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研究发现原核生物中存在对抗噬菌体的防御蛋白——Avs蛋白家族。Avs蛋白识别噬菌体的标志性病毒蛋白,进而组装成Avs蛋白四聚体。四聚体被激活后可将细菌双链DNA切割成多个片段,从而诱导细菌死亡,阻止噬菌体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vs蛋白识别噬菌体的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被激活后的Avs蛋白四聚体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C、Avs蛋白四聚体通过切割噬菌体的DNA导致细菌死亡 D、推测活化的Avs蛋白四聚体可有效阻止流感病毒传播
-
2、引起水华的蓝细菌等生物飘逸到空气中以液体颗粒形式传播,研究人员将此现象定义为“空气富营养化”。下列叙述中,不会加剧“空气富营养化”的是( )A、含氮的气体污染物增加 B、发生水华的水体面积增加 C、区域性夜间灯光面积增加 D、区域性绿化面积增加
-
3、如图1表示某类酶作用的模型,图2表示酶催化作用中能量的变化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图1模型能解释酶的特性,若图中B表示一种二糖,则B(填“是”或“否”)代表麦芽糖。(2)、图2曲线表示物质A生成物质P的化学反应,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过程。酶的作用原理可用图中段来表示;如果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填“上移”或“下移”)。(3)、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填“是”或“否”)可以利用斐林试剂鉴定试验产物。
-
4、如图甲表示植物细胞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部分生理过程,图乙曲线表示在温度为25 ℃(该温度是该作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 ℃),水分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温室内光照强度与作物光合速率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过程④称为。
(2)活细胞一般都能进行的是图甲中的过程(填序号)。
(3)图乙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A时,叶绿体吸收CO2的量等于。
(4)图乙曲线中,当E=B时,限制光合速率增加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0 ℃,图乙曲线中A点应移动。
-
5、通常认为植物在水分亏缺条件下光合作用降低的原因之一是气孔导度降低,进入气孔的CO2减少,不能满足光合作用的要求,称为光合作用的气孔限制,下图是胡杨水分利用效率与气孔限制值的关系(水分利用效率是指单位水量通过叶片蒸腾散失时所形成的有机物的量,取决于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的比值,7月份时气温最高)。回答下列问题。
胡杨水分利用效率与气孔限制值的关系
因子
5月20日
7月10日
9月8日
光合速率/(µmol•m-2•s-1)
3.70
17.49
6.30
蒸腾速率/(mmol•m-2•s-1)
2.98
6.81
2.58
水分利用效率
0.97
2.60
1.89
胞间CO2浓度/(µmol•m-2•s-1)
233.30
123.97
228.58
环境CO2浓度/(µmol•m-2•s-1)
308.77
381.21
387.95
气孔限制值
0.71
0.37
0.56
气孔导度/(mol•m-2•s-1)
0.10
0.15
0.05
(1)在胡杨叶肉细胞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的去路:水的光解和 。
(2)CO2进入叶绿体(填“需要”、“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进入叶绿体的CO2与结合而被固定,再被还原成有机物。
(3)结合实验结果分析,当气孔限制值增大时,胡杨的水分利用效率。在高温环境条件下,胡杨能正常生长的原因是。
-
6、植物光合作用受NaCl溶液的浓度的影响。下表为假检草和结缕草在NaCl溶液影响下,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细胞间隙中CO2浓度变化的实验数据,不考虑盐浓度变化对两种植物吸水能力影响的差异,请回答。
NaCl溶液(mol/L)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气孔导度(mmol•m-2s-1)
细胞间CO2浓度(ul•L-1)
假检草
结缕草
假检草
结缕草
假检草
结缕草
0.4%
6.0
6.1
42
42
100
100
0.6%
5.0
4.8
38
30
120
80
0.8%
2.2
2.6
25
10
160
50
注:气孔导度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对气体的吸收或释放量
(1)、NaCl溶液浓度过高,可导致根毛细胞的和细胞壁发生分离。高浓度的NaCl溶液影响磷脂分子的形成,直接抑制植物光合作用阶段。(2)、据表分析你认为NaCl溶液的浓度从0.6%上升为0.8%时,对植物影响较大,理由是:①;②。 -
7、人体肺部吸入硅尘后,吞噬细胞会吞噬硅尘,由于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使细胞死亡,最终导致肺的功能受损,形成硅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会吞噬硅尘的过程不消耗能量 B、溶酶体酶合成时离不开游离型的核糖体 C、溶酶体膜含有两层磷脂分子,具有选择透过性 D、溶酶体膜不会被溶酶体酶水解,可能是膜成分被修饰过
-
8、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具有核仁 B、两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C、真核细胞内核苷酸的种类为8种,原核细胞内核苷酸的种类为4种 D、两者的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
