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77-2”和“77-4”是广泛种植的三倍体橡胶树新品种。三倍体橡胶树由减数分裂正常形成的雄配子(n)和异常形成的雌配子(2n)结合产生。为研究雌配子(2n)产生的原因,对三倍体及其亲本的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实验材料

    基因型

    GT1(母本)

    Ee

    PR107(父本)

    Ee

    77-2

    EEe

    77-4

    EEE

    A、两个新品种的育成均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 B、父本与母本杂交不会产生基因型为eee的橡胶树品种 C、形成“77-2”时的雌配子Ee(2n)可源自减数分裂Ⅰ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D、形成“77-4”时的雌配子EE(2n)可源自减数分裂Ⅱ姐妹染色单体未均分
  • 2、某研究团队测定了水分胁迫(不足或过多)下黄芩叶片的生理指标,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生理指标

    处理

    丙二醛含量

    (mg·g-1

    可溶性糖含量

    (mg·g-1

    叶绿素含量

    (mg·g-1

    水分供给适量

    2.0

    31.0

    1.65

    水分供给过多

    2.8

    25.0

    1.50

    水分供给不足

    9.2

    57.8

    1.50

    (注:在胁迫状态下,细胞积累的活性氧会破坏膜的脂质分子,形成丙二醛)

    A、水分过多时,细胞膜完整性受损,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减弱 B、水分不足时,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导致水分流失增加 C、黄芩叶片中的叶绿素可吸收光能,其合成受到水分供给影响 D、水分供给不足对黄芩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大于水分供给过多
  • 3、夏季高山峡谷常在暴雨后发生山体滑坡形成滑坡体,滑坡体的恢复治理主要有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方式。经过一段时间演替,滑坡体的动植物多样性会逐渐恢复到原有水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速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人工播种可加快群落演替速度 B、人工播种干预应该优先选用固氮能力强和生长速度快的本地植物 C、滑坡体群落演替过程中食物网逐渐趋于复杂,不同物种生态位重叠程度增加 D、滑坡体周边的动物取食植物减缓了群落演替速度,不能促进滑坡体自然修复
  • 4、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许多神经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脑脊液。脑脊液中绝大部分是水,Na+浓度较高(约为神经细胞的10倍),蛋白质含量很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脑脊液是一种体液,和组织液同属于内环境 B、脑脊液中的水主要通过协助扩散进出细胞 C、神经细胞的Na+浓度低,渗透压低于脑脊液 D、与脑脊液相比,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更高
  • 5、下图表示甲、乙、丙三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可与细胞分裂素协同促进细胞分裂 B、乙为脱落酸,可抑制细胞分裂并促进气孔关闭 C、甲乙的含量比值会影响花的性别分化 D、与丙作用相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结构都与丙相似
  • 6、染色体上的端粒DNA由短的串联重复序列组成,同种生物的该序列相同。少数缺乏端粒酶活性的肿瘤细胞可通过端粒延长替代机制(ALT)维持端粒长度,ALT机制如下:第一条染色体端粒的末端①链结合到第二条染色体端粒的末端②链上并延伸;随后①链脱离,在RNA引物和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新延长的①链被转化成双链形式。这个过程可被重复数十次,导致序列信息从一个端粒传递到另一端粒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进行ALT的肿瘤细胞中端粒酶基因甲基化程度可能较高 B、①链的延伸过程以②链作为模板,该过程不需要引物 C、DNA聚合酶只能使子链从已有的核酸片段3’端延伸,是导致端粒DNA5’端比3’端短的因素之一 D、非同源染色体间通过ALT机制实现了基因的重新组合,增加了遗传的多样性
  • 7、我国盐碱地规模大,但主要粮食作物难以生长。下图是某科研小组尝试利用普通水稻(2n=24)培育耐盐水稻新品种的育种方案,据图回答:

       

