变异,该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D、可能发生了隐性基因突变,该个体自交后代可能不出现性状分离
-
14、为探究基因 OsNAC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在相同条件下种植某品种水稻的野生型(WT)、OsNAC 敲除突变体(KO)及 OsNAC 过量表达株(OE),测定了灌浆期旗叶(位于植株最顶端)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叶绿素含量(mg·g-1)
WT
24.0
4.0
KO
20.3
3.2
OE
27.7
4.6
(1)、旗叶从外界吸收1分子 CO2与核酮糖-1,5-二磷酸结合,在特定酶作用下形成2分子3-磷酸甘油酸;在有关酶的作用下,3-磷酸甘油酸接受释放的能量并被还原,随后在叶绿体基质中转化为。(2)、与WT相比,实验组KO与OE的设置分别采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填科学方法)。(3)、据表可知,OsNAC过量表达会使旗叶净光合速率。为进一步探究该基因的功能,研究人员测定了旗叶中编码蔗糖转运蛋白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蔗糖含量及单株产量,结果如图。结合图表,分析OsNAC过量表达会使旗叶净光合速率发生相应变化的原因:①;②。
-
15、用磷脂双分子层将某种不容易进入细胞的药物包裹成小球,通过小球膜与细胞膜的融合将药物送入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药物的化学成分和进入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 )A、蛋白质、胞吞 B、固醇、自由扩散 C、性激素、协助扩散 D、蛋白质、主动运输
-
16、下列四种物质中,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A、
B、
C、
D、
-
17、免疫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病从口入”是因为消化道没有第一道防线,病原体直接进入人体引起疾病 B、结核分枝杆菌侵染人体后只能引起体液免疫,不能引起细胞免疫 C、脾是重要的免疫器官,是B细胞和T细胞生成、成熟、集中分布的场所 D、溶菌酶能溶解细菌的细胞壁从而杀死细菌,此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
18、下图是B细胞与辅助性T细胞(Th细胞)相互作用之后B细胞被活化的过程图。CD80/86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表达的蛋白,CD40L是活化后的Th细胞表达的蛋白,BCR是B细胞表面的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CD40和MHCⅡ是B细胞表面的组成性蛋白,CD28、TCR是Th细胞表面的组成性蛋白,请回答:(1)、活化B细胞的第一信号是 , 抗原在B细胞中加工形成的抗原肽,与MHCⅡ形成复合物,提呈给T细胞表面的 , 从而形成活化Th细胞的第一信号。(2)、活化Th细胞和B细胞的第二信号分别是、。(3)、活化的Th细胞表达出的多种细胞因子的作用是。(4)、科研人员将新冠病毒灭活后研制出灭活病毒疫苗。这种疫苗保留有新冠病毒的 , 能激活人体产生免疫反应。(5)、科研人员研究了256名健康志愿者第2剂新冠灭活疫苗(Vero细胞,科兴)接种后,不同时间点体内抗新冠病毒抗体IgM和IgG以及总抗体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点
IgM(相对值)
IgG(相对值)
总抗体(相对值)
3d
0.07
0.6
3.3
6-8d
0.88
4.6
291.1
13-15d
1.07
5.0
211.0
28-35d
0.30
5.3
91.4
①第2剂新冠灭活疫苗(Vero细胞,科兴)接种后产生IgM和IgG的浆细胞来源于的增殖和分化
②IgM和IgG两种抗体中对机体保护性更持久。
③灭活疫苗需要进行第三次接种,进行第三次接种的意义是。
-
19、中国传统白酒多以泥窖为发酵基础,素有“千年老窖万年糟”“以窖养糟,以糟养泥”之说。多年反复利用的老窖池内壁窖泥中含有大量与酿酒相关的微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传统白酒的酿造是在以酿酒酵母为主的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B、窖池内各种微生物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体系,使酿造过程不易污染杂菌 C、从窖泥中分离的酿酒酵母扩大培养时,需在或环境中进行 D、从谷物原料发酵形成的酒糟中,可分离出产淀粉酶的微生物
-
20、下列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配制PCR反应体系时,加入等量的4种核糖核苷酸溶液作为扩增原料 B、利用添加核酸染料的凝胶对PCR产物进行电泳后,在紫外灯下观察结果 C、将配制的酵母培养基煮沸并冷却后,在酒精灯火焰旁倒平板 D、将接种环烧红,迅速蘸取酵母菌液在培养基上划线培养,获得单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