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如图为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培养“人造牛肉”的简要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造牛肉”的培养有利于牛肉的工厂化生产,但环境污染严重 B、用胃蛋白酶处理牛肌肉组织,获得分裂能力强的肌肉母细胞 C、生物反应器内应控制适宜的温度,并充入纯氧保证细胞呼吸 D、培养瓶中的肌肉母细胞需定期用胰蛋白酶处理,分瓶后才能继续增殖
  • 2、 实验小鼠皮肤细胞培养(非克隆培养)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过程需要对实验小鼠进行消毒等无菌操作 B、乙过程可用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对皮肤组织进行处理 C、丙过程为原代培养,原代培养的细胞只能悬浮在培养液中生长 D、丁过程为传代培养,培养的皮肤细胞可能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
  • 3、 下图为植物组织培养的流程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在灭菌后要及时分装避免冷却凝固 B、图中三种培养基配方的差异仅仅在于碳源的不同 C、整个培养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不间断的人工光照 D、长出丛芽和生根的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会发生改变
  • 4、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19645-2010)规定,每毫升合格的牛奶中细菌总数不超过50000个。某生物小组利用恒温水浴锅对新鲜牛奶进行处理后,测定了细菌总数,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①中若用湿热灭菌法对新鲜牛奶进行消毒,会增大营养物质的损失 B、步骤②进行梯度稀释的目的是培养后获得单菌落,从而获得纯培养物 C、步骤③培养基中的牛肉膏和蛋白胨都能为细菌的生长提供碳源和氮源 D、若实验结束时培养基上的平均菌落总数少于100个,则表明样品细菌数合格
  • 5、 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会向农田中施用大量的化学肥料。化肥残留过多会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利用微生物分解残留化肥的效果较好,为了筛选并保存高效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研究人员配制了两份培养基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编号

    成分

    KH2PO4、Na2HPO4、MgSO4、葡萄糖、尿素、琼脂和蒸馏水

    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蒸馏水

    A、尿素分解菌可直接以尿素作为氮源 B、可用平板划线法获得单菌落以及计算土壤样品中分解尿素的活菌数量 C、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土壤样品中分解尿素的活菌数量 D、平板划线法时,灭菌后的接种环需每次在上次划线的末端划线
  • 6、 为纯化菌种,在鉴别培养基上划线接种纤维素降解细菌,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应使用经过灼烧灭菌的涂布器进行接种 B、该实验结果因单菌落太多,不能达到菌种纯化的目的 C、图中Ⅰ、Ⅱ区的细菌数量均太多,应从Ⅲ区挑选单菌落 D、菌落周围的纤维素被降解后,可被刚果红染成红色
  • 7、 啤酒是以麦芽汁为原料,经酿酒酵母发酵制得。传统啤酒酿造过程中,发酵在敞开式发酵池中进行,麦芽汁中接入酵母后通入大量无菌空气,之后会产生大量气体翻腾逸出,在麦芽汁表面形成25~30cm厚的气泡层(泡盖),然后停止通气,进入静止发酵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入大量无菌空气主要是为了促进麦芽汁中的淀粉更多地分解为麦芽糖 B、将麦芽制作成麦芽汁(糖浆)的过程中不需要消毒和灭菌以保留天然的酵母菌 C、泡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酿酒酵母无氧呼吸产生CO2 , 泡盖的形成可以促进酒精的产生 D、发酵过程可以在敞开式发酵池中进行而不担心杂菌污染的原因是,在缺氧、酸性的条件下,绝大多数的微生物不能生存
  • 8、 腐乳是我国传统发酵食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某科研机构研究了腐乳生产过程中不同浓度的食盐对腐乳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腐乳生产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 B、时间和食盐浓度均可影响腐乳中氨基酸的含量 C、经过发酵,豆腐中的蛋白质全部分解为氨基酸 D、食盐浓度越高,对微生物抑制作用越强,对制作腐乳越有利
  • 9、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发酵食品,如果酒、果醋、泡菜等,下列关于传统发酵食品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酿制果醋和制作泡菜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不相同 B、制作果醋时发酵液中的醋酸菌通过无丝分裂增殖,繁殖速度快 C、泡菜坛内的白色菌膜、变酸的果酒表面的菌膜所含菌种完全相同 D、制作酸奶和制作果醋利用的微生物是相同的
  • 10、 雌性哺乳动物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1条X染色体会发生整体范围内的沉默(“非逃逸”基因转录活性被抑制),X染色体失活(XCI),仅有少数“逃逸”基因仍能正常表达。XCI能保证雌、雄间X染色体上基因表达水平的一致,也会造成体外受精胎儿性别比例的失衡。
    (1)、为制备体外受精(IVF)的胚胎,研究人员采用超数排卵方法采集小鼠期卵母细胞,另一方面,将成年健康公鼠的精子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处理,将二者置于适当的培养液中完成体外受精。收集早期胚胎,移植到经过处理的代孕母鼠中,获得的胚胎含有(填“单”“双”或“三”)亲的遗传物质。
    (2)、研究人员对体外受精胎儿性别进行鉴定,表中数据显示正常胎儿性别比例(雄/雌)自然生产(IVO)胎儿的性别比例。