    (1)、过程①应处理萌发的种子而不是干种子,这是因为萌发的种子易发生基因突变。人工诱变育种具有非常大的盲目性,原因是
    (2)、若过程①处理并筛选得到的耐盐植株经基因检测是由于单个基因突变导致的,经过程②一代自交、筛选得到的耐盐植株中纯合子占1/3,则经过第二代自交并筛选获得耐盐植株中纯合子占
    (3)、过程③利用的遗传学原理是 , 该过程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单倍体植株与正常植株相比,表现出的特点,该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
  • 8、已知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独立遗传,现用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进行杂交,产生的F1再自交产生F2。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是指 , 等位基因A与a的根本区别是
    (2)、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则F2中表型为双显性的个体占 , 杂合子占
    (3)、若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同一对相对性状,且只要存在一个显性基因,个体便表现显性性状,否则为隐性性状,则F2的表现型的比例为;若只有A、B同时存在时,个体才表现显性性状,否则为隐性性状,则F2的表现型的比例为
    (4)、若这两对基因都控制牡丹花瓣颜色,A、B都控制红色色素的合成,且具有相同的效应,即A或B越多,红色色素越多,花瓣红色程度就越深,则F2中共有种表现型,其比例为
  • 9、囊性纤维化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研究发现,多数患者的CFTR蛋白在第508位缺少苯丙氨酸,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使CFTR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最终导致肺功能严重受损。如图表示CFTR蛋白合成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Ⅰ表示的过程为
    (2)、图Ⅱ表示一个②可以相继结合多个(填细胞器名称),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因此少量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该细胞器的移动方向为(填“a→b”或“b→a”)。将物质④中氨基酸序列与②上的密码子联系起来的物质是
    (3)、图Ⅰ和图Ⅱ呈现的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用文字和“→”表示)。
    (4)、囊性纤维化的产生,体现了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是
  • 10、如图表示细胞增殖、分化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受精卵形成子细胞的过程包括和细胞分裂两个连续的过程。受精卵的经过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了亲子代细胞遗传的稳定性。
    (2)、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的过程,叫作细胞分化。
    (3)、从分子水平看,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合成了某类特有的 , 该类物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已分化的细胞中表达的基因有“管家基因”(所有细胞均表达的一类基因)和“奢侈基因”(不同类型细胞特异性表达的一类基因)。图中的A、B、C、D四个基因最可能是“管家基因”的是
  • 11、如图表示某高等雄性生物(2n=6)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可看出此类细胞属于动物细胞,原因是(答两点)。图丙为有丝分裂中期,理由是
    (2)、从图中可看出,该种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为条,细胞甲、乙、丙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3)、图甲细胞名称是 , 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图
    (4)、若甲、乙、丙是一个细胞分裂过程中前后三个时期的示意图,那么这三个时期发生的先后顺序是(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 12、下图家族中的甲、乙两种病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已知Ⅱ4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  )

    A、1和Ⅰ2再生一个孩子,从优生优育的角度建议生男孩 B、1和Ⅰ2生一个女孩,两病都不患的概率是3/8 C、3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2aaXBXb或1/2aaXBXB D、3和Ⅱ4再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男孩的概率是1/4
  • 13、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图中染色体的黑色和白色分别代表染色体的来源——父方和母方。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乙中与甲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有(  )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 14、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探索”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小鼠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艾弗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赫尔希和蔡斯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用以标记蛋白质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表明RNA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 15、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③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A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B、过程①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数的比值为1 C、过程②着丝粒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与体细胞中不相同 D、A、B、C的名称分别是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
  • 16、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染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染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  )
    A、1/8 B、1/16 C、3/16 D、3/8
  • 17、下列对图中包含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若A表示脱氧核苷酸,B-D可分别表示磷酸、脱氧核糖、五种含氮碱基 B、若A表示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B-D可分别表示细胞膜、细胞核膜、细胞器膜 C、若A表示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B-D可分别表示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D、若A表示可遗传变异的来源,B-D可分别表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 18、下列有关染色体组、单倍体和多倍体的相关叙述,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水稻(2n=24)单倍体植株的叶肉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C、果蝇(2n=8)的一个染色体组有4条染色体 D、普通小麦(6n=42)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属于三倍体
  • 19、如图表示脱氧核苷酸、基因、DNA和染色体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是脱氧核苷酸,其种类取决于c的种类 B、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f片段 C、e含有的碱基总与f含有的碱基数相同 D、e在h上呈线性排列
  • 20、人胰岛素基因表达的最初产物是一条肽链构成的前胰岛素原,经图1所示的过程形成具生物活性的胰岛素。此后科学家又提出了利用基因工程改造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的两种方法:AB法是根据胰岛素A、B两条肽链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两种DNA片段,利用工程菌分别合成两条肽链后将其混合自然形成胰岛素;BCA法是利用胰岛B细胞中的mRNA得到胰岛素基因,表达出胰岛素原后再用特定酶切掉C肽段。这两种方法使用同一种质粒作为载体。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人体胰岛B细胞内,图1中前胰岛素原形成具生物活性的胰岛素过程中参与的细胞器有。(至少答出两种)
    (2)、由于密码子具有 , AB法中人工合成的两种DNA片段均有多种可能的序列。通过(填“AB”、“BCA”或“AB 和BCA”)法获取的目的基因中不含人胰岛素基因启动子。
    (3)、图2是利用基因工程生产人胰岛素过程中使用的质粒及目的基因的部分结构。为使目的基因与载体正确连接,在设计PCR 引物时可添加限制酶的识别序列。通过上述方法获得人的胰岛素基因后,需要通过PCR 技术进行扩增,已知胰岛素基因左端①处的碱基序列为—CCTTTCAGCTCA—,则其中一种引物设计的序列是:5´3´。
    (4)、科学家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研制出了赖脯胰岛素,与天然胰岛素相比,其皮下注射后易吸收、起效快。获得赖脯胰岛素基因的途径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上一页 138 139 140 141 14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