9、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施莱登和施旺认为“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这暗示着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 B、显微镜观察苏丹Ⅲ染液染色的花生子叶细胞时,可观察到橘黄色蛋白质颗粒 C、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肉细胞时,可看到叶绿体在细胞质中围绕细胞核流动 D、用高倍物镜观察细胞时,若视野较暗且模糊,此时应使用大光圈并调节细准焦螺旋
-
10、夜光藻(一种海洋生物)受到海浪拍击等刺激时,发出的蓝色荧光俗称“蓝眼泪”,这一过程与ATP密切相关。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夜光藻细胞中的ATP水解可产生ADP和Pi B、夜光藻体内的ATP含量很高可持续供能 C、夜光藻体内的放能反应可能伴随ATP合成 D、ATP中的能量可来自于夜光藻的呼吸作用
-
11、某科研所为提高蔬菜产量进行了相关生理活动的研究(均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结果如下图,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图一中呼吸底物为葡萄糖,浓度为a时,的吸收量等于的释放量 B、图一中de段的释放量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温度抑制了酶的活性 C、图二中f点时甲的叶肉细胞中生成AT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图二可见乙品种比甲品种呼吸速率低,且乙品种比甲品种更适于生长在弱光环境中
-
12、新冠病毒和结核杆菌都能侵染肺部细胞从而引起相关疾病。有关这两种病原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结核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但含有染色体 B、二者均没有线粒体,但都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C、二者均利用肺部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蛋白质 D、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
1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细胞核 ②细胞膜 ③线粒体 ④核糖体 ⑤叶绿体 ⑥内质网 ⑦细胞壁 ⑧中心体 ⑨细胞骨架
A、含有核酸的结构有①③④⑤ B、仅由蛋白质构成的结构有⑧⑨ C、⑤可在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找到 D、⑥和⑧只共存于动物细胞中 -
14、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类、磷脂和蛋白质是所有细胞都含有的物质 B、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目多,有利于DNA的进出 C、性腺细胞的核糖体体积大,有利于合成并分泌性激素 D、叶绿体的类囊体堆叠成基粒,增大了进行暗反应的膜面积
-
15、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不能被线粒体利用 B、酵母菌产生的酒精对酵母菌自身的代谢活动没有影响 C、透气纱布包扎伤口是为了给伤口处的细胞提供充足氧气 D、人在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2 , 一部分来自肌细胞的无氧呼吸
-
16、如图表示电突触及其部分放大示意图,形成该类型突触的两神经元的细胞膜可直接接触。当电信号到达突触时,缝隙连接允许离子在两个细胞之间直接流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通过离子通道时,需要先与离子通道结合 B、电突触可让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双向传递 C、在电突触上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信号转变 D、电突触传递兴奋利用了细胞膜具有的结构特性
-
17、生菜是一种在保存和运输过程中易发生褐变的蔬菜。多酚氧化酶(PPO)在有氧条件下能催化酚类物质形成褐色的醌类物质,导致植物组织褐变。某团队研究生菜多酚氧化酶在不同条件下的特性,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低氧环境可促进褐变发生 B、喷洒柠檬酸可抑制褐变发生 C、保存和运输生菜的最适pH值为6 D、40℃时PP0活性最高,适于生菜保存
-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方冬小麦在冬天来临前,结合水的含量逐渐上升 B、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细胞板和ATP转化为ADP的过程都会产生水 C、通过被动运输方式转运的物质只能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溶液运输 D、细胞进行主动运输的过程中不一定会消耗ATP
-
19、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①和⑤的连通,使细胞质和细胞核的联系更为紧密 B、图中②为核孔,通过该结构不仅可以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还可以实现信息交流 C、若该细胞核内的④被破坏,该细胞核糖体的形成将受到影响 D、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和细胞代谢中心
-
20、据最新研究发现,内皮素在皮肤中分布不均是造成色斑的主要原因。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可以和黑色素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这为美容研究机构带来了福音。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细胞膜的哪项功能( )A、细胞膜具有保护功能 B、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C、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