    组别

    胚胎数

    活仔率(%)

    雄/雌

    自然生产(IVO)

    81

    56.25

    1.08

    体外受精(IVF)

    82

    45.58

    1.48

    (3)、为进一步揭示体外受精的胎儿性别比例失衡的原因,研究人员剖取第7.5天的小鼠胚胎进行胎儿发育情况统计,结果如图1:

    ①结果显示IVO组形态异常的胎儿的雌、雄比率相当,而在 IVF 组中,

    ②研究人员收集不同组别的胚胎细胞,定量检测具代表性的“非逃逸”基因,结果显示这些基因的表达在IVF雌性胚胎中显著(填“低于”“等于”或“高于”)IVO雌性胚胎,说明IVF雌性胚胎XCI不足。

    ③已有研究表明,XCI高度依赖激活因子RNF12,研究人员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RNF12蛋白的表达量如图2,结果为

    (4)、综上所述,XCI 造成体外受精的胎儿性别比例失衡的可能原因是
  • 11、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率先利用去甲基化酶(Kd4d)的 mRNA,通过调控重构胚相关基因表达,解决了体细胞克隆猴胚胎发育率和妊娠率低这一技术难点,首次成功克隆了食蟹猴(“中中”和“华华”)。克隆猴技术成功研发对于创新药物的临床实验具有重要意义。下图是我国科学家利用成纤维细胞和卵母细胞成功克隆食蟹猴的流程图,其中①~⑥表示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食蟹猴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原因是体细胞 , 恢复其全能性较难。选择卵母细胞作为核受体的成功率要远远高于其他细胞,分析其原因是(答出两点)。
    (2)、①表示食蟹猴成纤维细胞培养过程,应放在 CO2 培养箱中培养,CO2 的作用是。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 , 因此在核移植前要用酶将培养的体细胞分散开来。
    (3)、②、③分别表示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中的“去核”和“植核”过程,其中“去核”的目的是 , 常使用的方法是
    (4)、将 Kd4d(能去除某组蛋白甲基化位点的甲基)的 mRNA 注入融合细胞,能提高食蟹猴的胚胎发育率和妊娠率,机理可能是
    (5)、在遵循动物研究伦理准则的前提下,克隆猴技术可用于构建动物模型,帮助科学家在临床试验中检测药物的有效性。这是因为这批动物模型 , 可以减少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12、 紫罗兰(2n=14)花色丰富、抗虫性强、种子油富含X-3-亚麻酸。为了让油菜(2n=38)具有紫罗兰的诸多优良性状,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培养紫罗兰-油菜,科研工作者选取二者的下胚轴细胞,并用(酶)处理去除细胞壁,从而获得原生质体。再用PEG诱导二者融合,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2)、筛选出所需的杂种细胞后,还要采用技术才能获得杂种植株,该过程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植物激素,使其形成愈伤组织,继而再分化,并生长发育成完整植株。理论上获得的杂种植株染色体组成为(用字母M和N分别表示紫罗兰和油菜的一个染色体组)。
    (3)、运用传统有性杂交方法不能得到紫罗兰-油菜的杂种后代,原因是
    (4)、对双亲和部分杂合新植株的染色体计数,结果如下表:

    植株

    紫罗兰

    油菜

    杂合新植株 H1

    杂合新植株 H2

    杂合新植株 H3

    染色体数/条

    14

    38

    66

    50

    47

    表中数据显示,杂合新植株H2、H3染色体数目少于双亲染色体数之和,而杂合新植株H1染色体数目大于双亲染色体数之和,推测可能的原因:

    (5)、若有一株杂合子紫罗兰(AaBb),要快速获得与该植株基因型和表现型都相同的后代,(填“能”或“不能”)采用经减数分裂得到的花粉粒作为外植体,直接进行培养得到后代,原因是
  • 13、 反硝化细菌是一类能将硝态氮(NO3﹣N)脱氮,还原为气态氮(N2)的细菌群,反硝化作用也是产碱过程。反硝化细菌对于解决水体富营养化和亚硝酸盐对水生动物的毒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某课题小组通过采集活性污泥样品,并从中分离反硝化细菌,进行相关研究。反硝化细菌的分离和鉴定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活性污泥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该培养基能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四大营养物质,分别是
    (2)、将采集的活性污泥样品 10g 加入到装有 90mL 无菌水的烧杯中,摇匀,取 1mL 上清液加入盛有 9mL 无菌水的试管中,依次等比稀释。分别取 0.1mL 菌液,使用(工具)将菌液接种于培养基表面。105倍稀释液对应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 83、84、85,则每克污泥中微生物有个。
    (3)、富集培养是将活性污泥样品接种到富集培养基中培养,富集培养基的成分有:KNO32g,FeSO40.2g,KH2PO41.0g,MgSO40.5g,NaCl2g,CaCO35g,其中为反硝化细菌提供氮源的是 , 富集培养的目的是
    (4)、将富集后的样品均匀涂布在 BTB 培养基(BTB 培养基初始 pH=6.8,BTB 是酸碱指示剂,酸性条件下为黄色,中性条件下为绿色,碱性条件下为蓝色)上,放在 30℃环境中培养 2~3 天后,挑选周围显色的单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分离,获得纯菌株。
    (5)、向几组等量的灭菌后的培养基中分别以 1%、3%、5%、7%和 10%的接种量接入反硝化菌株,在 30℃,120r/min 摇床震荡培养,24h 后测量NO3﹣N 等指标,结果如图所示:

