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ABC转运蛋白是一类跨膜转运蛋白,参与细胞吸收多种营养物质,每一种ABC转运蛋白对物质运输具有特异性。ABC转运蛋白的结构及转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BC转运蛋白可提高O2的跨膜运输速度 B、ABC转运蛋白可协助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 C、Cl-和氨基酸依赖同一种ABC转运蛋白跨膜运输 D、若ATP水解受阻,ABC转运蛋白不能完成转运过程
  • 2、突变体是研究植物激素功能的常用材料,以下研究材料选择不当的是(       )
    A、生长素促进植物生根——无侧根突变体 B、乙烯促进果实的成熟——无果实突变体 C、赤霉素促进植株增高——麦苗疯长突变体 D、脱落酸维持种子休眠——种子成熟后随即萌发突变体
  • 3、长日植物和短日植物的生长周期对光周期非常敏感,这种敏感性主要由植物体内的光敏色素介导。光敏色素在植物体内有Pr和Pfr两种可互换的类型:Pr吸收红光后会转化为Pfr;Pfr吸收远红光后又会转化为Pr。为探究红光、远红光对光周期反应的可逆影响,将长日和短日植物放在不同光照时长的环境中进行培养,黑夜时按红光(R)、远红光(FR)的顺序依次交替光照,观察开花情况,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敏色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后被灭活 B、当植物体内Pr/Pfr的比值较低时,有利于短日植物的开花 C、长日植物在连续长夜时给予一次远红光照射,就可能促使其开花 D、长日植物在经历长夜时,只要最后接受到的是红光照射,就能开花
  • 4、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       )
    A、四分体出现 B、同源染色体分离 C、着丝粒分裂 D、染色单体分离
  • 5、某血友病患者体内经正常减数分裂(不考虑基因突变)产生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着丝粒刚分开时,该细胞中可能存在(       )
    A、两条Y染色体,没有致病基因 B、X、Y染色体各一条,一个致病基因 C、两条X染色体,一个致病基因 D、X、Y染色体各一条,没有致病基因
  • 6、某地区发现了一个腓骨肌萎缩症(CMT)家系,如图1所示,其病因是GJBI基因突变,用红色、绿色荧光探针分别标记GJBI基因有、无突变的核酸序列,当PCR循环次数增多时,相应的荧光信号逐渐增强,图1家系中部分个体的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图1可知,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IV-2、II-2、II-3荧光信号检测结果均与V-1一致 C、若V-1与正常男性结婚,生育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4 D、为了有效预防该病的产生和发展,可采用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手段
  • 7、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变化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种群密度的增长,不同因素(a、b、c)对种群死亡率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b属于密度制约因素,c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B、种群数量超过K值时,a因素的制约作用会减弱 C、传染病在密度大的种群中更容易传播,可用c代表 D、寒流对某种食草动物种群密度的影响,可用b表示
  • 8、峨眉山的蝴蝶种类繁多,以拟态逼真的枯叶蝶最为著名。若某枯叶蝶(2n=32)种群现只存在ZBZb、ZbW两种基因型,且雌雄比例为1∶1。B决定长触角性状,b决定短触角性状,假设雌性在产生配子时,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的死亡率(不考虑其他致死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种群随机交配后子一代中长触角雄性果蝇占1/4 B、该种群随机交配的子一代中长触和短触比例相等 C、研究枯叶蝶的基因组,需测定16条染色体上的DNA碱基序列 D、性状受基因控制,枯叶蝶体内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 9、桦尺蛾的体色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S)对浅色(s)为显性。某地区原来有一个较大的桦尺蛾种群,其中浅色个体占70%,杂合子占20%。由于环境污染,一年后该地区的桦尺蛾浅色个体变为64%,杂合子变为2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个体基因型的定向选择来实现 B、桦尺蛾种群中全部S基因和s基因的总和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 C、一年后该地区桦尺蛾种群中S基因频率和s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 D、该地区环境持续污染条件下该地区桦尺蛾黑色个体的比例会增加
  • 10、B基因存在于水稻基因组中,其在体细胞和精子中正常表达,在卵细胞中不转录。为研究B基因表达对卵细胞的影响,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来获取能够在卵细胞中表达B基因的转基因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水稻体细胞中提取总RNA,在酶的催化下构建cDNA文库,进而获得B基因编码蛋白的序列。
    (2)、融合基因必须连接到T-DNA中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其中启动子是识别并结合的位点。表达载体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
    (3)、用Ca2处理农杆菌,使细胞处于一种的生理状态,然后将重组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其中。
    (4)、步骤③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 , 组织培养过程依据的原理是
    (5)、个体水平可以通过筛选出能表达B基因的转基因植株。
    (6)、从步骤②到步骤③需要更换新的培养基,其原因是
  • 11、某种瓜的性型(雌性株/普通株)和瓜刺(黑刺/白刺)各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雌性株开雌花,经人工诱雄处理可开雄花,能自交;普通株既开雌花又开雄花。回答下列问题。
    (1)、该瓜瓜刺的黑刺和白刺为一对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是指
    (2)、黑刺普通株和白刺雌性株杂交得F1 , 根据F1的性状不能判断瓜刺性状的显隐性,则F1瓜刺的表现型及分离比是
    (3)、王同学将黑刺雌性株和白刺普通株杂交,F1均为黑刺雌性株,F1经诱雄处理后自交得F2 , 据此可判断两对相对性状中为显性性状,能够验证“这2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这一结论的实验结果是
    (4)、白刺瓜受消费者青睐,雌性株的产量高。在王同学实验所得杂交子代中,筛选出白刺雌性株纯合体的杂交实验思路是
  • 1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外膜是类脂包膜,来自宿主细胞,并嵌有病毒的蛋白GP120与GP41。下图为HIV侵染T淋巴细胞的过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HIV在结构上与T淋巴细胞最显著的差异是
    (2)、HIV的GP120蛋白能特异性结合T淋巴细胞表面的CD4受体,病毒外膜可与细胞膜融合并以核衣壳的形式进入细胞。HIV专一性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从细胞膜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最可能是
    (3)、入侵人体的HIV,大多数被免疫系统摧毁,在这一过程中,人体参与的免疫类型有。人体一旦感染HIV后很难彻底清除,原因是HIV核衣壳进入细胞后逆转录形成DNA,通过(填结构)进入细胞核后在整合酶的作用下整合到人体DNA分子上。该过程中整合酶类似于基因工程中酶的作用。在HIV增殖过程中,其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用图解表示)。
    (4)、假如你是药剂师,想研制治疗艾滋病的药物,请据图分析药物治疗艾滋病的方向:
  • 13、黄河口湿地生态园以独有的湿地生态景观而闻名于世,其丰富的植被类型吸引了大量的鸟类和鱼类在此栖息繁殖。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口湿地生态园以其丰富的植被类型吸引了大量的鸟类和鱼类在此栖息繁殖,说明植物对动物的作用是。此湿地可固碳,供氧;风景优美,常吸引游客驻足欣赏,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价值。
    (2)、水鸟A和水鸟B是生活在黄河口湿地生态园的两种鸟类,两者的觅食生境相同但是不能说明两者的生态位完全相同,要想研究水鸟A、水鸟B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至少写出两点)等方面。
    (3)、黄河刀鱼每年都会成群结队地从黄河入海口处游进黄河,逆流而上到东平湖去产卵、孵化。等卵孵化为幼鱼后,又顺着黄河来到入海口,在渤海生长和越冬。科研人员统计调查到与黄河刀鱼有关的部分生物,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