    ①本研究的目的是

    ②当投菌量达到时,反硝化效果最好,依据是

  • 14、 酸菜是利用乳酸菌发酵得到的一种传统食品。自然发酵条件下,杂菌较多,酸菜品质变动较大。为提高酸菜品质及稳定性,研究者在自然发酵条件下添加一定量的干酪乳酸菌进行酸菜发酵(即人工发酵),并将这两种发酵方法进行比较。请回答问题:
    (1)、酸菜发酵过程中,需保持(填“有氧”或“无氧”)条件。将蔬菜泡在 5%-20%的盐水中,盐水预先要进行煮沸处理,目的是
    (2)、酸度和亚硝酸盐含量是评价酸菜品质的重要指标。研究者检测两种发酵方法的 pH 和亚硝酸盐含量,结果如图 1 和图 2。

    ①据图 1 可知,发酵初期,人工发酵的 pH 比自然发酵的下降更 , 原因是

    ②某些杂菌会产生亚硝酸盐。综合图 1、图 2 分析,人工发酵中亚硝酸盐含量未出现明显峰值,其主要原因是发酵初期形成的环境抑制了杂菌生长。

    ③食品安全标准规定,酱腌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不超过 20mg/kg。据此,食用自然发酵酸菜的安全时间为 天及之后,而人工发酵酸菜不受发酵天数限制。

    (3)、发酵后期,乳酸菌的种群密度不再增加,其限制因素是(写出一点)。
  • 15、 现有一长度为3000碱基对(bp)的线性DNA分子,用限制酶酶切后进行凝胶电泳,使产物分开。用酶H单独酶切、用酶B单独酶切、用酶H和酶B同时酶切,结果如图(灰色条带表示产物,不同分子量的DNA片段位于不同条带)。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酶B和酶H没有相同的识别位点和切割位点 B、酶H有2个识别位点和切割位点 C、酶B有3个识别位点和切割位点 D、酶B和酶H同时酶切时,得到3个DNA片段
  • 16、 甲流病毒检测试剂盒中的一种抗PD﹣L1单克隆抗体能与甲流病毒表面的PD﹣L1特异性结合,发挥诊断作用。利用小鼠制备抗PD﹣L1单克隆抗体的流程如图,下列正确的是(    )

    A、制备抗PD﹣L1单克隆抗体使用的B淋巴细胞取自任意一只小鼠的脾脏 B、放入96孔板的细胞有多种杂交瘤细胞,均能产生所需抗体 C、制备杂交瘤细胞时产生特定抗体的淋巴细胞需要传代培养 D、a孔洞内的每个细胞理论上都可以作为扩大培养的对象
  • 17、 科研工作者分别用4种浓度的PEG对花椰菜和黑芥两种原生质体进行了融合实验(由两个原生质体进行的融合称为二源融合,多于两个原生质体进行的融合称为多源融合),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PEG浓度 B、图中二源融合的原生质体有3种 C、为提高花椰菜-黑芥二源融合的成功率,选用的最佳PEG浓度是 50% D、想确定二源融合是否为花椰菜-黑芥融合而成,可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 18、 鞣质(单宁)是一种具有止血、杀菌等作用的中药成分,在植物中广泛分布。为探究鞣质对自然界中生存条件相同的甲、乙、丙三种细菌的杀伤能力,某科研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丙三种细菌接种到含有适量鞣质的完全培养基和不含鞣质的完全培养基上,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大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用的培养皿等玻璃器材,可以采用干热灭菌的方法 B、由图中结果可知,鞣质对丙细菌的杀伤能力最强 C、为排除杂菌污染,本实验需设置对照组2 D、若要计算菌液中细菌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
  • 19、 在基因工程的操作中,需要三种工具,分别是“分子手术刀”、“分子缝合针”和“分子运输车”,关于这三种工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子手术刀”指的是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可以断开DNA的磷酸二酯键 B、“分子缝合针”指的是DNA聚合酶,可以催化生成断裂的磷酸二酯键 C、“分子运输车”指的是载体,常用的载体有质粒、动植物病毒和噬菌体 D、“分子手术刀”主要来自于原核生物,它一般不会切割该生物自己的DNA
  • 20、 控制哺乳动物的性别对于畜牧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分离精子技术是有效的控制方法,再通过胚胎工程技术就可培育出所需性别的试管动物。试管牛的培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指的是体外受精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 B、采集来的精子和卵母细胞可以直接用于受精 C、将早期胚胎移植时,需要对受体动物注射免疫抑制剂 D、试管牛的培育属于有性生殖
上一页 598 599 600 601 602 下一页 跳转