    ①图中构成种间竞争关系的生物有

    ②食物网中植物B同化的能量都有哪些去路

  • 14、罗勒是一种药食兼用的芳香植物。为使罗勒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植物,科技工作者研究了干旱胁迫下施加褪黑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罗勒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在干旱胁迫7天后测定的罗勒幼苗叶片相关生理指标见下表。

    实验编号

    实验处理

    净光合速率(μmol·m2·s¹)

    气孔导度(μmol·m2·s¹)

    叶绿素a(mg·g¹)

    叶绿素b(mg·g¹)

    对照

    12.22

    0.20

    1.08

    0.61

    干旱胁迫

    3.15

    0.05

    0.41

    0.32

    褪黑素预处理+干旱胁迫

    6.37

    0.10

    0.85

    0.49

    回答下列问题。

    (1)、叶片是分离制备叶绿体的常用材料,若要将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与线粒体等其他细胞器分离,可以采用的方法是(答出1种即可)。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分布在上,其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光。
    (2)、据表分析,褪黑素能(填“增强”或“减弱”)干旱胁迫对罗勒幼苗净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依据是
    (3)、为比较研究褪黑素和脱落酸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对罗勒产量的影响,需在原实验基础之上开展进一步实验。写出实验思路
  • 15、聚乙烯塑料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俗称“白色污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军教授偶然发现装米的塑料袋上有许多孔洞,还有黄粉虫幼虫和成虫爬出。带着这些疑问,杨军教授分离出黄粉虫幼虫消化道的微生物后,先进行了富集培养,随后进行了选择培养,最终成功分离出塑料降解菌——微小杆菌YT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室一般用湿热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B、富集培养和选择培养都可以增加塑料降解菌的数量,且都要以塑料为唯一碳源 C、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YT2的数目,平板上观察到的菌落数一般要比实际的活菌数少 D、若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YT2的数目,往往比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得到的数目多
  • 16、多种方法获得的早期胚胎,均需移植给受体才能获得后代。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③均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产生 B、胚胎移植前可取滋养层的细胞鉴定性别 C、②过程需用电刺激、Ca2+载体和乙醇等激活重构胚,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 D、③可通过②技术实现扩大化生产,①②可通过③技术实现性状改良
  • 17、“筛选”是生物技术与工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胚胎移植前,需对通过体外受精或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进行质量筛选 B、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从分子水平筛选能产生多种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C、培育转基因抗虫棉时,需从分子水平及个体水平进行筛选 D、发酵生产中,性状优良的菌种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
  • 18、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表示相关器官,a、b、c表示相关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垂体,其分泌的激素a是促甲状腺激素 B、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其几乎作用于全身所有细胞 C、乙表示下丘脑,细胞上含有激素a和激素c的受体 D、当激素c的水平降低时,激素a、b的水平也会降低
  • 19、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以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光可增加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从而促进生长素被氧化为3-亚甲基代吲哚,后者没有促进生长的作用。为验证该原因,科学家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麦幼苗进行实验。将小麦幼苗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为对照组,对两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光照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小麦幼苗的高度,并测量两组小麦中3-亚甲基代吲哚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植物的尖端可以通过极性运输将生长素从向光侧运向背光侧 B、甲组应用适宜强度可见光照射,乙组用同等强度的可见光和一定强度的紫外光照射 C、生长素主要在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中由色氨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 D、实验结果应为甲组比乙组长得高,3-亚甲基代吲哚的含量也比乙组高
  • 20、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严重腹泻后,若只喝水而不及时补充盐,则可造成人体内环境渗透压下降 B、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降低,导致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 C、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D、即使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是过于剧烈,内环境的稳态也有可能被破坏
上一页 162 163 164 165 16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